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福建省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基于UPLC-Q-Exactive/MS的不同烘焙处理岩茶化学成分差异分析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作者: 钟秋生 1 ; 彭佳堃 2 ; 戴伟东 2 ; 林智 2 ; 吕海鹏 2 ; 陈泉宾 1 ; 李鑫磊 1 ; 陈常颂 1 ;

作者机构: 1.福建省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

2.中国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

关键词: 武夷岩茶;烘焙;化学成分;超高效液相色谱-四极杆-静电轨道阱质谱联用;代谢组学;感官评价

期刊名称: 食品科学

ISSN:

年卷期: 2023 年 020 期

页码: 268-282

收录情况: EI ;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为探明不同烘焙处理条件对岩茶品质与化学成分的影响,以肉桂品种(Camellia sinensis (L.) O. Kuntze cv.Rougui)岩茶毛茶为研究对象,设置不同烘焙温度(低火:100℃、中火:120℃、高火:140℃)与烘焙时间(2、4、6、8、10 h),采用基于超高效液相色谱-四极杆-静电轨道阱质谱(ultra-high performance liquid chromatography-quadrupole orbitrap mass spectrometry,UPLC-Q-Exactive/MS)的代谢组学方法对其非挥发性化学成分进行系统研究并结合感官审评对其品质进行鉴定。本研究共鉴定出144种化合物,包括生物碱类、儿茶素类、二聚儿茶素类、氨基酸类、酚酸类、N-乙基-2-吡咯烷酮取代的儿茶素(N-ethyl-2-pyrrolidinone-substituted flavan-3-ols,EPSF)类、香气糖苷类、黄酮糖苷类及脂质类等11类化合物。偏最小二乘法判别分析和热图分析结果表明,不同烘焙处理岩茶化学成分存在较大差异,共得到84种具有组间显著性差异的化合物(P<0.05),其中绝大部分为氨基酸类物质,以及大部分儿茶素类、二聚儿茶素类(茶黄素、聚酯型儿茶素)、生物碱类(5’-甲硫腺苷、磷酸腺苷等)、酚酸类(异绿原酸、小木麻黄素、茶没食子素等)及大部分黄酮糖苷类等化合物在温度达到120℃(中火)后随着焙火时间的延长含量逐渐下降。而大部分脂质类(甘油单酯(18:3)、溶血磷脂酰胆碱(18:3)、棕榈酸等)、小部分黄酮糖苷类化合物(杨梅素、山柰苷、槲皮素等)、部分有机酸类物质(焦谷氨酸、5-羟甲基-2-糠醛)等呈相反的变化趋势;绝大部分EPSF类化合物含量随着焙火温度升高和时间的延长而呈线性增加,但在温度达到140℃(高火)后随着烘焙时间的延长含量逐渐降低。感官审评鉴定表明,低温长时(100℃、8~10 h)或中温短时(120℃、2~4 h)烘焙有利于肉桂岩茶品质的提升。本研究采用UPLC-Q-Exactive/MS方法较为系统全面地阐明了肉桂岩茶在不同烘焙条件下样品化学物质的差异,为武夷岩茶品质研究及焙火工艺提供理论依据。

  • 相关文献

[1]3种茶叶丙酮提取物的气相色谱质谱联用分析. 陈峥,刘波,唐建阳,朱育菁. 2010

[2]套种圆叶决明改善茶园生态环境促进茶树生长. 詹杰,李振武,邓素芳,应朝阳. 2019

[3]烘焙温度对九龙袍品种乌龙茶生化品质的影响. 钟秋生,林郑和,陈常颂,陈志辉,游小妹,陈荣冰. 2014

[4]烘焙工艺对乌龙茶美拉德反应产物的影响. 陈泉宾,邬龄盛,王振康. 2014

[5]变温烘焙技术对丹桂乌龙茶香气品质的影响. 孙君,朱留刚,林志坤,张文锦. 2017

[6]烘焙工艺对乌龙茶糖氨Maillard反应及风味的影响. 陈泉宾,陈键,王丽丽,邬龄盛,王振康. 2018

[7]烘焙工艺对丹桂乌龙茶感官品质及生化成分的影响. 孙君,朱留刚,林志坤,张文锦. 2016

[8]不同烘焙温度对丹桂乌龙茶品质的影响. 孙君,朱留刚,林志坤,张文锦. 2017

[9]烘焙温度与时间对福建水仙乌龙茶风味品质的影响. 陈泉宾,邬龄盛,张应根. 2019

[10]烘焙对福建水仙乌龙茶中糖氨Maillard反应的影响. 陈泉宾. 2020

[11]烘焙技术在(福建)乌龙茶精制中的应用研究进展. 康育鑫. 2020

[12]运用代谢组学方法研究一株芽胞杆菌耐热相关机制. 张连宝,陈峥,潘志针,朱育菁,陈清西,刘波. 2014

[13]基于LC/Q-TOF MS的芽胞杆菌代谢组学分析方法. 史怀,刘波,陈峥,刘国红,潘志针,陈梅春,朱育菁. 2012

[14]基于GC/MS对1株芽孢杆菌FJAT-13831的鉴定. 刘国红,刘波,林乃铨,陈峥. 2014

[15]短短芽胞杆菌代谢物组测定中代谢终止方式的优化. 陈梅春,刘波,朱育菁,陈峥,史怀,刘国红,潘志针. 2012

[16]利用代谢组学方法分析生防菌抑菌机理模式的初步建立. 李艳波,史怀. 2017

[17]青枯雷尔氏菌致病性的代谢组学异质性研究. 史怀,刘波,陈峥,郑雪芳,潘志针,陈梅春,朱育菁. 2013

[18]基于代谢组学的芽胞杆菌属间胞外代谢物异质性研究. 陈峥,刘波,史怀,陈梅春,潘志针,朱育菁,刘国红. 2012

[19]基于非靶向代谢组学的春闺与铁观音乌龙茶品质研究. 余文权,李鑫磊,钟秋生,林郑和,单睿阳,陈志辉,陈常颂. 2022

[20]黄化茶树新品种‘茗冠’绿茶特征代谢产物分析. 韩奥迪,李鑫磊,孔祥瑞,钟思彤,郭玉琼,单睿阳,游小妹,陈常颂. 2023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