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江苏省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筛选
科研产出
排序方式:

时间

  • 时间
  • 相关度
  • 被引量
资源类型: 中文期刊
收录级别:SCI(精确检索)
62条记录
高光胁迫对水稻籼粳亚种两个品种色素蛋白复合体的影响(英文)

植物学报 2000 SCI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以耐光抑制的水稻 (OryzasativaL .)粳亚种品种“武育粳”和对光抑制敏感的籼亚种品种“汕优 6 3”的剑叶为材料 ,比较研究了高光胁迫对水稻两个亚种光合系统的影响。结果表明 ,高光胁迫影响激发能在两个光系统之间的分配 ,抑制激发能向PSⅡ传递。在籼稻中激发峰和发射峰以及相关比值在受到高光胁迫后下降的幅度均比在粳稻中显著。与粳稻相比 ,高光胁迫几乎使籼稻的PSⅡ捕光色素蛋白复合体的三聚体解体 ,使其PSⅡ捕光色素蛋白复合体的二聚体、PSⅡ内周天线色素蛋白复合体、PSⅠ捕光色素蛋白复合体以及PSⅠ反应中心叶绿素a蛋白复合体的含量明显降低。高光胁迫导致水稻两亚种的PSⅡ捕光色素蛋白复合物单体含量的增加。类囊体膜多肽分析表明 ,高光胁迫使属于PSⅡ捕光色素蛋白复合体的 2 7、2 5kD蛋白和PSⅠ捕光色素蛋白复合体的 2 1kD蛋白含量在水稻两亚种中都降低 ,其中以 2 5kD蛋白含量降幅最大。在籼稻中高光胁迫使属于PSⅡ内周天线色素蛋白复合体的 43kD和 47kD蛋白以及外周 2 3kD蛋白含量明显降低而在粳稻中则影响较小。

关键词: 高光胁迫 水稻籼粳亚种 激发能分配 色素蛋白复合体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低浓度NaHSO_3促进田间水稻的光合磷酸化和光合作用(英文)

植物学报 2000 SCI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用 1~ 2mmol/LNaHSO3 喷施于水稻 (OryzasativaL .)叶面可以提高叶片的光合速率 ,并能持续 3d以上。在此条件下 ,光下叶片中的ATP含量明显增高 ,叶片的叶绿素毫秒延迟荧光加强 ,反映与光合磷酸化活力有关的跨类囊体膜质子梯度增加。乳熟期喷施 2次 1mmol/LNaHSO3 后 ,水稻产量提高约 10 %。研究表明NaHSO3 的主要作用和PMS(phenazinemethosulfate)促进光合速率的原因可能类似 ,都是增加了ATP的供应。与此同时 ,观察到低浓度NaHSO3 可促进水稻中反映循环电子传递的叶绿素荧光在作用光关闭后的短时上升。以上现象表明低浓度NaHSO3的促进作用很可能是通过促进围绕PSⅠ的循环电子传递及其耦联的光合磷酸化而促进水稻光合作用的。

关键词: 循环电子传递 毫秒延迟荧光 光合磷酸化 叶绿素荧光在作用光关闭后的短期上升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光抑制条件下水稻籼粳亚种及其正反交F_1杂种的PSⅡ光化学效率和CO_2交换特点

植物学报 1999 SCI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测定了水稻(OryzasativaL.)不同正反交组合的PSⅡ电子传递活性、D1蛋白量、叶绿素a荧光、净光合速率(PN)、光呼吸速率(PR)、RuBPCase/Oase活性,并对RuBPCase进行了动力学分析。结果表明:光抑制条件下粳(japonica)亚种中D1蛋白净降解少,PSⅡ电子传递活性和光化学效率高,表现耐光抑制,而籼(indica)亚种则相反,籼、粳正反交F1的上述指标介于双亲值之间且偏向其母本。进一步观察它们的CO2交换特点,所有基因型水稻PR保持稳定、PN降低,因而PR/PN增加。与耐光抑制的粳亚种相比,对光抑制敏感的籼亚种中PN降低较多、PR/PN增加较多。正反交F1杂种的PR/PN介于双亲值之间且偏向其母本。CO2交换的关键酶RuBPCase/Oase活性和RuBPCase动力学参数没有变化且在基因型间无差异。相关分析表明,D1蛋白量与Fv/Fm、PR/PN的相关系数分别为0.9501和-0.9768。看来,质基因编码的D1蛋白是籼粳杂种稻光抑制特性及其生理遗传的分子基础。

