您好,欢迎访问河南省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筛选
科研产出
排序方式:

时间

  • 时间
  • 相关度
  • 被引量
资源类型: 中文期刊
8874条记录
不同氮效率小麦品种根系特征及根际土壤酶活性的分析

核农学报 2023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探明不同氮效率小麦(Triticum aestivum L.)品种根系特征及其对根际土壤酶活性的响应,以30年的长期定位试验为平台,于2018—2020年采用大田试验的方法,在不同氮效率品种筛选的基础上,以氮高效小麦品种郑麦113、偃高21和氮低效小麦品种丰德存5号、周麦27为试验材料,在不施氮肥(N0)和正常施氮肥(N1)条件下研究其根系特征、氮素吸收利用及根际土壤酶活性的差异。结果表明,各品种小麦的根系活力均在孕穗期达到最大值,N0、N1水平下氮高效小麦品种根系活力的平均值分别比氮低效小麦品种增加了16.13%~24.22%、10.22%~62.49%。N1水平下小麦根长、根表面积和根体积明显高于N0水平。郑麦113、偃高21、周麦27的氮吸收效率显著高于丰德存5号,而周麦27的氮利用效率较低。两种氮水平处理下,郑麦113和偃高21的根际土壤β-葡萄糖苷酶(BG)、亮氨酸氨基肽酶(LAP)和多酚氧化酶(POX)活性整体显著高于丰德存5号和周麦27(P<0.05),且根际土壤酶活性与根系形态指标均呈正相关关系。这说明郑麦113和偃高21较高的根系活力、根长、根表面积和根体积促进了小麦植株对氮素的吸收,是氮高效的基础;同时较高的根际土壤酶活性促进了小麦植株对氮素的高效利用。本研究结果为氮高效小麦品种的选育和高效栽培提供了理论依据。

关键词: 小麦 根系 氮效率 土壤酶活性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基于AquaCrop模型的河南省冬小麦灌溉制度优化研究

河南农业科学 2023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验证AquaCrop模型在河南省的适用性,并探讨冬小麦最优灌溉制度,分别于2016—2018年和2019—2020年,在河南周口进行冬小麦不同灌水频次田间试验,先后校准AquaCrop模型参数和独立验证模型模拟效果,并利用验证后的AquaCrop模型,分析不同降雨年型条件下16种灌溉情景对冬小麦耗水量、蒸腾量、籽粒产量、水分利用效率和灌溉水利用效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冬小麦冠层覆盖度模拟值与实测值的决定系数(R~2)介于0.84~0.94,一致性指数(d)介于0.93~0.98,均方根误差(RMSE)介于4.7%~9.4%。冬小麦生物量模拟值与实测值的R~2介于0.94~0.95,d介于0.93~0.98,RMSE介于2.1~2.2 t/hm~2。冬小麦籽粒产量、水分利用效率模拟值与实测值的相对误差(RE)均在10%以内。以籽粒产量和水分利用效率最高为目标,冬小麦的最优灌溉方案为:于干旱年拔节期、开花期和灌浆期,每次灌水75 mm;于平水年拔节期和开花期,每次灌水75 mm;于丰水年拔节期灌水75 mm。

关键词: 冬小麦 AquaCrop模型 降雨年型 灌溉制度 河南省 产量 水分利用效率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紫花苜蓿田春季阔叶杂草除草剂筛选及安全性评价

植物保护 2023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明确适用于紫花苜蓿田防除春季阔叶杂草的除草剂,本研究通过室内和田间试验筛选了对紫花苜蓿安全且对春季阔叶杂草防效好的除草剂。室内试验表明,供试的11种除草剂中仅有唑草酮、吡草醚、乙羧氟草醚等3种除草剂对紫花苜蓿具有较好的安全性。通过田间试验发现,40%唑草酮WG 30~66 g/hm~2(有效成分用量,下同)和10%乙羧氟草醚ME 75~90 g/hm~2处理对春季阔叶杂草具有较好的防治效果,株防效为83.68%~97.32%,鲜重防效为73.18%~95.62%,且对紫花苜蓿有较好的安全性,增产12%以上。综上所述,在紫花苜蓿返青期进行唑草酮和乙羧氟草醚处理可用于紫花苜蓿田春季阔叶杂草防除,具有较好的应用前景。

