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江苏省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筛选
科研产出
排序方式:

时间

  • 时间
  • 相关度
  • 被引量
资源类型: 中文期刊
收录级别:SCI(精确检索)
62条记录
普通大麦和球茎大麦抗病种间杂种的产生及其同工酶标记

植物学报 1995 SCI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以二棱大麦(Hordeum vulgare L.)“苏啤1 号”为母本与四倍体球茎大麦(H. bulbosumL.)“GBC141”杂交, 并通过幼胚培养获得11 株三倍体F1 植株. 三倍体F1 植株与二倍体母本二棱大麦“苏啤1 号”回交, 获得7 株二倍体回交后代BC1. 7 个回交后代株系通过大麦黄花叶病病圃鉴定, 其中BC1-2株系抗大麦黄花叶病. 利用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对父本、母本和BC1-2株系进行了同工酶分析,结果表明二倍体二棱大麦与四倍体球茎大麦的过氧化物酶同工酶差异显著,并且在BC1-2株系幼根的过氧化物酶同工酶谱中,发现一条来自父本球茎大麦“GBC141”的过氧化物酶谱带,该酶带的相对迁移率(Rf)为0.47, 重复性好并且易于检测.由于回交后代BC1-2抗大麦黄花叶病, 又带有来自球茎大麦特异的幼根过氧化物酶谱带作为易于检测的同工酶标记,因此该回交后代株系可以作为大麦抗病育种工作重要的抗源.

关键词: 球茎大麦 大麦黄花叶病 过氧化物酶 同工酶标记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将大赖草种质转移给普通小麦的研究──Ⅲ.抗赤霉病异附加系选育

遗传学报 1995 SCI 北大核心

摘要:大赖草比抗病品种“苏麦3号”更抗小麦赤霉病。经离体和活体赤霉病抗性单花滴注鉴定和有丝分裂中期及减数分裂中期Ⅰ的C-分带分析,选育出添加了1对第2染色体的抗赤霉病异附加系,其44条染色体在MI配成0.12—0.40ⅠI+21.70—21.93Ⅱ+0.01—0.04Ⅳ。经C-分带和生物素标记的染色体组DNA作探针的分子原位杂交分析证实添加的1对外源染色体在MI配成二价体,在细胞学上已基本稳定。

关键词: 普通小麦,大赖草,附加系,抗赤霉病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麦类作物原位杂交影响因素的研究

植物学报 1995 SCI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了更好地利用原位杂交技术进行麦类作物外源染色体的检测和基因定位,对麦类作物原位杂交的影响因素进行了研究。(1)利用缺口转译法对克隆的DNA 片段进行生物素标记,即节省时间,又可以获得较高的标记效率;对麦类作物的基因组DNA,宜采用随机寡核苷酸引物标记法进行生物素标记,适当延长标记时间可以提高标记效率。(2)共变性法比较适宜麦类作物的原位杂交,分别变性法如掌握不当易使染色体产生膨胀现象,变性温度过高也会使黑麦(Secale cereal)染色体的轮廓模糊不清。(3)应根据麦类作物亲本之间的亲缘关系决定封阻DNA 的使用浓度,并利用生物素标记的簇毛麦(Haynaldia villosa)基因组DNA 为探针,从普通小麦(Triticum aestivum )-簇毛麦双二倍体的染色体中识别了簇毛麦的染色体。(4)麦类作物的原位杂交受洗脱强度的影响很大,利用甲酰胺进行洗脱可以获得背景清晰的原位杂交带型。随着原位杂交技术分辨率的不断提高,该技术还将用于单拷贝基因的染色体定位

关键词: 生物素 麦类作物 外源染色体 原位杂交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玉米叶片涝渍伤害过程中超氧自由基的积累

