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福建省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福建省农业科学院

研究主题:福建省农业科学院坚持以应用研究和开发研究为主,适当开展基础研究,建立了作物育种、园艺科学、农业微生物、农业生态、动物传染病、基础生物学、植物保护、农产品加工、农村区域经济、食用菌等10个创新团队,着力提高科技创新能力。在水稻育种(超级稻、转基因水稻)、果树育种(枇杷、龙眼)、畜禽疫苗(番鸭细小病毒病)、水产病害(欧鳗小瓜虫)、生物农药(生物杀菌剂-ANTI8098A和生物杀虫剂-BtA)、植物病虫防治(捕食螨、柑桔黄龙病)、农业生态(红萍资源)等方面研究居世界先进水平。

简介:福建省农业科学院成立于1960年。现设有水稻、茶叶、果树、作物、甘蔗、食用菌、畜牧兽医、生物技术、农业生态、植物保护、土壤肥料、农业生物资源、农业工程技术、农业经济与科技信息等研究所和中心实验室以及科技干部培训中心共16个研究(服务)机构。【查看更多】
下属机构
排序方式:

发文量

  • 发文量
  • 被引量
41条记录
福建省农业科学院畜牧兽医研究所
  • 发文量: 2183
  • 被引量: 949
  • EI: 0
  • SCI: 121
  • 北大核心: 566
  • CSSCI: 0
  • CSCD: 356

研究主题:主要从事动物营养、动物遗传育种、牧草和畜禽疫病防治的研究、推广以及科技服务工作。

简介:福建省农业科学院畜牧兽医研究所成立于1960年,是福建省公益型研究机构之一,主要从事动物营养、动物遗传育种、牧草和畜禽疫病防治的研究、推广以及科技服务工作。现有在职职工117人,其中研究员12名、副研究员26人、博士12人、硕士40人;拥有一支科研实力强且学科较齐全的专业研究队伍,其中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9人、国家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岗位科学家1人、试验站站长1人、省级农业产业技术体系首席科学家1人、省级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岗位科学家1人。 科室设置: 3个管理科室-办公室、信息化研究室和开发科; 8个研究科室-动物营养研究室、畜禽遗传育种研究室、草食动物研究室、微生物发酵床养猪研究室、草食动物病研究室、动物病毒研究室、禽病研究室和畜病研究室; 5个科技创新平台-福建省动物生物安全三级实验室、福建省畜禽疫病防控技术重大研发平台、福建省畜禽疫病防治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福建省畜禽疫病防治动物试验平台和福建白羽半番鸭产业国家科技特派员创业链; 5个科研基地或工程化实验室-畜禽疫苗生产性工程化实验室、微生物发酵床母猪大栏养殖系统、智能化蛋鸡生产系统、蛋鸭设施笼养基地和智能化山羊圈养场; 2个服务平台-畜禽水产疾病诊疗中心即“动物医学总院”和《福建畜牧兽医》杂志编辑部; 2个领办的科技型实体-福建华龙饲料技术开发集团公司和福建优康种猪科技开发有限公司。 1982-2014年共获得国家、省部级科技奖励成果61项,其中省部级二等奖以上科技奖励成果19项。“雏番鸭细小病毒病病原发现、诊断和防治”荣获2002年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福建省牛流行性腹泻的病原诊断研究”和“雏番鸭细小病毒病活疫苗和快速诊断试剂研究”荣获1983年和2001年福建省科技成果一等奖。“雏番鸭细小病毒病活疫苗”和“雏番鸭细小病毒病乳胶凝集试验和凝集抑制试剂”获2000年国家一类兽药证书和2003年国家新产品证书,“番鸭呼肠孤病毒病活疫苗”获2013年国家一类新兽药书,“鸭传染性浆膜炎二价灭活疫苗(1型RAf63株+2型RAf34株)”获2012年国家三类新兽药证书。水禽疫苗研制能力居全国领先水平。 “福建省动物生物安全三级实验室”于2011年12月获得国家农业部正式批复同意从事高致病性禽流感实验活动,成为省级农科院首个、国内第四个获准从事高致病性禽流感研究的实验室,将为我国禽流感等重大畜禽疫病的创新研究、有效防控和保障禽业安全,提供科技支撑。

福建省农业科学院果树研究所
  • 发文量: 1480
  • 被引量: 753
  • EI: 2
  • SCI: 73
  • 北大核心: 436
  • CSSCI: 0
  • CSCD: 272

