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广东省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筛选
科研产出
排序方式:

被引量

  • 时间
  • 相关度
  • 被引量
资源类型: 中文期刊
14741条记录
广西番茄花叶病毒和番茄褪绿病毒的分子鉴定

中国农学通报 2023 CSCD

摘要:为明确引起广西番茄呈现褪绿斑驳和花叶症状的病毒病原,采集4个疑似病毒感染的番茄样品,利用小RNA深度测序、RT-PCR、序列分析、遗传进化树的构建等方法对样品进行鉴定及遗传进化分析。研究结果发现,小RNA数据中的41条contigs分别被注释为番茄花叶病毒(tomato mosaic virus,ToMV)和番茄褪绿病毒(tomato chlorosis virus,ToCV);RT-PCR证实了s RNA的结果,且所有样品均存在ToMV和To CV的复合侵染。通过拼接获得ToMV和ToCV RNA2的近全基因序列,ToMV近全基因序列为6383 bp,命名为ToMV-GX;ToCV RNA2的近全基因序列为8031 bp,命名为ToCV-GX。进化树分析发现,本研究获得的ToMV-GX与ToMV中国山西、内蒙古、呼和浩特3个分离物处于一个分支,说明其具有较近的亲缘关系;ToCV-GX与ToCV中国台湾、广东分离物处于一个大分支,说明具有较近的亲缘关系。上述结果证实,引起广西番茄呈现褪绿斑驳和花叶症状的病原是To MV和ToCV,本研究是ToMV和ToCV复合侵染广西番茄的首次报道。

关键词: 番茄花叶病毒 番茄褪绿病毒 广西 小RNA深度测序 遗传进化分析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香蕉EST-SNP标记的开发

江苏农业科学 2019

摘要:为发掘出一批香蕉的SNP位点、进一步研究香蕉的遗传关系、相关性状的定位等打下基础,从美国国立生物技术信息中心(National Center for Biotechnology Information,NCBI)的dbEST数据库下载46 665条香蕉EST序列,经生物信息学方法分析发掘EST-SNP位点,并对其所在核酸序列进行功能注释分析。通过对46 665条EST进行拼接,共得到3 490条重叠群(contigs),在含有4条以上重叠群中发现有39条重叠群中含有SNP位点,从中筛选出127个候选SNP位点,其碱基突变类型中转换、颠换分别占SNP位点总数的63.78%、36.22%。通过序列比对分析发现了34个与香蕉相关基因,证明NCBI中的香蕉EST数据库数据量大,能够发掘出SNP标记对香蕉进行品种鉴定、分类和遗传多样性分析。

关键词: 香蕉 EST序列 SNP位点 重叠群 转换 颠换 序列比对分析 遗传多样性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华中地区不同品种树莓果实成熟过程中特征活性物质的变化

现代食品科技 2021 北大核心

摘要:以华中地区四种不同成熟阶段的树莓果实为研究对象,采用分光光度法测定其总酚含量、总花色苷含量和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采用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仪鉴定其酚类物质,并用液相色谱仪对其绝对含量进行定量.研究结果表明,随着树莓果实的成熟,四种树莓果实中总酚的含量均呈下降趋势,与此同时,其总花色苷的含量均呈上升趋势.美22树莓果实的总酚含量(31.94 mg/g FW)和总花色苷含量(1.31 mg/g FW)均是四种树莓果实中最高的.四种树莓果实中共鉴定出9种酚类物质,5种花色苷类酚类物质和4种非花色苷类酚类物质,矢车菊素3-O-槐糖苷和矢车菊素3-O-葡萄糖苷为主要的花色苷类酚类物质;Lambertianin C和地榆素H-6为主要的非花色苷类酚类物质.此外,四种树莓果实中超氧化物歧化酶的活性呈下降趋势,其中天门三号树莓果实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降低最多(37%).该研究为华中地区树莓果实的开发利用提供基础数据.

