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吉林省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轮耕对吉林省西部春玉米田土壤团聚体和产量的影响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作者: 王周 1 ; 李强 2 ; 焦云飞 2 ; 高洪军 2 ; 张秀芝 2 ; 朱平 2 ; 彭畅 2 ;

作者机构: 1.吉林农业大学农学院

2.吉林省农业科学院农业资源与环境研究所农业农村部东北植物营养与农业环境重点实验室

关键词: 秸秆全量还田;轮耕;春玉米;土壤团聚体;产量;吉林省西部

期刊名称: 吉林农业大学学报

ISSN: 1000-5684

年卷期: 2022 年 006 期

页码: 742-750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为了揭示秸秆全量还田条件下不同轮耕模式对吉林省西部旱作玉米田土壤团聚体稳定性和玉米产量的影响,于2017至2019年开展旋耕/旋耕/旋耕(T1)、翻耕/旋耕/旋耕(T2)、翻耕/免耕/免耕(T3)和翻耕/旋耕/免耕(T4)轮耕试验。测定和分析了4个处理土壤团聚体含量、稳定性、有机质含量和玉米产量。结果表明:干筛下,土壤力稳性团聚体含量(R>0.25)、平均质量直径(MWD)、几何平均直径(GMD)、分形维数(D)和有机质含量无显著差异。湿筛下,0~20 cm和20~40 cm土层,T4的水稳性团聚体含量比T1显著提高了11.9%、9.4%。0~20 cm土层,T4的MWD比T1、T2显著提高了15.9%、11.4%;20~40 cm土层,T4的MWD比T2显著提高了11.1%。0~20 cm土层,T4的GMD比T2显著提高了5.6%,T4的D比T1显著降低了4.0%;20~40 cm土层,T3和T4的D比T1显著降低了2.4%和3.2%;0~40 cm土层,T4的不稳定团粒指数(Elt)比T2显著降低了14.0%。与T2相比,T3、T4在20~40 cm土层的团聚体破坏率(PAD)显著降低了23.1%、23.8%。0~20 cm土层中水稳性团聚体有机质含量随粒径减小而降低。T3、T4能增强0~40 cm土层土壤团聚体稳定性,然而T2、T3、T4 3年产量的平均值却比T1降低了12.7%、7.8%、8.1%。综合考虑土壤团聚体稳定性和玉米产量及其稳产水平,T3为最佳轮耕模式。

  • 相关文献

[1]不同秸秆还田模式对黑钙土团聚体特征的影响. 高洪军,彭畅,张秀芝,李强,贾立辉,朱平. 2019

[2]秸秆全量还田条件下玉米磷素吸收特征与磷肥适宜用量研究. 逄娜,程松,李兴吉,侯建勋,梁尧,张水梅,任军,刘剑钊,梁运江,蔡红光. 2022

[3]吉林省西部土地整理后N、P、K及中微肥S、Zn调控对玉米产量的影响. 王洪君,王楠,栾天浩,梁烜赫,曹玉军,张磊,陈宝玉. 2015

[4]吉林省西部不同行距水稻群体冠层结构与产量的关系. 王洪君,王雪,王楠,栾天浩,梁晓葵,陈宝玉,卢景忠. 2017

[5]吉林省西部农民玉米生产技术需求调研. 赵洪祥,边少锋,邹云峰,冯士成. 2016

[6]吉林省西部易旱区土壤的培肥方向. 朱平,彭畅,高洪军,刘淑环,李长玺. 2003

[7]吉林省西部地区粗饲料与草食家畜动态变化及其平衡模式的探讨. 于维,苏秀侠,刘海燕,祁宏伟,陈维民,李洪龙. 2007

[8]吉林省西部水稻节水综合栽培技术. 徐振宝,孙芙,张成芬,孙强. 2011

[9]吉林省西部野生果树资源的研究与利用. 刘慧涛,张冰冰,任军,边秀芝,赵德明. 2005

[10]吉林省西部粒用高粱改良探索. 李伟,侯国春,李继洪. 2008

[11]吉林省西部羊草人工草地高产栽培技术要点. 张健,王洪君,栾博宇,于洪柱,林航,徐安凯. 2014

[12]吉林省西部粒用高梁改良探索. 李伟,侯国春,李继洪. 2008

[13]吉林省西部地区干旱时空分布特征及风险评估. 袭祝香,刘慧涛,孙云云,高晓荻. 2014

[14]吉林省西部盐碱地土壤类型及利用建议. 赵明清,徐森,王东梅. 2011

[15]吉林省西部半干旱区打草场现状调查研究. 齐宝林,王多佳,王志峰. 2015

[16]粮-草轮作对吉林省西部盐渍化土壤的改良效果. 李楠,李强,刘春光,张秀芝,高洪军,彭畅,任禾. 2019

[17]不同施氮水平对春玉米氮素吸收、转运及产量的影响. 侯云鹏,孔丽丽,李前,尹彩侠,秦裕波,杨建,于雷,张磊,谢佳贵. 2015

[18]春玉米功能叶片生理特征及产量对施氮的响应. 隽英华,孙文涛,韩晓日,邢月华,王立春,谢佳贵. 2015

[19]控释氮肥对春玉米产量和品质的影响. 谢佳贵,尹彩侠,侯云鹏,王立春,张国辉,张玉欣,苏春辉. 2009

[20]灌浆期模拟粘虫危害对春玉米产量和品质的影响. 曹庆军,杨粉团,梁尧,姜晓莉,Lamine Diallo,李刚. 2015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