关键词: 杂草防除 紫花苜蓿 春季阔叶杂草 除草剂 安全性 防效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基于主成分分析的不同朝天椒品种品质综合评价

中国瓜菜 2023 北大核心

摘要:为了研究不同朝天椒品种综合性状的差异,筛选朝天椒新品种,对40份辣椒品种的14个性状进行差异性分析、相关性分析、主成分分析和聚类分析。结果表明,品种间性状差异较大,变异系数范围为8.66%~57.76%;辣椒性状间存在着较显著的相关性;通过主成分分析发现H2143的综合评价得分最高,珠农38号的综合评价得分次之,说明二者综合表现好,适应能力较强;泰美簇生9号的综合评价得分最低,说明其14个性状的综合表现较差,适应能力较差;通过聚类分析把40份辣椒品种分为4个类群,第一类既适合做干椒亦可以做鲜椒,第二类是普通朝天椒类型,第三类是辣椒素专用类型,第四类是大果类型。综上所述,H2143、珠农38号、红海、江宝劲霸、314朝天椒、楚龙182、白指天椒等7个品种综合表现良好。

关键词: 辣椒 品质评价 主成分分析 聚类分析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茶树腐皮镰刀菌拮抗菌株的筛选鉴定及促生防病特性分析

茶叶科学 2023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腐皮镰刀菌(Fusarium solani)是可以引起茶树茎腐和枯萎的致病真菌.为获得对茶树腐皮镰刀菌有拮抗效果的生防菌株,从河南省信阳市新县茶园收集的茶树(Camellia sinensis)健康叶片中采用梯度稀释法分离纯化得到内生细菌56株,通过平板对峙法筛选对腐皮镰刀菌抑制效果较好的菌株,并根据形态特征、生理生化特征和分子生物学技术对其进行鉴定,测定其防病促生指标并进行抑菌谱试验,通过发酵液试验和平板对扣法评估挥发性物质对腐皮镰刀菌菌丝生长的影响.结果显示,筛选得到的菌株YB-1476对腐皮镰刀菌菌丝生长抑制率达到63.31%,拮抗效果最佳,鉴定其为贝莱斯芽孢杆菌(Bacillus velezensis).该菌株有产铁载体和吲哚乙酸、分泌 β-1,3-葡聚糖酶和纤维素酶及溶磷的能力.抑菌谱试验表明,菌株YB-1476对平脐蠕孢菌(Bipolaris sorokinana)、禾谷镰刀菌(Fusarium graminearum PH-1)、念珠状镰刀菌(Fusarium moniliforme)、尖孢镰刀菌(Fusarium oxysporum f.sp.niveum)和茄链格孢菌(Alternaria solani)5种病原真菌的菌丝生长抑制率分别达到65.03%、42.32%、51.67%、52.33%和63.22%.发酵液原液、稀释10倍和稀释100倍发酵液对腐皮镰刀菌的菌丝生长抑制率分别为66.67%、51.85%和18.52%.菌株YB-1476产生的挥发性物质对腐皮镰刀菌的菌丝生长抑制率达到53.37%.以上结果表明,菌株YB-1476在防控茶树茎腐和枯萎病方面具有巨大应用潜力.

关键词: 腐皮镰刀菌 茶树 茎腐和枯萎病 生物防治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河南省农业科学院小麦丰产优质育种创新团队

农业科技管理 2023

摘要:首席专家雷振生,博士,二级研究员。现任河南省农业科学院小麦研究所所长、国家小麦工程实验室副主任、全国小麦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副理事长、河南农业大学博士生导师、河南省小麦研究会秘书长、河南省小麦产业技术体系首席专家。2012年入选“全国农业科研杰出人才”,2015年评选为河南省“中原学者”,2018年入选“河南省杰出专业技术人才”,2019年被评为“河南省优秀专家”,2020年获“河南省杰出贡献奖”。曾获中国农学会“青年科技奖”、首批“新世纪百干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全国粮食生产先进工作者、全国有突出贡献农业科技人员、全国优秀科技工作者等荣誉称号。团队介绍小麦丰产优质育种创新团队主要研究方向为小麦育种技术创新、新品种选育、品质改良、新品种示范推广。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内源性成分对低GI挂面消化特性的影响