关键词: 树莓果实;成熟;多酚;花色苷;超氧化物歧化酶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甘薯茎腐病的研究进展

植物保护学报 2014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甘薯茎腐病是由达旦提狄克氏菌Dickeya dadantii Samson et al.引起的细菌性甘薯病害,属于我国新发生病害,其蔓延迅速、防治困难,严重影响甘薯的品质和产量,已成为我国南方甘薯产区主要病害之一。文章对该病症状、病原菌分类、致病机制、全基因组测序概况和防治措施等方面的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并指出了今后的研究方向。

关键词: 甘薯茎腐病 致病机制 防治措施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黄瓜核心种质白粉病抗性的全基因组关联分析

园艺学报 2021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以231份来自世界各地的黄瓜核心种质为材料,于2017和2018年在北京和广州进行白粉病抗性鉴定,利用基因组重测序检测的950 382个SNPs进行全基因组关联分析。结果表明,黄瓜白粉病在广州地区的自然发病率显著高于北京地区,不同种质在两年病情指数(DI)之间存在较高的相关性;基于混合线性模型,共检测到12个显著关联信号,分布于1号、5号和6号染色体上,其中,pm1.1在北京的两年中被重复检测到,pm5.7在广州的两年中被重复检测到;显著关联信号中共有68个超过阈值[–log10(P value)=6.0]的SNP,包含1个外显子区非同义突变SNP(Chr5:16 676 542),位于编码异嗜性和多嗜性逆转录病毒受体蛋白基因XPR(Csa5G471600)上;在与白粉病抗性相关联SNP的LD区段内共检测到63个候选基因,其中7个候选基因的表达量在高抗材料接种白粉病前后出现显著差异。

关键词: 黄瓜 白粉病 全基因组关联分析 单核苷酸多态性 候选基因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我国蔗区甘蔗宿根矮化病发生情况的分子检测

热带生物学报 2019

摘要:为明确我国甘蔗产区(简称蔗区)甘蔗宿根矮化病(Sugarcane Ratoon Stunting Disease,RSD)的发生情况,从我国甘蔗主产区的12个蔗区收集甘蔗叶片样品598份,采用特异性引物通过聚合酶链反应(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PCR)方法进行宿根矮化病的分子检测。结果表明,598份甘蔗样品中有99份能检测到RSD,平均检出率为16.56%。12个蔗区的RSD检出率各不相同,临沧蔗区的RSD检出率最高,为27.78%;南宁蔗区的RSD检出率最低,为4.88%。15个主要甘蔗栽培品种均能检测到RSD,阳性检出率为15.38%~44.44%,其中新台糖22号RSD发病最严重,阳性检出率为44.44%,海蔗22号RSD发病最轻,阳性检出率为15.38%。可见,宿根矮化病在我国甘蔗栽培品种中普遍发生。

关键词: 甘蔗 宿根矮化病 分子检测 检出率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香蕉冷胁迫相关MicroRNA差异表达分析

中国农学通报 2019

摘要:研究香蕉miRNA在冷胁迫处理下的动态表达,初步探索miRNA在香蕉冷胁迫过程中的可能作用。利用茎环引物实时荧光RT-PCR(stem-loop qRT-PCR)策略,检测冷胁迫响应miRNA在5℃冷胁迫处理不同时间点香蕉幼苗叶片中的表达模式。结果表明,在检测的15个香蕉miRNAs中,不同的miRNA在同一冷胁迫时间下的表达量存在很大差异。根据其表达模式,可将15个miRNA分成4组。组1和组2中的12个miRNA(miR159e、miR159f、miR160-3p、miR397a、miR399j、miR164e、miR444a、miR408、miR5179、miR530、miR535和miR5538),在5℃冷胁迫处理下表达量总体为上调,其在胁迫过程中的平均表达水平高于对照CK(0 h),说明冷胁迫诱导此类miRNA的表达。第3组包括miR156l、miR162a和miR166a,其在5℃冷胁迫处理各时间点的表达量均低于对照,为下调表达,说明冷胁迫抑制此类miRNA的表达。第4组仅含1个miRNA,即miR156a,除在冷胁迫处理12 h表达量明显上调外,其余时间点均下调表达。对这些miRNAs作用的靶基因进行预测和分析发现,它们主要参与植物的新陈代谢、信号传导和生长发育过程等。这为进一步验证与低温胁迫相关的目的miRNA的功能提供理论依据。

