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福建省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筛选
科研产出
排序方式:

时间

  • 时间
  • 相关度
  • 被引量
资源类型: 中文期刊
12889条记录
基于UPLC-MS/MS和GC-IMS技术分析采前套袋与未套袋油?果实品质差异

食品科学 2023 EI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采用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ultra-high performance liquid chromatography-tandem mass spectrometry,UPLC-MS/MS)和气相-离子迁移谱(gas chromatography-ion mobility spectrometry,GC-IMS)技术结合多元统计分析方法,分析采前套袋对油?果实代谢产物、代谢途径以及挥发性成分的影响。结果表明,采前套袋后油?果皮和果肉着黄色。基于UPLC-MS/MS技术鉴定到604个油?果实代谢物,采前套袋改变果实代谢特征和代谢途径,筛选出显著差异代谢物58个,上调物质22个,下调物质36个;其中,与滋味相关的糖类和有机酸等物质含量差异不显著,而与滋味相关的氨基酸部分差异显著。基于GC-IMS技术鉴定到油?果实含有醛类14种、酯类5种、醇类4种、酮类3种和其他1种共27个挥发性物质,多数酯类物质在未套袋果实中含量较高,多数醇类物质在套袋果实中含量较高。采前套袋与未套袋油?果实挥发性成分具有不同的指纹图谱。基于中药数据库和已鉴定代谢物查询到199个活性成分,根据筛选标准得到37个关键活性成分,其中,采前套袋果实的槲皮素含量下调。由此说明,采前套袋可提高油?果实外观品质,对果实滋味、香气和功效成分等部分有影响。

关键词: 油? 套袋 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技术 气相-离子迁移谱技术 品质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黄瓜枯萎病菌拮抗菌的筛选、鉴定和防效测定

中国生物防治学报 2023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获得对黄瓜枯萎病菌Fusarium oxysporum f. sp. cucumerinum(FOC)具有拮抗作用的生防菌株,采用稀释涂布平板和平板生长对峙法从健康黄瓜根际土壤中分离、筛选对FOC具有强拮抗能力的拮抗细菌,并从形态学观察、生理生化特性、全细胞脂肪酸分析及16S rRNA和gyr B基因序列相似性对拮抗能力最强的菌株进行鉴定,同时测定拮抗菌无菌过滤发酵液对FOC菌丝生长、孢子萌发的抑制作用,并评价其发酵液对盆栽和大田黄瓜枯萎病的防治效果。研究结果显示,从健康黄瓜根际土壤中分离获得23株对FOC具有拮抗作用的细菌,其中菌株FJ17-4对FOC抑菌作用最强,鉴定为贝莱斯芽胞杆菌Bacillus velezensis。FJ17-4抑制FOC引起菌丝畸形、扭曲、膨胀、皱缩、缠绕等异常现象。10%无菌过滤液对FOC菌丝生长和孢子萌发的抑制率分别为70.96%和85.40%。50倍发酵液、菌体悬浮液和无菌过滤液盆栽防治效果分别为70.20%、58.87%和47.80%,大田防治效果分别为69.53%、58.46%和36.12%。综上,FJ17-4能有效抑制FOC,对黄瓜枯萎病具有显著的生防效果,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关键词: 黄瓜枯萎病 尖孢镰刀菌黄瓜 生物防治 贝莱斯芽胞杆菌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两种不同散养模式对河田鸡生长性能、肉品质及血清生化、免疫、抗氧化指标的影响

黑龙江畜牧兽医 2023 北大核心

摘要:为了明确林下自然草场放牧和林下人工草场放牧模式对河田鸡生长性能、肉品质及血清生化、免疫、抗氧化指标的影响,试验将300只体况相近的30日龄健康河田鸡(公母各半)随机分成林下自然草场放牧组(对照组)和林下人工草场放牧组,每组150只。对照组林地不经过处理自然放牧饲养河田鸡,林下人工草场放牧组林地种植各种混播牧草品种,待草地封垄后进行放牧饲养河田鸡,两组均补饲全价颗粒饲料,均放牧100 d后出栏,出栏后测定试验鸡只生长性能指标(初始重、末重、平均日采食量、平均日增重、料重比)、肉品质指标(蛋白质、总氨基酸、粗脂肪、水分)、血清生化指标(总蛋白、白蛋白、乳酸脱氢酶、碱性磷酸酶、谷氨酸氨基转移酶、尿酸、尿素氮、葡萄糖、三酰甘油、总胆固醇、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免疫指标[白细胞介素-2 (IL-2)、免疫球蛋白M(IgM)、免疫球蛋白G(IgG)]与抗氧化指标[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丙二醛(MDA)、总抗氧化能力(T-AOC)]。结果表明:与对照组比较,林下人工草场放牧组平均日采食量、料重比极显著降低了7.2%和10.3%(P<0.01),肌肉中总氨基酸含量,血清中IL-2、IgG、IgM质量浓度和T-AOC均分别极显著升高了121.7%、50.9%、40.2%、39.8%、42.4%(P<0.01),肌肉中粗脂肪含量和血清中MDA浓度分别显著和极显著降低了4.5%(P<0.05)和54.1%(P<0.01),SOD活性显著升高了18.8%(P<0.05),谷氨酸氨基转移酶活性显著降低(P<0.05),尿酸、尿素氮、三酰甘油、总胆固醇和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浓度极显著降低(P<0.01),葡萄糖含量极显著升高(P<0.01),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浓度显著升高(P<0.05);但林下人工草场放牧组河田鸡初始重、末重、平均日增重及肌肉中蛋白质质量浓度、水分含量和血清中总蛋白、白蛋白质量浓度,乳酸脱氢酶和碱性磷酸酶活性与对照组差异不显著(P>0.05)。说明林下人工草场放牧降低了河田鸡料重比,提高了河田鸡抗氧化性能与免疫性能。

