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广东省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筛选
科研产出
排序方式:

时间

  • 时间
  • 相关度
  • 被引量
资源类型: 中文期刊
14741条记录
广东省花生种质资源收集与鉴定评价

植物遗传资源学报 2023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配合“第三次全国农作物种质资源普查与收集行动”项目,本单位共收集到110份广东地方花生种质资源。通过多样性分析、相关性分析、主成分分析和聚类分析对花生资源的14个表型性状进行综合鉴定评价。结果表明,14个表型性状的变异系数介于5.18%~37.34%之间,农艺性状和产量性状的变异系数大于品质性状,其中单株荚果数的变异系数最大,粗脂肪含量的变异系数最小。相关性分析表明单株荚果数与主茎高呈显著负相关,与总分枝数呈极显著正相关。主成分分析将14个表型性状归为6个主成分,累计贡献率为71.074%,能够表征大部分表型变异。聚类分析在欧式距离为15时将110份花生种质分成4个类群,分别具有高粗脂肪含量、高亚油酸含量、高产、高抗锈病和叶斑病等特性。本研究为新收集花生资源的利用提供了参考。

关键词: 花生 种质资源 鉴定评价 广东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GP5蛋白的结构与功能研究进展

广东农业科学 2023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Porcine Reproductive and Respiratory Syndrome,PRRS)是由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PRRSV引起的一种高度接触性传染病。作为一种RNA病毒,PRRSV的基因组存在广泛变异,其中以NSP2和ORF5基因变异为主。由于不同谱系毒株的ORF5有特征性的核苷酸序列,因此ORF5可用于PRRSV的分型。ORF5编码GP5蛋白,GP5蛋白含有多个表位,可与细胞受体作用,从而影响病毒的感染、复制。近年来,关于PRRSV的分子流行病学调查倾向于揭示不同毒株所特有的氨基酸突变。这些突变通常发生在GP5蛋白的信号肽编码区、非中和表位、中和表位和跨膜区。因此有研究将这些突变数据与病毒的毒力强弱、中和能力关联起来。而研究者尝试通过突变来推测GP5蛋白的构象或功能改变,从蛋白互作的结构基础层面来解释这种联系。由于GP5的三级结构并不能用传统的高分辨率冷冻电镜以及X射线晶体学方法观测,因此生物信息学方法成为相关研究的唯一选择。此外,GP5可用于基因工程疫苗的研制。综述了近年来关于GP5蛋白的生物信息学研究,并总结了GP5蛋白对病毒感染、复制、毒力、中和的影响,汇总了基于GP5的基因工程疫苗性能评测。

关键词: 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 GP5 生物信息学 感染与复制 毒力与中和 基因工程疫苗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盔唇瓢虫族(鞘翅目:瓢虫科)系统分类研究进展

环境昆虫学报 2023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盔唇瓢虫族昆虫是瓢虫科中一类重要的捕食性天敌,主要捕食介壳虫,是该类害虫的重要生物防治天敌。盔唇瓢虫族昆虫研究历史悠久,目前世界盔唇瓢虫族包括22属超过280种,其中有9属42种分布在中国。该族许多属建立时间早,鉴别特征的原始描述不够详细,导致属间界定模糊,属的地位时常受到质疑且变动频繁。一些种类丰富,形态多变、且分布广泛的属如盔唇瓢虫属、光缘瓢虫属仍缺少世界性的订正研究。随着瓢虫科分子系统发育研究的开展,瓢虫科经典分类系统受到了较大的挑战,而盔唇瓢虫亚科已被证实为非单系起源的类群。目前,将盔唇瓢虫族归入瓢虫亚科得到绝大多数瓢虫科分子系统发育研究的支持,但与其它类群的亲缘关系仍存争议。尽管已有研究对盔唇瓢虫族现存所有属的系统发育关系进行了分析,但部分类群缺少分子数据,导致这些类群在该族系统发育关系中的位置并不明确。本文回顾了国内外盔唇瓢虫族的分类历史,记述了目前该族在瓢虫科的分类地位以及族下系统发育关系进展,最后对盔唇瓢虫族分类研究存在的问题及未来研究进行了展望。

