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吉林省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施肥和秸秆还田对黑土农田土壤剖面养分分布的影响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作者: 宋佳丽 1 ; 王鸿雁 1 ; 张淑香 1 ; 彭畅 1 ; 鲁彩艳 1 ; 迟光宇 1 ; 陈欣 1 ;

作者机构: 1.中国科学院沈阳应用生态研究所污染生态与环境工程重点实验室;中国科学院大学;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资源与农业区划研究所;吉林省农业科学院

关键词: 施肥措施;秸秆还田;养分分布;亮蓝染色示踪

期刊名称: 生态学杂志

ISSN: 1000-4890

年卷期: 2022 年 01 期

页码: 108-115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以东北黑土区玉米田为对象,利用田间原位小区试验,结合亮蓝染色示踪技术,研究不施肥(CK)、常量化肥(T_1)、化肥减施秸秆还田(T_2)、化肥减施秸秆还田配施有机肥(T_3)条件下,土壤剖面的养分分布特征及其对施肥措施和秸秆还田的响应机理。结果表明:与CK相比,各施肥处理均显著增加了玉米产量,但不同处理之间耕层土壤全量养分无显著差异;与CK相比,常量化肥处理可提高40~80 cm土层土壤硝态氮含量,化肥减量配施有机肥结合秸秆还田则可提高0~100 cm土层速效钾含量及0~40 cm和80~100 cm土层硝态氮含量;不同处理间土壤基质流无显著差异,施用有机肥和秸秆还田会影响土壤优先流,但3个施肥处理间差异不显著,施用有机肥会促进土壤孔隙度增加和优先流的形成,增加养分的垂直运移。

  • 相关文献

[1]玉米条带深松高茬覆盖条件下土壤水分变化规律研究. 刘武仁,郑金玉,冯艳春,刘凤成,罗洋,李伟堂. 2006

[2]一种新型的玉米秸秆还田机. 岳玉兰,赵洪祥,冯士成,邹云峰,方金宇. 2017

[3]不同秸秆还田方式对玉米根际土壤微生物及酶活性的影响. 于寒,梁烜赫,张玉秋,孙杨,吴春胜,谷岩. 2015

[4]玉米秸秆还田培肥地力技术发展概况. 韩成伟,张岩,李时群. 2005

[5]玉米秸秆还田对土壤呼吸速率的影响. 刘武仁,郑金玉,罗洋,郑洪兵,李瑞平,李伟堂. 2011

[6]秸秆还田对玉米生长发育及产量的影响. 郑金玉,刘武仁,罗洋,郑洪兵,李瑞平,李伟堂. 2014

[7]秸秆还田对土壤肥力的影响及技术探讨. 张国辉,王巍巍,蔡玉红. 2016

[8]玉米秸秆还田培肥地力研究综述. 朱玉芹,岳玉兰. 2004

[9]秸秆还田与施氮对黑土区春玉米田产量、温室气体排放及土壤酶活性的影响. 吕艳杰,于海燕,姚凡云,曹玉军,魏雯雯,王立春,王永军. 2016

[10]玉米秸秆还田以促进吉林省玉米生产可持续发展. 荆绍凌,王冰寒,李淑华. 2013

[11]施钾和秸秆还田对春玉米产量、养分吸收及土壤钾素平衡的影响. 谢佳贵,侯云鹏,尹彩侠,孔丽丽,秦裕波,李前,王立春. 2014

[12]东北黑土区秸秆不同还田方式下玉米产量及养分累积特征. 蔡红光,梁尧,闫孝贡,刘剑钊,袁静超,张洪喜,任军,王立春. 2016

[13]吉林省玉米秸秆还田有关问题探讨. 沙洪玲,迟畅,沙洪林. 2015

[14]长期秸秆还田对黑土碳氮及玉米产量变化的影响. 高洪军,彭畅,张秀芝,李强,朱平,付菊升. 2011

[15]玉米秸秆还田技术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 李万良,刘武仁. 2007

[16]秸秆全量还田条件下苗后除草剂防除玉米田杂草试验. 沙洪林,迟畅,何智勇. 2015

[17]不同秸秆还田模式对黑钙土团聚体特征的影响. 高洪军,彭畅,张秀芝,李强,贾立辉,朱平. 2019

[18]不同玉米秸秆还田方式对土壤腐殖质结合形态影响. 岳红丽,吴景贵,王蒙. 2019

[19]秸秆腐解规律和养分释放特征影响因素的研究进展. 刘方明,高玉山,孙云云,窦金刚,侯中华,刘慧涛,王立春. 2018

[20]有机物料腐熟剂在东北农作物秸秆还田上的应用. 张丽霞,王俊文,王立春,王琦. 2018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