关键词: 林下人工草场 放牧 河田鸡 血清生化指标 抗氧化性能 免疫性能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基于云平台的科技特派员工作量化考评体系研究

科技管理研究 2023 北大核心

摘要:在福建省科技特派员工作大数据的基础上,选取2019—2021年科技特派员服务数据进行综合评价、分类考核,一类为考核合格线,考核结果另一类为优秀科技特派员,主要从政策宣传、科技传播、创新创业、带头致富等4个纬度进行评价,并运用熵权法确定各指标权重。研究结果表明所构建的评价指标体系是合理的,同时凸显分类评价的重要性,应该从不同层面对科技特派员进行分类评价。

关键词: 科技特派员 绩效考核 分类考核 熵权法 层次分析法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35份福建省地方山药种质资源的适应性评价

福建农业科技 2023

摘要:为了筛选福建省优质地方山药种质资源,对35份福建省地方山药种质资源进行鉴定评价。结果表明:35份福建省地方山药种质资源性状差异较大,具有丰富的遗传多样性。综合参试山药品种产量、植物学性状、抗病性、口感、不易褐变、商品性等因素分析,棒桩薯、永兴大薯、紫薇淮山、芹峰淮山等4份山药资源表现较好,植株长势健壮,抗炭疽病,不易褐变,产量较高,口感好,品质优,适宜在德化县及周边地区栽培。

关键词: 福建省 山药 种质资源 鉴定评价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浓香型龙眼新品种——福香

中国果业信息 2023

摘要:从“冬宝9号”ד晚香”的杂交子代中筛选出的适采期长的优质大果浓香型龙眼新品种。2021年通过福建省科技成果鉴定。果实在适采后期稍流汁,离核易,果肉质地脆,化渣,香气浓郁;可溶性固形物含量19.8%~22.9%,风味浓甜;可食率69.5%~70.9%。在栽培密度600株/hm~2的条件下,株产20.5 kg,折合12 300 kg/hm~2。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有机种植对茶园土壤phoD基因细菌群落结构的影响

茶叶学报 2023

摘要:【目的】土壤编码碱性磷酸酶基因phoD微生物作为土壤中重要的功能微生物群之一,研究有机种植模式对茶园土壤phoD基因细菌微生物群落结构的影响,为评估有机茶的土壤生态效应评估提供数据支撑。【方法】采用高通量测序手段,系统分析了3种类型样地,即林地(WD)、常规茶园(CT)和有机茶园(OT)土壤phoD细菌群落多样性、群落结构变化趋势及其影响因子。【结果】与WD土壤相比,茶园土壤pH显著下降0.47~0.61个单位,长期施用化肥茶园导致土壤速效养分显著增加,尤其是CT土壤中速效磷含量达到了484.3mg·kg-1。与WD土壤相比,CT和OT土壤phoD细菌Alpha多样性指数显著降低(Simpson指数除外),CT和OT土壤phoD细菌Alpha多样性指标大多差异不显著(P<0.05)。从3种类型样地土壤样品中共检测到phoD细菌15个门、27个纲、50个目、67个科、99个属,195个种。主要细菌优势门为未知分类菌门(unclassified)、变形菌门(Proteobacteria)、unclassified_d__Bacteria和放线菌门(Actinobacteria)。优势菌属以unclassified、unclassified_d__Bacteria、慢生根瘤菌属(Bradyrhizobium)为主。组间群落差异分析(LEfSe)表明,31个差异物种对种植模式非常敏感,不同种植模式富集了不同的phoD细菌类群。主成分分析结果显示,种植模式显著改变了土壤phoD细菌群落结构。相关分析和冗余分析结果表明,土壤全氮、碱解氮、全钾和pH是驱动phoD功能微生物群落结构的主要环境因子。【结论】林地转变为茶园后,不同种植模式改变了土壤理化性质,从而驱动了土壤phoD细菌群落组成、结构和多样性变化。