关键词: D1蛋白,PSⅡ光化学效率,光呼吸,光合作用光抑制,杂种稻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紫外光B辐射对菠菜叶片脂质过氧化作用的影响

植物学报 1998 SCI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菠菜(SpinaciaoleraceaMil.)品种“华菠一号”生长在室内条件下,以0.0和13.0kJ·m-2·d-1的UVB进行照射处理,研究了UVB对菠菜叶片内类黄酮和脂质过氧化作用的影响。结果表明:UVB辐射降低了菠菜的单株叶鲜重,诱导了体内吸收UVB的类黄酮化合物的大量积累,并使可溶性蛋白含量与叶绿素含量下降。UVB辐射能使菠菜叶片内O-·2及丙二醛(MDA)含量大幅度上升,而使抗坏血酸(AsA)含量下降。UVB辐射能使菠菜叶片内过氧化物酶(POX)、SOD的活性大幅度上升,而过氧化氢酶(CAT)活性仅略有增加。初步推测:UVB辐射首先诱导菠菜叶片内O-·2的积累,并导致膜脂质过氧化作用,从而抑制菠菜生长。O-·2的积累能诱导抗氧化酶活性的上升,但抗氧化酶活性的上升和吸收UV的类黄酮化合物的积累并不能扭转UVB对菠菜的伤害。

关键词: 菠菜,紫外光B,类黄酮,脂质过氧化作用,抗氧化酶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水稻体细胞培养中胚性细胞出现与IAA的关系

植物学报 1998 SCI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水稻体细胞培养中胚性细胞出现与IAA的关系陈以峰1周燮2汤日圣2张金渝2梅传生1(南京农业大学农学系南京210095)2(江苏省农业科学院农业生物遗传生理研究所南京210014)关键词水稻,胚性细胞,IAA,2,4二氯苯氧乙酸,2,3,5三碘...

关键词: 水稻,胚性细胞,IAA.2.4-二氯苯氧乙酸,2.3.5-三碘苯甲酸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辣椒属种间杂种F_1植株的细胞遗传学研究

遗传学报 1997 SCI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本文分析了南京早椒(CapsicumfrutescensL.var.ConoideesBailey)和C.chinense二亲本及F1杂种花粉母细胞减数分裂终变期和中期I染色体配对的构型。结果表明:二亲本花粉母细胞减数分裂染色体配对均正常,为12个二价体(双单倍体2n=24)。F1杂种花粉母细胞减数分裂染色体配对很不规则。其平均频率分别为单价体0.036,二价体9.18,三价体0.036,四价体0.80,六价体0.38。南京早椒和C.chinense染色体间存在着相互易位,因此,二亲本间彼此有差异。单价体出现极少,这可断定南京早椒与C.chinense染色体间是部分同源的,但染色体组结构上存在着差异。由于染色体结构上差异,所以F1杂种的育性较低。

关键词: 辣椒,种间杂种,减数分裂,染色体配对,相互易位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受精和人工激活诱导的小鼠卵内游离钙离子变化(英文)