研究主题:从事果树新品种选育、栽培技术、生物技术、生理生化、储藏保鲜、种质资源收集保存创新利用等研究及相关技术与产品研发、技术成果推广的专业研究所

简介:据有关资料显示,福建省农业科学院果树研究所拥有着雄厚的研究实力和科学合理的组织架构,有职工94人,其中国务院特殊津贴2人;博士3人,硕士23人;具有高级职称研究人员18人(正高4人),中级职称研究人员25人,初级职称研究人员22人。全所占地面积32公顷,温网室3500m2。设有柑橘、落叶果树、热带亚热带果树、果树植保、果树生物技术与生理生化、果品贮藏保鲜等研究室和办公室、果树成果转化研究室、果树信息研究中心、果树试验场、福建省绿野果树技术开发中心等;建有国家果树种质福州龙眼枇杷圃、福州龙眼枇杷国家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农业部田间农药药效试验认证单位、福建省龙眼枇杷育种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福建省农业科学院果品及苗木质量监督检验测试中心等科技创新平台。2005年被科技部评为全国农林科研机构科技竞争力百强研究所。

福建省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
  • 发文量: 1321
  • 被引量: 784
  • EI: 2
  • SCI: 42
  • 北大核心: 204
  • CSSCI: 2
  • CSCD: 172

研究主题:茶叶培育与应用研究

简介:成立于1935年,是福建省专门从事茶叶培育与应用研究的公益性研究机构。

福建省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
  • 发文量: 1208
  • 被引量: 553
  • EI: 0
  • SCI: 146
  • 北大核心: 314
  • CSSCI: 0
  • CSCD: 308

研究主题:主要开展农作物重大有害生物发生规律、预警监测和防控技术;生物安全;主要农作物品种抗性鉴定与抗源利用;植保技术信息化;农作物有害生物及其天敌的分类与应用;新型农药及农药安全等研究与应用。

简介:有益生物、生物资源、农药、农业生产安全研究与应用的公益型研究所。现有在职职工64人,其中研究员8人、副研究员17人、中级职称17人、初级职称15人、博士(含在读2人)11人、硕士(含在读7人) 16人。设有所办公室以及昆虫、植物病理、农药、植保技术信息化、生物安全5个专业研究室。 拥有“植物有害生物灾变规律及综合治理研究”院创新团队、“福建省主要作物品种抗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福建省农作物害虫天敌资源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福建省农村科技信息共享与服务平台”、“福建省食(药)用菌种质资源科技公共服务平台”。建有“植物保护研究所中试基地(闽侯南通)”、“国家外专局生物防治引智成果示范推广基地”、“福建省国际科技合作示范基地”、“农业部新农药登记田间药效试验认证单位”、“捕食螨工厂化繁育基地”等,建立了农药学、植物病害诊断与病原分子检测、植保技术信息化、昆虫生态与环境科学等公共试验室。

福建省农业科学院农业生态研究所
  • 发文量: 1134
  • 被引量: 557
  • EI: 14
  • SCI: 37
  • 北大核心: 319
  • CSSCI: 2
  • CSCD: 317