食品工业科技 2023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研究内源性成分对杂粮复配低升糖指数(glycemic index,GI)挂面消化特性的影响,首先制备了以荞麦、山药、高直链玉米淀粉、小麦粉为原料的杂粮复配挂面,测定得到其GI值为53.02;在此基础上,对杂粮复配挂面的原料粉进行脱除酚类、脂类、蛋白质类、膳食纤维类等内源性成分后再分别制备成挂面,进行体外模拟消化.研究内源性成分对于挂面的淀粉水解率、蛋白消化率、结肠发酵环节的影响及作用机理.结果表明,分离内源性成分后制备的挂面,它们的淀粉水解率均明显上升,且预估升糖指数(estimated glycemic index,eGI):脱脂挂面(68.76)>脱蛋白挂面(67.94)>脱膳食纤维挂面(63.62)>脱酚挂面(60.16)>低GI挂面(53.02);挂面的蛋白消化率:脱膳食纤维挂面(65.04%)>低GI挂面(33.71%)>脱酚挂面(17.55%)>脱脂挂面(6.61%);相较于小麦挂面,杂粮复配低GI挂面中的抗性淀粉显著提升了结肠发酵环节中短链脂肪酸(short-chain fatty acids,SCFAs)的含量,有助于宿主的糖脂代谢调节、能量代谢和供能.

关键词: 杂粮复配 低GI挂面 内源性成分 淀粉水解率 蛋白消化率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谷子HAK/KUP/KT钾转运蛋白家族全基因组鉴定及其对低钾和高盐胁迫的响应

作物学报 2023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KT/HAK/KUP (HAK)家族是植物中最丰富的钾转运体家族,对植物的生长和环境适应具有重要作用。谷子是抗逆耐瘠研究的模式植物,然而,谷子中HAK家族缺乏系统研究。本研究基于基因组序列信息,鉴定出29个谷子HAK基因(SiHAKs),并对该家族成员的基本特征、蛋白结构、染色体定位、基因复制、表达模式和逆境响应等方面进行了系统分析。结果显示,(1) SiHAKs分为5个进化簇(Cluster I~Cluster V),成员数量分别为11、9、3、3和3。基因结构和蛋白保守基序分析表明,谷子HAK家族具有较高的保守性,不同Cluster的保守性依次为:ClusterIII=Cluster V> Cluster II> Cluster I> Cluster IV。(2)串联复制是SiHAKs扩增的主要原因, 15个SiHAKs位于串联重复中。(3)171个转录因子可能结合到不同SiHAKs的启动子上,这些转录因子包含ERF、NAC、MYB和WRKY等家族中的大量成员,可能授予了SiHAKs对非生物胁迫多样的响应机制。(4)基因表达聚类将SiHAKs分成3组:GroupI、Group II和Group III,多数SiHAKs在张谷和豫谷1号2个品种中的表达模式具有一致性;不同Cluster表达水平总体表现为:Cluster III> Cluster V> Cluster II> Cluster I> Cluster IV。(5)根系中表达水平较高的11个SiHAKs用来检测对低钾和高盐胁迫的响应。在低钾胁迫后, 8个SiHAKs的表达水平显著升高, 1个SiHAK显著降低, 2个SiHAKs变化不明显;而高盐胁迫后,3个SiHAKs的表达水平显著升高,2个SiHAKs显著降低,其余6个SiHAKs变化不明显。SiHAK15受到低钾和高盐胁迫的响应最为强烈,其表达量分别为对照的151倍和22倍。(6)基因表达谱的差异反映出不同Cluster间SiHAKs的功能差异。ClusterI主要在根系中表达,可能参与谷子根系K+的吸收;ClusterII不具有组织表达特异性,推测其参与K+的吸收、转运和生长发育等多个生物过程; Cluster III受到低钾和高盐2种胁迫的诱导,显示出维持谷子K+/Na+平衡和抵御盐胁迫的潜在作用;ClusterIV在被检测的多个组织中几乎不表达;ClusterV不同成员对低钾和高盐胁迫的响应存在差异,可能发生了功能分化。研究结果不仅为深入解析谷子HAK家族的功能奠定了基础,而且为植物中钾高效利用和耐盐机制的研究提供了重要线索。