Acta Pharmacologica Sinica 1996 SCI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目的:研究哺乳类动物卵母细胞激活机制。方法:将休止于第二次成熟分裂中期的小鼠卵母细胞负载Fura 2-AM后用乙醇,钙离子载体,电脉冲或受精等激活;采用Spex AR-CM-MIC阳离子检测系统测定卵激活过程中细胞内游离Ca~(2+)浓度变化;电镜下检测卵激活后皮质颗粒释放。结果:在含Ca~(2+)(1.7mmol·L~(-1))的IVF液中,精子受精诱发卵内Ca~(2+)浓度波动,这种Ca~(2+)波动持续达3—4h直至受精卵发育至原核期消失。当外Ca~(2+)升高至5.0mmol·L~(-1)时Ca~(2+)波动加快;去除外Ca~(2+)后Ca~(2+)波动很快消失;将卵移入含Ca~(2+)IVF后又恢复Ca~(2+)波动。出现Ca~(2+)波动的卵随后均排出第二极体并形成原核。胞内注射Ca~(2+)螯合剂依他酸(200μmol·L~(-1))抑制受精诱导的Ca~(2+)波动则阻止卵激活。胞内注射肝素(MW=3500,100μmol·L~(-1))不能阻止受精Ca~(2+)波动。乙醇,钙离子载体和1次电脉冲刺激诱导卵内Ca~(2+)浓度升高1次并且仅诱导大龄卵(>18h CG)激活。刚排出卵的激活则需要[Ca~(2+)]_i多次升高诱导。人工激活诱导卵出现与受精相似的皮质颗粒释放。卵内注射Ca~(2+)螯合剂抑制[Ca~(2+)]_i升高则阻断卵激活的一系列反应。结论:细胞内游离Ca~(2+)升高是诱导卵激活的重要信号;受精与人工激活诱导的[Ca~(2+)]_i升高及Ca~(

关键词: 小鼠 卵母细胞 受精 电刺激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水稻线粒体DNA雄性不育有关特异片段的克隆及序列分析

植物学报 1995 SCI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应用任意单引物聚合酶链反应技术,从水稻WA 型雄性不育系的线粒体DNA 中得到一个特异的扩增片段R2-630 WA。以该片段为探针进行Southern 杂交分析检测到在雄性不育胞质与正常可育胞质间存在的线粒体DNA 多态性。不育系珍汕97A 和其F1 杂种的杂交图谱相同。而保持系珍汕97B和恢复系明恢63 的杂交图谱一样。序列测定该片段全长629 bp,其碱基组成A+ T= 54.1% ,同源性比较结果显示, 该片段与1236 个已报道的植物基因(包括16 个水稻线粒体基因)序列的同源性均小于50% 。序列内含有一个长度为10 bp 的反向重复序列5-ACCATATGGT-3,位于262—272 区段。另外,其379—439 区段可编码一个含20个氨基酸残基的短肽。上述结果表明,R2-630 WA 片段确与水稻野败型雄性不育密切相关。推测反向重复序列5-ACCATATGGT-3在细胞质雄性不育性状形成中,可能起着重要作用

关键词: 水稻 细胞质雄性不育 线粒体DNA 任意单引物聚合酶链反应 序列分析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用新的分子标记方法(RAPD)分析小麦抗白粉病基因Pm4α的近等基因系

遗传学报 1995 SCI 北大核心

摘要:RAPD是一种新发展的分子标记技术,本实验利用这种技术对小麦抗白粉病基因Pm4α的近等基因系进行分析。在100个随机引物中找到了3个引物在这对抗白粉病的近等基因系中所扩增出的带型出现差异。并根据理论计算所找到的差异与抗性基因Pm4α连锁的概率是0.7,即3个差异中应有2个标记与抗性基因连锁。

关键词: RAPD,小麦白粉病,分子标记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Rht3基因及带有Rht3基因的4B染色体对普通小麦光合碳同化特性的影响

遗传学报 1995 SCI 北大核心

摘要:本文系统地研究了带有Rht3基因的4B染色体二体(宁矮1号)、单体(宁矮1号M4B)、缺体(宁矮1号N4B)材料的光合特性,发现带有Rht3基因的4B染色体对光合速率、叶绿素含量、RuBP羧化酶含量及活性、叶片导度均有正效应,并有累加作用,而且对叶绿素含量缓降期和光合速率高值持续期也有正效应,因此带有Rht3基因的4B染色体具有促进光合作用的效应。对具有不同Rht3基因剂量的矮秆系(宁矮1号,即苏麦3号的Rht3矮秆等基因系)、半矮秆系(MD苏麦3号)及其苏麦3号的光合碳同化特性的研究,发现Rht3基因对光合速率、叶绿素含量、叶片导度具有正效应,但对于RuBP羧化酶含量和活性、叶绿素含量缓降期、光合速率高值持续期有负效应。

关键词: Rht3基因,光合特性,4B染色体,普通小麦(T.aestivumL.ern.Thell,)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