关键词: 瓢虫科 盔唇瓢虫族 分类 系统发育 研究进展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辣椒碱对818肉鸡生长性能、血浆生化指标以及肠道健康的影响

动物营养学报 2023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本试验旨在研究辣椒碱对818肉鸡生长性能、血浆生化指标、肠道消化酶活性、肠道营养物质转运载体相关基因mRNA表达量和盲肠微生物的影响,并与抗生素作比较,为其在替抗方面的应用提供参考。试验选用600只1日龄健康状况良好的818肉鸡公雏,根据体重一致原则分为4个组,每组6个重复,每个重复25只。对照组饲喂基础饲粮,抗生素组、辣椒碱Ⅰ组和辣椒碱Ⅱ组分别在基础饲粮中添加500 mg/kg恩拉霉素、180 mg/kg辣椒碱和360 mg/kg辣椒碱。试验期40 d。结果表明:1)与对照组相比,抗生素组、辣椒碱Ⅰ组和辣椒碱Ⅱ组肉鸡21日龄体重以及1~21日龄平均日增重显著提高(P<0.05),1~21日龄料重比显著降低(P<0.05);辣椒碱Ⅰ组肉鸡40日龄体重显著提高(P<0.05);抗生素组、辣椒碱Ⅰ组和辣椒碱Ⅱ组肉鸡1~40日龄平均日增重和平均日采食量均显著提高(P<0.05)。2)与对照组相比,抗生素组、辣椒碱Ⅰ组和辣椒碱Ⅱ组肉鸡血浆总蛋白含量均显著提高(P<0.05);辣椒碱Ⅰ组肉鸡血浆葡萄糖、尿酸和丙二醛(MDA)含量均显著降低(P<0.05),血浆甲状腺素和还原型谷胱甘肽(GSH)含量显著提高(P<0.05);同时,辣椒碱Ⅰ组肉鸡血浆MDA含量显著低于抗生素组(P<0.05),血浆GSH含量显著高于抗生素组(P<0.05)。3)辣椒碱Ⅰ组肉鸡空肠食糜中胰蛋白酶和脂肪酶(LPS)活性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且辣椒碱Ⅰ组肉鸡空肠食糜中LPS活性显著高于抗生素组(P<0.05)。4)辣椒碱Ⅰ组和辣椒碱Ⅱ组肉鸡空肠小肽转运载体1(PepT1)和B~0系统中性氨基酸转运载体(B~0AT)mRNA表达量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且辣椒碱Ⅰ组显著高于抗生素组(P<0.05)。5)与对照组相比,辣椒碱Ⅰ组肉鸡盲肠中拟杆菌属(Bacteroides)和粪杆菌属(Faecalibacterium)相对丰度显著提高(P<0.05),盲肠中另支菌属(Alistipes)相对丰度显著降低(P<0.05)。以上结果表明,饲粮添加辣椒碱可提高818肉鸡抗氧化能力、肠道消化酶活性、营养物质转运载体相关基因mRNA表达量和有益菌群相对丰度,从而改善生长性能;推荐818肉鸡饲粮添加180 mg/kg辣椒碱替代抗生素。

关键词: 辣椒碱 818肉鸡 生长性能 血浆生化指标 肠道健康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微生物有机肥对连作菜薹生长及土壤性质的影响

中国农业科技导报 2023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了更好地解决连作障碍,改善连作菜薹的产量和品质,以‘粤薹1号’菜薹为试验材料,通过施用微生物有机肥(0、3 000、4 500、6 000及7 500 kg·hm-2),研究其对连作菜薹生长、品质及土壤的影响。结果表明,施用微生物有机肥后,连作菜薹单株质量和主薹质量均有增加,同时提高了土壤的有机质、碱解氮含量和电导率,增加了土壤酸性磷酸酶、过氧化氢酶和蔗糖酶的活性,降低了脲酶的活性。与单施化肥相比,施用微生物有机肥7 500 kg·hm-2后,连作菜薹的维生素C、蛋白质、粗纤维及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分别增加6.28%、12.39%、5.30%、37.38%;根际土壤的有机质、碱解氮和电导率分别显著增加59.67%、97.63%和175.76%;菜薹根际土壤的酸性磷酸酶、过氧化氢酶和蔗糖酶活性分别提高23.10%、7.40%和116.92%,脲酶活性降低8.39%;根际土壤的细菌、真菌、放线菌数量分别增加80.62%、79.26%、46.00%,菜薹根际土壤细菌和真菌的相对丰度也得到提高。综上所述,施用微生物有机肥,提高了土壤肥力和微生物的多样性,改善了连作菜薹的生长和品质。