关键词: 谷子 钾转运蛋白 KT/HAK/KUP家族 盐胁迫 表达分析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刀孢蜡蚧菌油剂对苹果黄蚜的室内毒力测定及田间药效评价

植物保护 2023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苹果黄蚜Aphis citricola是为害我国苹果、海棠和红叶石楠等果树和观赏植物的重要害虫,已对多种化学农药产生抗性。本研究测定了本实验室研发的刀孢蜡蚧菌Lecanicillium psalliotae YJ007油剂对苹果黄蚜的室内毒力及田间药效。结果表明,YJ007油剂500倍稀释液(4.0×10~5孢子/mL)处理2、3龄和4龄若虫,药后7 d的累计校正死亡率分别为85.17%、92.94%和97.04%。4龄若虫在处理后2 d行动迟缓,处理后3 d,足和头部出现白色菌丝且大量幼虫死亡,最后菌丝布满试虫体表并产出大量孢子。YJ007油剂500倍稀释液对苹果黄蚜7 d的田间校正防治效果为86.78%。因此,YJ007油剂在苹果黄蚜生物防治中具有极大推广应用价值。

关键词: 苹果黄蚜 刀孢蜡蚧菌 油剂 生物防治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侵染地黄的瓜类褪绿黄化病毒基因组序列克隆及系统进化分析

植物保护学报 2023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地黄脱毒及防控瓜类褪绿黄化病毒(cucurbit chlorotic yellows virus,CCYV),从河南省温县、武陟县和禹州市3个主产区采集60份具有花叶、黄化和褪绿等典型症状的地黄病叶样品,利用高通量测序技术对混合病样进行测定,利用CCYV-CPF/CPR和CCYV-P22F/P22R引物对60份样品进行反转录聚合酶链式反应(reverse transcription 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RT-PCR)检测,并利用9对引物对侵染地黄的CCYV全基因组序列进行扩增和克隆,用DNAMAN 6.0软件对CCYV的分子变异进行分析,利用MEGA X 10.0软件构建系统发育树。结果显示,60份地黄病叶样品中检测出了蚕豆萎蔫病毒2(broad bean wilt virus 2,BBWV2)、地黄花叶病毒(Rehmannia mosaic virus,ReMV)、油菜花叶病毒(youcai mosaic virus,YoMV)和CCYV等病毒;在60份样品中,有22份样品中检测到CCYV,检出率为36.7%;21个地黄分离物之间的CP基因核苷酸和氨基酸序列一致率分别为99.3%~100.0%和98.4%~100.0%,与其他分离物之间的CP基因核苷酸和氨基酸序列一致率分别为94.6%~100.0%和96.8%~100.0%,17个地黄分离物之间的P22基因核苷酸和氨基酸序列一致率分别为98.4%~100.0%和96.3%~100.0%,与其他分离物之间的P22基因核苷酸和氨基酸序列一致率分别为96.1%~100.0%和94.1%~100.0%;基于CP和P22基因核苷酸序列的系统发育树结果显示,CCYV不同分离物形成2个分支。CCYV地黄分离物的基因组包含RNA1和RNA2两个组分,全长分别为8 607 nt和8 041 nt,共编码12个蛋白;CCYV地黄分离物基因组高度保守,与其他分离物基因组RNA1和RNA2的核苷酸一致率均为99.7%~100.0%,基于基因组的系统发育树结果显示,CCYV地黄分离物的核苷酸序列与其他寄主上CCYV分离物的核苷酸序列聚为一个分支,而与毛形病毒属Crinivirus的其他病毒分开。

关键词: 地黄 瓜类褪绿黄化病毒 全基因组序列 系统进化分析 外壳蛋白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