关键词: 香蕉 MicroRNA 实时荧光定量RT-PCR 表达分析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香蕉MabZIP53基因的克隆和表达分析

分子植物育种 2021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bZIP转录因子在植物的生长发育和响应胁迫的过程中起重要作用。本研究利用全长均一化cDNA文库获得一条全长438 bp cDNA序列,与香蕉基因组数据库比对之后,将其命名为MabZIP53,编码145个氨基酸,预测分子量为35.24 kD,等电点为5.22,其编码的蛋白定位于细胞核。系统发育分析表明MabZIP53与凤梨(XP020114228.1)、大叶藻(KMZ62676.1)的亲缘关系较近。MabZIP53在不同非生物胁迫(低温,干旱,盐)下均上调表达,尤其干旱胁迫下相对表达量最为显著。在接种Foc TR4后,抗病品种‘GCTCV-119’中MabZIP53表达量显著上调,而感病品种巴西蕉中MabZIP53表达量下调表达。这些研究结果表明MabZIP53可能参与香蕉响应生物胁迫和非生物胁迫的过程,为香蕉的遗传改良提供理论基础。

关键词: 香蕉 MabZIP53 基因克隆 表达分析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毛酸浆乳酸菌发酵果汁的体外消化耐受性及抗氧化活性变化

现代食品科技 2021 北大核心

摘要:以植物乳杆菌和发酵乳杆菌分别发酵的毛酸浆果汁为原料,采用体外模拟胃肠消化体系,对发酵果汁中两种乳酸菌的消化耐受性、多酚含量及抗氧化活性的变化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在体外模拟胃肠消化10h后,植物乳杆菌和发酵乳杆菌菌落总数分别为7.54CFU/m L和7.82CFU/m L。体外消化前后,毛酸浆发酵果汁多酚含量由0.33±0.01mg/m L及0.40±0.03mg/mL提高到1.37±0.03 mg/mL及1.30±0.01 mg/mL,多酚释放量与胃液p H值呈正相关。在模拟胃液消化2 h后,植物乳杆菌发酵果汁的DPPH·、ABTS+·清除力和总还原力(FRAP)分别上升了4.92%、23.80%和41.32%(p<0.05);而发酵乳杆菌发酵果汁分别上升了4.98%、15.55%和17.72%。结果提示,经体外消化后毛酸浆果汁中两种乳酸菌-植物乳杆菌和发酵乳酸菌仍具有很好的活力,果汁中多酚含量和抗氧化活性均较高。

关键词: 毛酸浆 乳酸菌 体外消化 多酚 抗氧化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多酚对类胡萝卜素抗氧化性和稳定性的影响

食品工业科技 2023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本实验旨在探究多酚对类胡萝卜素抗氧化性和稳定性的影响,以常见的四种类胡萝卜素(叶黄素、玉米黄素、β-胡萝卜素、番茄红素)和四种多酚(儿茶素、槲皮素、山奈酚、没食子酸酯)为原料,测定了不同浓度下多酚对类胡萝卜素的DPPH自由基清除率和ABTS+自由基清除率的影响,以及在不同光照、温度、pH、金属离子和抗氧化剂浓度条件下,多酚对类胡萝卜素保留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各多酚单体对类胡萝卜素抗氧化性和稳定的强弱大小为:山奈酚>儿茶素>槲皮素>没食子酸酯.其中,山奈酚和玉米黄素在浓度为 0.1 mg/mL具有最高的DPPH自由基清除率协同作用,儿茶素和β-胡萝卜在浓度为 0.02 mg/mL具有最高的ABTS+自由基清除率协同作用.添加儿茶素和山奈酚可以使类胡萝卜素在自然光和紫外光下的保留率提高 10.32%~13.82%,100℃以下高温的保留率提高 6.79%~13.72%,pH<5条件下的保留率提高 1.02%~17.56%及多种金属离子条件下的保留率提高9.26%~25.3%.因此,在使用类胡萝卜素作为抗氧化剂或增色剂应用于食品中时,可以通过添加一种或多种多酚来提高其抗氧化性和稳定性.

关键词: 类胡萝卜素 多酚 抗氧化性 稳定性 相互作用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