关键词: 菜薹 微生物有机肥 连作 生长 土壤酶活性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粤港澳大湾区粮食产业现状、矛盾透视及高质量发展实现路径

广东农业科学 2023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粮食产业高质量发展是提升国家粮食安全水平与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的必然要求。为满足粤港澳大湾区消费升级和粮食产业供给侧改革的内在要求,有效提升大湾区粮食产业高质量发展和供应链韧性水平,通过“产购储加销”全产业链视角对大湾区粮食产业进行理论与实证分析,厘清粤港澳大湾区粮食生产的水土光热等禀赋条件及演化变迁,并结合消费、生产、加工、储运对大湾区粮食产业现状及存在问题进行实证分析。2010—2020年,粤港澳大湾区内地9市耕地面积降幅为5%,其中水田、旱地面积降幅分别为3%和8%;粮食生产集中度不断提升,肇庆、江门、惠州和广州占大湾区稻谷总播种面积比例由2005年的91%提升至2020年的97%。通过分析大湾区粮食产业迈向高质量发展的主要影响因素及逻辑演化机理,系统解构了“产购储加销”存在的难点与堵点,提出应在大食物观下推进“大粮食、大产业、大市场、大流通”的大湾区粮食产业高质量发展格局;促进“产业内”分工与深化是大湾区粮食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关键,实施优粮优产、优粮优储、优粮优价、优粮优加,打造品牌价值链;坚持大湾区粮食生产保障一定自给率的底线,以“优粮优产”为基础,大力发展优质食味型水稻,实施与其他稻作主产大省差异化、不对称战略,结合大湾区禀赋条件创新提出“富硒水稻工程”,开展“粮食生产双强”计划;试点中国式粮食全产业链现代化先行区,建立大湾区粮食储备与应急保障中心,立足于“双循环”战略建立大湾区粮食长效安全保障机制。

关键词: 粮食主销区 粤港澳大湾区 粮食全产业链 粮食应急保障 高质量发展 路径分析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黑曲霉改性葛渣膳食纤维的工艺优化及其理化功能特性

中国农业科学 2023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目的】筛选适宜粉葛渣膳食纤维(dietary fiber,DF)改性的微生物种类,优化建立其最佳改性条件,分析改性前后葛渣DF结构和理化功能特性差异,为粉葛加工副产物的综合利用提供理论依据和技术支撑。【方法】比较黑曲霉、米根霉、绿色木霉和枯草芽孢杆菌发酵对葛渣可溶性DF(soluble dietary fiber,SDF)得率的影响,确定最佳发酵菌种;以料液比、接种量、发酵时间、发酵温度和p H为条件进行单因素试验,以SDF得率为考察指标,通过Box-Benhnken中心组合试验设计优化葛渣DF的最佳改性工艺条件;通过酶解法从发酵改性前后的葛渣中提取不溶性DF(insoluble dietary fiber,IDF)和SDF,利用扫描电镜观察其微观结构,对比分析葛渣发酵改性对其IDF理化(持水力、持油力和溶胀力)和功能特性(葡萄糖、胆酸盐和胆固醇吸附能力)的影响。【结果】黑曲霉、米根霉和绿色木霉发酵葛渣均能不同程度地增加葛渣中SDF得率,其中黑曲霉效果最好,而枯草芽孢杆菌发酵对葛渣中SDF得率无显著影响。因此,本研究选定黑曲霉为葛渣DF微生物改性菌种。通过响应面优化确定黑曲霉最佳发酵条件为料液比1﹕5.8(m/v)、接种量4.9%(v/v)、发酵时间100 h、发酵温度24.9℃,在该条件下SDF得率由发酵前的6.34%增加到13.75%,IDF/SDF的比例由6.14下降至2.83。与发酵前相比,黑曲霉发酵后葛渣IDF和SDF呈现更为疏松多孔的微观结构。发酵后葛渣IDF的持水力和溶胀力均是发酵前的1.2倍,但持油力无显著变化。此外,发酵后葛渣IDF的葡萄糖吸附能力是发酵前的1.70倍,胆固醇吸附能力在p H 2.0和p H 7.0条件下分别是发酵前的1.44倍和1.28倍。【结论】4种受试菌株中,黑曲霉促进葛渣IDF转化为SDF的作用最显著,以SDF得率为指标优化建立了黑曲霉发酵改性葛渣DF的最佳工艺;发酵后葛渣SDF得率提高2.17倍,IDF的理化和功能特性均得到改善。