植物学报 1995 SCI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土壤淹水后玉米(Zea m ays L.)叶片中超氧阴离子自由基(O·2 )的产生速率以及过氧化氢(H2O2)含量都显著增加,O·2 的增幅大于H2O2,O·2 产生速率与丙二醛(MDA)积累、电解质泄漏以及叶绿素降解都呈显著正相关。涝渍胁迫削弱了活性氧清除系统,其中SOD活性的下降位于抗坏血酸过氧化物酶(AP)活性以及抗坏血酸(AsA)和谷胱甘肽(GSH)含量下降之前。向受涝植株喷施O·2 产生剂百草枯(PQ),导致O·2 产生速率、H2O2和MDA 含量的迅速增高。SOD的抑制剂DDTC能明显提高受涝叶片的O·2 水平。结果表明,玉米叶片的涝渍伤害可能是由于SOD 活性被抑制,导致O·2 过剩而引起的

关键词: 玉米 涝渍伤害 超氧自由基 超氧物歧化酶 活性氧清除系统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水稻籼粳亚种杂交1代的光合光抑制特性

植物学报 1994 SCI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用4个粳稻品种,5个籼稻品种进行正反交,得到16个籼粳杂交F1,测定其光合光抑制特性。结果表明:通常籼稻对光抑制的敏感性大于粳稻,但籼稻中也有耐性强的品种。籼粳杂交稻F1的光抑制介于双亲之间,并偏向其母本。光抑制程度与PSⅡ活性一致,其机理与双亲核编码的SOD诱导活性和母本质体编码的D1蛋白量有关。比较釉粳杂交稻“3037/02428”和税型杂交稻“汕优63”的光抑制特性发现,在光抑制条件下,籼粳杂交稻SOD诱导活性和D1蛋白量保持能力较高,因而PSⅡ和光合能力表现比较稳定。因此,为培育耐光抑制的籼粳杂交稻,筛选耐性强的品种作母本是籼粳亚种配组的重要原则。

关键词: 籼粳亚种杂交稻;籼型杂交稻;光合作用的光抑制;光系统Ⅱ;超氧物歧化酶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具广亲和性的水稻隐性高秆细胞突变体

遗传学报 1994 SCI 北大核心

摘要:02428h系粳稻隐性高秆细胞突变体。来源于半矮秆广亲和种质02428体细胞无性系变异。在103个R_2代株系中,有1株系在抽穗后分离出高、矮秆两种类型,高秆比矮秆高61.4%,系因倒一和倒二节间伸长所致,以倒一节间伸长最为明显,占增长的66.3%。在R_3、R_4代中矮秆类型继续分离出高秆和矮秆两种类型,分离比为3:1,高秆类型未见分离。显示所分离的高秆是供体亲本02428的单基因突变。暂名为02428h。突变系02428h与供体亲本杂交,F_1的株高88.8厘米,较02428h矮42.2厘米,与02428株高87.6厘米近似;02428h与其它籼、粳品种杂交F_1的株高亦有类似结果。F_2的株高明显分离为两种类型,经x ̄2测验,矮秆与高秆的分离比符合3:1。说明02428h是受隐性单基因控制的高秆突变体。02428h与籼、粳稻品种杂交F_1的平均结实率分别为80.6%和83.1%,表明02428h仍保持着供体亲本的广亲和性。此外,本文对它的出现和在杂交稻育种中的利用进行了讨论。

关键词: 水稻,体细胞无性系变异,隐性高秆,广亲和性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番茄属种间杂种离体培养F_1植株的细胞学分析

