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 机构知识库!

乌鳢营养评价与加工保鲜技术研究进展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作者: 陈胜军 1 ; 路美明 1 ; 相欢 1 ; 薛勇 2 ; 黄卉 1 ; 李来好 1 ; 胡晓 1 ;

作者机构: 1.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南海水产研究所农业农村部水产品加工重点实验室国家水产品加工技术研发中心

2.中国海洋大学食品科学与工程学院

关键词: 乌鳢;营养价值;加工方式;保鲜技术;产品开发

期刊名称: 肉类研究

ISSN: 1001-8123

年卷期: 2023 年 37 卷 002 期

页码: 40-45

摘要: 乌鳢作为我国优质的淡水鱼类之一,具有很高的营养价值和药用价值.本文综述乌鳢营养成分、药用功效及加工保鲜技术研究进展.乌鳢蛋白质含量高,尤其是白蛋白含量丰富,氨基酸种类繁多,含有人体所需的全部必需氨基酸,氨基酸组成接近联合国粮农组织/世界卫生组织标准,Glu、Asp、Gly、Ala、Arg等鲜味氨基酸含量丰富.乌鳢肌肉中以二十碳五烯酸和二十二碳六烯酸为代表的n-3系脂肪酸含量较高.乌鳢肌肉中K/Na比值远大于1,为高K低Na的健康食品,Ca/P比小于0.5.乌鳢肌肉具有抗氧化、促进伤口愈合、调节心血管、治疗骨关节炎及抗抑郁等功能疗效.依据乌鳢的药理作用研制的复方乌鳢胶囊具有促进伤口愈合的作用,复方乌鳢口服液具有抗抑郁的作用.目前针对乌鳢的加工技术主要是乌鳢鱼片的加工,鱼头可用作乌鳢鱼头汤的制作.低温保鲜是乌鳢保鲜技术最常用的手段,包装保鲜技术、涂膜保鲜技术及化学保鲜技术能有效减少微生物的生长,延长乌鳢产品的货架期.在已有关于乌鳢的加工研究基础上,本文提出对乌鳢综合加工进行探究,为充分利用乌鳢原料资源、开发新型产品、实现高值化利用提供参考.

  • 相关文献

[1]诺卡氏菌病的防治. 谭爱萍,罗理,姜兰. 2011

[2]月鳢生物学及繁养殖技术. 吴锐全,卢迈新,肖学铮,黄樟翰,谢骏. 1999

[3]杂交鳢及其亲本血清蛋白和甘油三酯含量的比较分析. 杨国华,钟山,杨萍,李忠,茅沈丽,邹记兴. 2011

[4]乌鳢的人工繁殖及仔鱼摄食生长研究. 徐伟,曹顶臣. 2001

[5]乌鳢、斑鳢及杂交种养殖研究现状. 张新铖,陈昆慈,朱新平. 2011

[6]饲料能量和维生素B_6对乌鳢生长和蛋白质代谢酶活性的影响. 王桂芹,李子平,牛小天,芦洪梅,韩宇田,赵朝阳. 2011

[7]斑鳢、乌鳢及其杂种细胞核DNA流式含量分析. 段爱丽,陈昆慈,张新铖,李伟,朱阿莉. 2014

[8]斑鳢、乌鳢及其杂交种遗传差异的AFLP分析. 刘苏,朱新平,陈昆慈,赵建,潘德博,李凯彬. 2010

[9]养殖乌鳢结节病的病原分析. 石存斌,潘厚军,常藕琴,付小哲,段圣和,梁裕昕,吴淑勤. 2009

[10]雌雄乌鳢可食部分主要营养成分的比较分析. 姜巨峰,韩现芹,傅志茹,孟一耕,李文雯,谢刚,孙志景. 2012

[11]一种乌鳢与斑鳢线粒体PCR-RFLP鉴定方法. 董传举,张松皓,陈坤慈,宋迎楠,徐鹏. 2014

[12]月鳢和乌鳢同工酶的比较研究. 孟彦,张燕,许映芳,方耀林. 2009

[13]饲料能量和维生素B_6对乌鳢生长和蛋白质合成与调控的影响. 王桂芹,李子平,牛小天,芦洪梅,韩宇田,赵朝阳. 2011

[14]SSR-BSA技术对乌鳢性别差异标记的初步筛选. 刘改艳,陈昆慈,郑光明,朱新平,赵建,徐鹏,孙效文. 2011

[15]斑鳢、乌鳢及其杂交种形态差异分析. 刘苏,朱新平,陈昆慈,赵建,潘德博,李凯彬. 2011

[16]不同地理群体乌鳢线粒体DNA控制区结构分析及遗传多样性. 董新培,穆淑梅,周楠,康现江,罗青,白俊杰. 2014

[17]白洋淀乌鳢线粒体D-Loop区序列遗传多样性分析. 董新培,穆淑梅,周楠,康现江,白俊杰. 2014

[18]乌鳢、斑鳢及其杂交F_1代肌肉营养成分和含肉率的比较分析. 罗青,陈昆慈,赵建,洪效友,朱新平,史燕. 2015

[19]乌鳢、斑鳢及杂交种耗氧率与窒息点的初步研究. 张新铖,朱新平,陈昆慈,洪孝友. 2012

[20]不同养殖品种池塘化学耗氧量(COD_(Mn))变化趋势及环境影响因素. 杨婉玲,赖子尼,刘乾甫,曾艳艺,帅方敏,王超,高原,庞世勋. 2014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