研究主题:致力于生态农业、循环农业、南方草业、观光农业和红萍研究、中草药种植、加工等工作

简介:福建省农业科学院农业生态研究所原为农业部与福建省政府共建的福建省农业科学院红萍研究中心,始建于1983年,2005年改为现名,主要从事生态农业和南方草业研究与推广。农业生态研究所,现有职工49人,科技人员42人,其中高级职称21人、博士5人、硕士16人,拥有生态学、农学、草学、分子生物学及中药材、食品、机械、电子等多学科复合、专业广泛的人才队伍,长期以来,我所致力于生态农业、循环农业、南方草业、观光农业和红萍研究、中草药种植、加工等工作。在国家科技部发布的《2003中国农村科技发展报告》中,科技竞争力位于全国1334家农林科研机构的第86位。拥有农业部批准的“国家红萍资源中心”、“国家红萍种质圃(福州)”和“国家草品种区域试验站(建阳)”,是农业部福州农业环境科学观测实验站、福建省山地草业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福建省丘陵地区循环农业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福建省红壤山地农业生态过程重点实验室等平台的依托单位,先后承担世界银行、澳大利亚国际农业研究中心、国家863、973、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国家科技基础条件平台、国家公益性行业(农业)专项、农业部专项、国家星火计划、国家农业综合开发、农业科技成果转化资金、产业技术成果转化资金等国家级项目100多项;30多个研究成果获得国家、农业部、福建省科技成果奖,7个草品种通过国家级审定,6个草品种(系)通过省级认定,2005年以来获得24项国家发明专利、9项实用新型专利,建有世界上品种最多的红萍资源圃。建立了较完善的科研设施,拥有质谱仪、总有机碳分析仪、光合作用仪、气相色谱仪、二氧化碳超临界萃取仪、各种形式分光光度计、凝胶成像系统等价值超过300万元的科研仪器;建有植物生理生化、牧草分子生物学、牧草品质分析、污染生态学等实验室和20m3的低温保存库、红萍品种资源圃、温室、网室等研究设施,总建筑面积约2000M2。并在全省建立了(建阳)牧草种子繁育基地、(福清)现代循环农业示范基地、(建阳)规模化奶牛养殖与牧草综合利用示范基地、(南安)肉牛与饲草高效利用示范基地、(尤溪)生态控制保育基地、(龙海)生态农业观光园和(福州北峰)综合研究与示范等基地,具有良好科研所创新和科技示范带动能力。目前主要开展低碳农业与气候变化适应、绿色农业与产地安全、循环农业与农村环保、水土保持与污染治理、生态监测与生态政策等领域的研究,以及草品种(生态草、牧草、中草药、绿肥、红萍等)种质资源收集、保存、评价与新品种选育,为生态文明和福建生态省建设提供科技支撑。英文:

福建省农业科学院土壤肥料研究所
  • 发文量: 1058
  • 被引量: 520
  • EI: 2
  • SCI: 79
  • 北大核心: 363
  • CSSCI: 2
  • CSCD: 365

研究主题:主要从事农业土地资源利用与管理,农业环境与生态保护,土壤改良与质量评价、规划整理,植物营养与精准养分管理,新型肥料研发,食(药)用菌育种、栽培及深加工研究,农业微生物研究与应用等领域开展深入研究。

简介:福建省农业科学院土壤肥料研究所(福建省农业资源与环境研究中心)成立于1978年,现有职工46人,其中研究员6人、副高14人、中级15人,博士9人(含在读)。设9个科室:办公室、土壤研究室、农业环境研究室、新型肥料研究室、土肥信息技术研究室、农化科技研发室、农业微生物研究室(生物肥料检测中心)、植物营养与养分管理研究室、测试技术中心。主要从事农业土地资源利用与管理,农业环境与生态保护,土壤改良与质量评价、规划整理,植物营养与精准养分管理,新型肥料研发,食(药)用菌育种、栽培及深加工研究,农业微生物研究与应用等领域开展深入研究。设有福建省农业科学院绿色食品环境监测中心,福建省生物肥料检测中心等。承担全省绿色食品生产基地环境监测和农业环境质量评价工作。先后与菲律宾国际水稻研究所、澳大利亚国际农业研究中心、美国阿拉巴马国际肥料研究中心、加拿大钾磷肥研究所、国际(美)硫肥研究所、澳大利亚墨尔本大学粮食与土地资源学院,日本、台湾、香港、澳门公司或企业等开展合作研究与开发。三十几年来共取得国家级成果5项,部级成果20项,省科技二等奖11项,三等奖20项,国家发明专利26项,实用新型专利15项,发表了《中国满江红》、《中国紫云英》2部专著,《新型肥料施用技术》、《农用地土壤培肥技术》2部编著。科技成果在生产上大面积推广,取得显著的社会经济效益,为福建省粮食安全、土壤肥力提高和农业环境改善等做出应有的贡献。在科技服务和产业发展上,经过多年的努力和探索,已构建起肥料和食用菌开发的框架,提供农化科技服务,研发科技产品:珍稀食(药)用菌菌种、药用菌发酵茶专利、有机固体废弃物腐解剂、微生态调节剂、生物肥料、新型肥料等产品,部分产品与技术已得到转让与推广,我们开展产品监制、技术咨询以及土壤肥料化验、农产品品质测试、微生物检测等服务。构建了一个面向肥料企业和广大农村的创新技术服务平台。

福建省农业科学院水稻研究所
  • 发文量: 968
  • 被引量: 566
  • EI: 7
  • SCI: 57
  • 北大核心: 214
  • CSSCI: 0
  • CSCD: 226