遗传学报 1993 SCI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本文报道了栽培番茄(Lycopcrsico esculentum)“北京早红”等5个品种分别与野生型秘鲁番茄(L.peruvianum) PI128657中8号株系杂交,离体胚培养,得F_1杂种植株。对花粉母细胞在减数分裂中染色体行为和终变期二价体交叉点的频率,以及亲和性程度等进行了分析。 结果表明:6个亲本植株花粉母细胞减数分裂染色体的行为是正常的,中期Ⅰ为12个二价体。其中环状二价体占多数,棒状二价体敦较少。中期Ⅰ没有单价体。后期Ⅰ和Ⅱ均正常。四分体阶段无微核出现。但各亲本在终变期和中期Ⅰ的环状二价体和棒状二价体的数有一定的差异。这可能与不同亲本基因型的亲和性程度和在遗传学上的不协调有关。 5个组合的大多数F_1杂种花粉母细胞减数分裂中染色体行为基本正常。12个二价体占多数。但染色体配对不稳定,有较多的单价体,染色单体桥。四分体阶段有微核。此外,在5个组合的F_1杂种植株中,均出现双二倍体花粉母细胞。这些双二倍体花粉母细胞的染色体,在减数分裂中,也均出现落后染色体和染色单体桥,以及较多的多价体。四分体阶段有微核和不同类型的四分孢子群。

关键词: 番茄 种间杂种 减数分裂 双二倍体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陆地棉原生质体高频率分裂及植株再生

遗传学报 1993 SCI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取陆地棉品种(系)3118、9554和晋棉4号种子无菌苗的下胚轴诱导的愈伤组织,从中挑选具有分化能力的黄色颗粒状愈伤组织,建立胚性细胞悬浮培养系。以纤维素酶和离析软化酶组成的混合酶液,由细胞悬浮培养物游离原生质体。采用含低融点琼脂糖的K_3基本培养基包埋原生质体的培养方式,获得愈伤组织。以液体—固体—液体轮回培养法改良晋棉4号的细胞悬浮系,原生质体的植板率从2%左右提高到9%以上。在原生质体再生愈伤组织的继代培养中,调整培养基中的氮源和激素既有利胚性愈伤组织的增殖生长,又能保持胚性愈伤组织的分化能力,供试3个品种(系)均获得了再生植株。

关键词: 陆地棉 原生质体 胚状体 再生植株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水稻野败型细胞质雄性不育系和其保持系蛋白质多肽的比较研究

遗传学报 1992 SCI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应用单向SDS—PAGE结合蛋白质铬银染色技术对水稻野败型细胞质雄性不育系珍汕97A和其保持系的叶绿体、线粒体和细胞质的蛋白质多肽进行了比较研究,发现两系之间存在明显的差异,生殖器官(穗子)上的差异比营养器官(叶片)上的差异更为显著。在成熟穗上,叶绿体可溶性蛋白不育系有25条带,保持系仅16条带,两者间有19个多肽不同;线粒体可溶性蛋白不育系有28条带,保持系比不育系少30.1和21.8KD两个多肽;细胞质可溶性蛋白丙酮沉淀物的水溶性蛋白组分不育系有24条带,保持系为29条带,两系间却有7条多肽存在差别;细胞质可溶性蛋白丙酮沉淀物的SDS-增溶性蛋白组分不育系有18条带,保持系只有11条带,两者间亦有7条多肽出现差异。由此可以看出,水稻野败型CMS表型的表达可能需要较多个基因的启动和关闭,既与叶绿体和线粒体有关,还涉及到核基因组的作用。

关键词: 水稻 细胞质雄性不育 蛋白质多肽 单向SDS-PAGE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一个小麦-黑麦染色体代换的细胞学鉴定

遗传学报 1992 SCI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对从六倍体小黑麦与普通小麦的杂种后代中获得的矮秆抗病选系84056-1-36-1进行体细胞C-分带鉴定,结果表明,它的21对染色体中,有1对短臂带型与1R相似的黑麦染色体代换了小麦的1D。观察“中国春”双端二体1A、1B与该选系杂种F_1的花粉母细胞染色体配对,发现分别有82.56%和65.71%的细胞出现异型三价体,所有细胞至少有两个形态不同的单价体;而在“中国春”端二体IDL与84056-1-36-1的杂种中,端体不配对的花粉母细胞占100%,经C-分带后,另外1条单价体显示明显的端带。从上述这些结果推断84056-1-36-1为1R(1D)代换系。

关键词: 普通小麦 黑麦 染色体代换 C-分带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