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广东省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半矮秆、早长根深、超高产、特优质中国超级稻生态育种工程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作者: 黄耀祥 1 ;

作者机构: 1.广东省农业科学院

关键词: 水稻;生态育种;株型;半矮秆;早长根深

期刊名称: 广东农业科学

ISSN: 1004-874X

年卷期: 2001 年 03 期

页码: 2-6

收录情况: CSCD

摘要: 为了更好地解决农业生产不断发展的粮食问题 ,在总结过去育种经验的基础上 ,本着生态育种战略决策 ,50年代开展选育种应用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 ,开创以耐肥抗倒为主导的“矮化育种”工程 ,育成了人工杂交创造的矮秆类型广场矮等新品种 ;70年代开创以有效地提高光合效率为主导的“丛化育种”工程 ,育成了桂朝和双桂等名种 ;80年代根据我国国情的迫切需要 ,开创以“早长”孕大穗为主导的“半矮秆、早长、超高产育种”工程 ,育成了具有优异形态结构和生理生态特点的超高产品种特青 ,其后又育成胜优等品种 ;90年代 ,为适应市场经济发展需要 ,以“根深”提高结实率和充实度以及为优质遗传特性的表达提供丰富的营养为主导 ,率先开创半矮秆、早长根深、超高产、特优质育种工程 ,它是前一工程的延伸 ,培育出富有生态针对性的优异品种类型 ,并逐步完善超高产育种的理论和方法 ,而为提高农民种田的综合效益更锐意选育和积累多种纯合目标优势综合于一体的高质量、高效益、超优势稻。

  • 相关文献

[1]水稻生态育种科学体系的构建和新进展. 黄耀祥. 1999

[2]水稻生态育种科学体系的构建和新进展——两源并举“超优势稻”的选育. 黄耀祥. 2003

[3]水稻生态育种科学体系的构建及新进展. 黄耀祥. 1999

[4]水稻生态育种新发展——两源并举组群筛选超优势稻的选育研究. 黄耀祥. 2003

[5]绿色革命六十载,天下粮安系终生-半矮秆水稻之父黄耀祥院士的学术成就回顾. 涂从勇,王丰. 2019

[6]华南生态区超级稻育种的主要成就及未来发展趋势. 林青山,江奕君. 2007

[7]对华南双季稻作区一种水稻株型模式的研究. 高云,涂从勇. 2002

[8]华南广适性超级常规稻株型特点初探. 刘军,江奕君,高云,刘传光,白嵩,涂从勇,林青山. 2005

[9]水稻叶厚性状的研究进展. 陈达刚,周新桥,李丽君,刘传光,陈友订. 2015

[10]华南超级稻育种及示范推广. 林青山,江奕君. 2005

[11]华南双季超高产水稻分蘖盛期生理性状研究. 陈友订,万邦惠,张旭. 2004

[12]培矮64s/E32在广州早季种植的生育特性初探. 黄秋妹,黄农荣,张旭,刘彦卓,邱润恒,梁祖杨,王丰,彭惠普,李传国,李曙光,廖亦龙,姚萍飞. 1999

[13]花生不同株型主要农艺性状的相关分析及其对单株产量的影响. 鲁清,刘浩,李海芬,陈小平,洪彦彬,刘海燕,李少雄,周桂元,梁炫强. 2019

[14]中微量元素肥料对超级杂交籼稻株型和干物质积累的影响. 伍龙梅,李惠芬,张彬,黄庆,邹积祥,刘怀珍,陈荣彬. 2019

[15]从胜泰1号的育成谈三高水稻品种的选育. 江奕君. 2003

[16]水稻遗传多样性育种体系创新. 李晓方. 2004

[17]“实践八号”卫星搭载水稻空间诱变稻瘟病抗性研究简报. 张景欣,杨祁云,王慧,刘永柱,郭涛,朱小源,喙志强. 2009

[18]大中微量元素对水稻产量和品质影响的综合研究. 周少川. 2002

[19]美国特异水稻种质的利用. 李宏,周少川,黄道强,卢德城,缪若维. 2004

[20]与Gm6基因紧密连锁的特异性微卫星标记在水稻抗性育种中的应用. 肖汉祥,黄炳超,张扬. 2005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