研究主题:水稻

简介:福建省农业科学院水稻研究所前身是1935年成立的福建省长乐农场,1939年扩建为省农事试验场,1959年扩大为农艺系,文革期间受冲击解散,后恢复为福建省农业科学试验站育种组,1975年经省委批准成立福建省农业科学院稻麦研究所,2005年6月经省编委批准更名为福建省农业科学院水稻所。在70多年曲折漫长的道路上,经过几代的不懈努力,历尽沧桑,自强不息,艰苦奋斗,取得了丰硕成果。特别是解放后在中国共产党的正确领导下,在历届院所领导带领全所员工辛勤耕耘,努力拼搏,围绕农业和农业产业化发展方向,面向农村,面向农业,面向农民,面向科技主战场,开展了多学科领域的稻麦新品种选育,高产栽培技术,核辐照技术,航天育种技术,及中试开发技术研究。 上个世纪,在建国前至六十年代,重点开展了地方品种及引进品种鉴定评选和纯系选育、杂交育种和矮化育种。开展了品种适应性试验,密植规格,施肥水平及“单改双”等栽培技术与耕作制度研究。七十年代以后,牵头主持了福建省杂交水稻协作组,育成了全国第一代四大不育系之一V41A,为三系实现配套起到了关键作用。牵头主持了“六五”至“八五”福建省水稻育种攻关,解决了长期困扰福建水稻品种抗稻瘟病差的难题,扭转了过去福建水稻品种“北靠淅江,南靠广东”供种局面,由过去育种小省变为育种强省。在超级稻育种方面育成了在云南特殊生态条件下,打破世界水稻产量最高纪录的特优175。在三系不育系抗稻瘟病育种方面,育成目前全国抗稻瘟病最强的福伊A,形成了抗稻瘟育种技术体系和抗稻瘟不育系的系谱,为稻瘟病重重发区水稻生产转危为安起到重要作用。在二系稻育种方面育成了全国育性最稳定,制种安全的SE21S,被国内育种界誉为二系稻的“一匹黑马”。在航天育种技术方面育成了第一个通过国审并大面积应用生产特优航1号、Ⅱ优航1号。建所七十多年来,科技人员先后开展了几百项试验研究,近十几年来还承担了国家、省部级科研项目100多项,取得各类科研成果200多个,1978年以来曾荣获省部级以上科技成果奖54项,编著出版稻麦科技书著75部,论文近千篇,编辑发行《福建稻麦科技》100多期。收集保存稻麦种质资源1万多份,育成140个稻麦新品种,累计推广面积达到7500万公倾,新增社会效益近百亿元,为促进福建粮食生产,保障粮食安全发挥了积极作用。

福建省农业科学院作物研究所
  • 发文量: 867
  • 被引量: 446
  • EI: 0
  • SCI: 27
  • 北大核心: 293
  • CSSCI: 0
  • CSCD: 271

研究主题:以作物遗传育种、分子生物学和栽培生理为主要研究领域的省级作物科学创新机构。主要开展薯类、油料、豆类、玉米、麦类、蔬菜、花卉等作物新品种选育与配套技术,作物营养品质,以及作物种质资源征集、保存、鉴定、评价和利用等方面的研究开发。