关键词: 林地开垦 茶园土壤 有机种植 phoD功能微生物 高通量测序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刺葡萄MYB基因家族鉴定及其在不同光质下的表达模式分析

农业生物技术学报 2023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MYB转录因子是植物生长发育和次生代谢中重要的调控因子,对花青素的生物合成有重要调控作用.本研究从刺葡萄(Vitis davidii)愈伤组织转录组数据鉴定并克隆出9个VdMYB家族基因,并利用生物信息学方法分析和预测其结构和功能,同时分析其在不同光质诱导下的表达模式.基因序列分析结果显示大部分MYB基因包括3个外显子和2个内含子;蛋白质理化性质分析表明,VdMYBs氨基酸残基数目为216~335个,相对分子量大小为24.09~36.17 kD,等电点为5.42~9.58;进化树分析表明,9个VdMYBs被划分为6个组群,预测分别定位于细胞质、线粒体和细胞核中;启动子顺式作用元件预测发现,9个VdMYB启动子序列中均有大量光响应等多种生物/非生物响应元件.qRT-PCR分析表明,光质显著影响VdMYBs的表达,不同光质作用下,VdMYBs基因响应模式与结构特征相对应;VdMYB31/VdMYBB1和VdMYB4A分别作为正负调控因子参与花青素生物合成.本研究为进一步解析MYB基因通过响应光信号参与调控刺葡萄愈伤组织花青素生物合成的分子机制提供理论参考.

关键词: 刺葡萄 愈伤组织 MYB转录因子 光质 表达分析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再生季稻与同期抽穗主季稻干物质分配特性及机制研究

作物学报 2023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研究再生稻干物质积累与转运特性对深入理解再生稻产量形成的生理机制及进一步挖掘增产潜力有重要的理论与实际意义.本研究以华东南稻区推广的常规籼稻佳辐占和籼粳杂交稻甬优2640两个再生稻品种作为供试材料,在确保 2 个供试水稻品种的再生季稻和主季稻在籽粒灌浆阶段处于同一晚秋气温条件下抽穗成熟,比较再生季稻及其同期抽穗的主季晚稻的光合生理、激素含量、干物质生产、非结构性碳水化合物(NSC)、13C同化物在植株地上部和地下部的干物质积累与分配差异.结果表明,相比同期抽穗的同基因型主季晚稻,2个供试品种的再生季稻生育期缩短50%,但有效穗数和收获指数分别增加50%和10%,最终产量可达到对照产量的55%~65%;再生季稻在籽粒灌浆前期叶片光合速率和SPAD值均明显增高,但齐穗后20 d至成熟期其光合速率和SPAD值则明显降低;再生季稻株体内的ZR、IAA含量在齐穗期较高,之后相比较低,再生季稻株内的ABA含量在齐穗期至齐穗后10 d或20 d较高,达到10%~20%,而其GA3含量普遍较低;再生季稻稻桩、叶片和茎鞘的NSC转运率高达67%~78%、59%~67%和52%~61%,因此其NSC转运对产量贡献率也分别高达10%~18%;13C光合同化物分配在穗部占比大,成熟期再生季稻穗部的分配率高 20.83%,同时,减少了再生季稻 13C同化物向地下部的转移量达 5%,因而有效穗多,收获指数高.再生季稻减少了光合同化物向根际土壤的转移与分配,既能提高其收获指数,又有利于减少水稻的 CH4 等温室气体排放量,是一种经济高效益和环境友好型的稻作模式.

关键词: 再生季稻 13C脉冲标记 非结构碳水化合物 干物质积累与分配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新梢表型性状特异性茶树种质资源研究进展

茶叶学报 2023

摘要:中国是茶树的原产地,具有丰富的茶树种质资源。保护和发掘茶树种质资源对茶树新品种选育和改良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有利于茶产品市场的多元化和茶产业的健康持续发展。为了适应生长环境和市场需求的变化,茶树在自然进化和人工选择过程中发生了诸多性状变异。作为一种重要的叶用经济植物,茶树的叶色、叶形、树型等表型性状,由于具有易鉴别和易利用的特点,一直以来备受学者和应用者的关注。本文主要从茶树种质收集与培育现状、种质特性、变异机理等方面,对新梢表型性状特异性茶树种质资源的研究概况进行了综述,主要包括白(黄)化、紫化及其他具有观赏价值的茶树种质,以期为后续相关研究提供理论参考。

关键词: 新梢表型 茶树种质 白(黄)化 紫化 观赏性茶树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