关键词: 葛渣 黑曲霉 不溶性膳食纤维 可溶性膳食纤维 理化功能特性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妊娠及泌乳期母猪能量需要及在畜牧生产中的应用研究

广东畜牧兽医科技 2023

摘要:能量是母猪妊娠阶段最重要的营养物质,为猪的一切生命活动提供燃料。准确测量母猪不同生长阶段饲料原料的能量利用率,可以配制更全面的饲料以满足猪不同生长阶段的能量需求。该文综述了包括美国猪营养需要(NRC,2012)在内的四种数据库的妊娠期和哺乳期母猪的能量需要量,以及研究不同能量物质添加对不同阶段母猪繁殖性能及生理功能等的影响,为今后繁殖期母猪能量动态需要量研究提供了理论参考。

关键词: 妊娠期 哺乳期 母猪 能量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不同虫态叉角厉蝽对烟青虫捕食功能反应的分析

江西农业学报 2023

摘要:在发现叉角厉蝽对烟青虫幼虫具有较好捕食能力的基础上,在室内测定了不同虫态叉角厉蝽对烟青虫3龄幼虫的捕食能力,通过拟合HollingⅡ型功能反应模型,研究了不同虫态叉角厉蝽之间对烟青虫幼虫捕食能力的差异以及不同猎物密度对叉角厉蝽捕食能力的影响.结果表明,叉角厉蝽3、4、5龄若虫和雌成虫对烟青虫3龄幼虫的捕食功能反应都符合HollingⅡ圆盘方程,其中叉角厉蝽5龄若虫具有最强的捕食能力,对烟青虫3龄幼虫日最大捕食量、瞬时攻击率和处理时间分别为25.27头、0.5712和0.0396 d.不同虫态叉角厉蝽的搜寻效应与烟青虫幼虫密度呈负相关,叉角厉蝽雌成虫之间存在种内干扰作用,其自身密度干扰反应符合Hassell-Varley干扰模型.由此可知,叉角厉蝽对烟田烟青虫幼虫有较好的防控作用,为利用叉角厉蝽防治烟青虫提供了理论依据.

关键词: 叉角厉蝽 烟青虫 捕食功能反应 生物防治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新型城镇化对农民收入的影响效应研究-基于珠三角地区市域数据

广东农业科学 2023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目的】新型城镇化战略为农民增收提供了新契机,通过新型城镇化的具体影响效应调整其作用路径,可更有效地促进农民收入增长。【方法】基于2010—2021年珠三角地区的市域面板数据,利用核密度估计分析农民收入的动态演进趋势,运用固定效应模型实证分析新型城镇化水平对农民收入的影响效应。【结果】研究期内,珠三角地区农民收入水平有较大幅度的提升,农民收入来源多元化,工资性收入仍是其主要组成部分,房屋出租等财产性收入成为重要来源,市域间农民收入水平的绝对差距在扩大,农民收入向高值区扩散且空间集聚特征明显;新型城镇化有效地促进农民收入增长,其中经济城镇化对农民收入的促进作用最强。然而,目前珠三角地区的新型城镇化发展仍存在城镇化质量不高、供需不匹配、城乡收入差距大、土地资源紧缺等问题。【结论】建议珠三角各市在深入推进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战略时,着力提高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质量,促进农业转移人口融入城市;坚持优化本地产业结构,大力发展现代服务业等非农产业,创造更多就业岗位,使城镇化的农民增收效应最大化。

关键词: 新型城镇化 农民收入 固定效应模型 核密度估计 珠三角地区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