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福建省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再生季稻与同期抽穗主季稻干物质分配特性及机制研究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作者: 吴冬青 1 ; 李洲 2 ; 郭春林 3 ; 邹京南 1 ; 庞孜钦 3 ; 林非凡 1 ; 何海斌 1 ; 林文雄 1 ;

作者机构: 1.福建农林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农业生态过程与安全监测福建省重点实验室

2.福建省农业科学院亚热带农业研究所

3.作物遗传育种与综合利用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关键词: 再生季稻;13C脉冲标记;非结构碳水化合物;干物质积累与分配

期刊名称: 作物学报

ISSN: 0496-3490

年卷期: 2023 年 49 卷 003 期

页码: 755-771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研究再生稻干物质积累与转运特性对深入理解再生稻产量形成的生理机制及进一步挖掘增产潜力有重要的理论与实际意义.本研究以华东南稻区推广的常规籼稻佳辐占和籼粳杂交稻甬优2640两个再生稻品种作为供试材料,在确保 2 个供试水稻品种的再生季稻和主季稻在籽粒灌浆阶段处于同一晚秋气温条件下抽穗成熟,比较再生季稻及其同期抽穗的主季晚稻的光合生理、激素含量、干物质生产、非结构性碳水化合物(NSC)、13C同化物在植株地上部和地下部的干物质积累与分配差异.结果表明,相比同期抽穗的同基因型主季晚稻,2个供试品种的再生季稻生育期缩短50%,但有效穗数和收获指数分别增加50%和10%,最终产量可达到对照产量的55%~65%;再生季稻在籽粒灌浆前期叶片光合速率和SPAD值均明显增高,但齐穗后20 d至成熟期其光合速率和SPAD值则明显降低;再生季稻株体内的ZR、IAA含量在齐穗期较高,之后相比较低,再生季稻株内的ABA含量在齐穗期至齐穗后10 d或20 d较高,达到10%~20%,而其GA3含量普遍较低;再生季稻稻桩、叶片和茎鞘的NSC转运率高达67%~78%、59%~67%和52%~61%,因此其NSC转运对产量贡献率也分别高达10%~18%;13C光合同化物分配在穗部占比大,成熟期再生季稻穗部的分配率高 20.83%,同时,减少了再生季稻 13C同化物向地下部的转移量达 5%,因而有效穗多,收获指数高.再生季稻减少了光合同化物向根际土壤的转移与分配,既能提高其收获指数,又有利于减少水稻的 CH4 等温室气体排放量,是一种经济高效益和环境友好型的稻作模式.

  • 相关文献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