简介:福建省农业科学院作物研究所前身是成立于1978年的福建省农业科学院耕作轮作研究所(2005年7月1日更名),为福建省公益性研究机构,是以作物遗传育种、分子生物学和栽培生理为主要研究领域的省级作物科学创新机构。主要开展薯类、油料、豆类、玉米、麦类、蔬菜、花卉等作物新品种选育与配套技术,作物营养品质,以及作物种质资源征集、保存、鉴定、评价和利用等方面的研究开发。作物研究所机构设置为:旱作物研究中心、薯类研究中心、蔬菜研究中心、花卉研究中心、作物品质研究室、作物科学基础实验室、作物信息化研究室、科研中试基地、办公室等9个科室。现有在编职工58人,其中科技人员55人。研究员14人,副研究员11人,助理研究员20人;博士5人,硕士25人;国家产业技术体系综合试验站站长2人,福建省产业技术体系首席科学家1人;福建省青年科技奖获得者1人;院创新团队首席专家3人,院“青年科技英才百人计划”1人,院青年拔尖人才7人;科技副县长1人;客座研究员9人;硕士生导师6人。拥有“福建省(福清市)国家级农作物品种区域试验站”、“农业部叶菜型甘薯原原种扩繁基地”、“农业部鲜食玉米原原种扩繁基地”、“农业部南方薯类科学观测实验站”、“农业部作物基因资源与种质创制福建科学观测实验站”(联合)、“农业部闽台农作物种质资源利用重点开放实验室”、“农业部福建省蔬菜产业重大农技推广服务试点--福建省农科院作物所蔬菜综合试验基地”、“福建省蔬菜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福建省特色花卉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福建省作物分子育种工程实验室”(联合)、“福建省种业产业化技术公共服务平台”(联合)、“福建省农业科学院特色兰花生产性工程化实验室”、“福建省农业科学院居家园艺生产性工程化实验室”、“福建省农业科学院农产品天然产物制备工程化实验室”。拥有实验室2000平方米,试验大棚、温网室等设施20000平方米,保存作物种质资源10000多份。建有现代农业科教基地400亩(闽侯青口)、蔬菜综合科研基地180亩(福清东张)。牵头建设省农科院瓜果育种科技创新团队(A类)、粮经作物育种创新团队(A类,联合)、花卉育种创新团队(B类),为省级甘薯、大豆、玉米、大小麦品种区试牵头单位,常年承担国家甘薯、大豆、玉米等作物区域试验任务。“十二·五”以来,共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国家农业科技成果转化、国家农业综合开发、国家公益性行业科研专项、国家财政部产业技术成果转化及省级各类农业科技项目315项,获得省级科技进步奖7项,通过国家审(鉴)定品种6个、省级审(认)定品种40个,国家发明专利8项、品种权2项,为我省农业生产提供优良作物新品种及安全、高产、高效栽培技术,促进农村发展、农业增效和农民增收,每年创社会经济效益2亿多元。随着人才队伍的不断壮大,科研条件的不断改善,科研工作的不断深入,以“和谐、特色、精品”为发展理念,以“坚持科技创新、有效服务三农”为发展目标,研究领域涉及的作物占福建省农作物总播种面积50%以上的福建省农科院作物研究所,必将为福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为海峡西岸现代农业发展作出更大的贡献。

福建省农业科学院农业工程技术研究所
  • 发文量: 795
  • 被引量: 371
  • EI: 13
  • SCI: 62
  • 北大核心: 194
  • CSSCI: 1
  • CSCD: 145

研究主题:主要开展食品资源、食品微生物、食品化学与营养、功能食品与生物活性物质、食品质量与安全、食品发酵与酿造及食品工程等理论研究与技术创新研发;开展农业生物质能、农业环保工程技术与环保设备研发、人居环境景观生态规划与保护等农业工程技术研究;成果转化与示范。研发果酒、果醋饮料、食用菌饼干、胶囊、即食卤制香菇等60多个新产品。

简介:福建省农业科学院农业工程技术研究所前身是1980年成立的地热农业利用研究所。2005年经福建省编委批准,更名为农业工程技术研究所。现设有办公室、科管室及功能食品资源利用研究室、食用菌生物技术及加工研究室、果蔬保鲜加工与生物酿造研究室、农业环保研究室、农村能源与设施农业研究室、农业工程研究室、农业环保测试实验室、人居环境工程研究室、闽台果树种质资源研究室等专业研究室。 现有在职职工58人,高级职称18人,其中研究员6人,博士、硕士26人,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3人,福建省杰出科技人才1人。 我所坚持以创新发展和服务“三农”为宗旨,主要致力于农产品贮藏与加工、功能食品、食品发酵、食品营养与安全检测技术的研究;农业新质能应用技术与农业环境保护工程技术、新农村人居环境及园林景观工程规划设计,台湾果树种质资源与创新利用研究,以及开展科技示范推广、科技交流合作等工作。建有国家食用菌加工技术研发分中心、国家农产品保鲜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福建工作站、福建省农产品(食品)加工重点实验室、福建省微生物发酵技术服务平台、福建省农科院农产品加工研究中心。2007年,建立了福建省农业科学院“功能性食品资源生物技术与农产品深加工” 科技创新团队,2013年建立了福建省农业科学院 “食品创制”科技创新团队。 建所三十多年来,得到上级领导与主管部门的关心与大力支持,经过历任所领导及全所职工的不懈努力,艰苦奋斗,科技事业较快发展,取得了丰硕成果。共获得省部级科技奖励成果26项,现拥有知识产权49项,其中国家发明专利28 项、商标1个,获得福建省非主要农作物新品种认定2个,近年承担国家、省部级等科技项目100多项,在国内外学术期刊发表学术论文300多篇,出版专(编)著 6 部。我所坚持加强科技创新,加速成果转化,服务“三农”,服务企业,为推进科技进步和农业生产发展发挥了积极作用。

首页上一页12345下一页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