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浙江省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下属机构
排序方式:

发文量

  • 发文量
  • 被引量
35条记录
浙江省农业科学院蚕桑研究所
  • 发文量: 665
  • 被引量: 447
  • EI: 1
  • SCI: 78
  • 北大核心: 158
  • CSSCI: 0
  • CSCD: 152

研究主题:研究所重点开展蚕、桑新品种选育,家蚕饲养技术和蚕病防治,桑树的栽培技术和病虫害防治,评茧和制丝机械等应用研究和开发研究,蚕、桑的生理生化以及害虫生物防治、昆虫资源综合利用和蚕的基因工程、性别控制、昆虫分子生物学等基础研究。

简介:"浙江省农业科学院蚕桑研究所创建于1958年,现有在职职工48人, 其中正高级职称11人,博士与博士后13人,省特贡人员2人,国务院特贴4人。“浙江省桑蚕茧产业科技创新服务平台”、“浙江省蚕桑产业科技创新团队”、“浙江省蚕桑新品种选育重大专项”牵头单位,两名专家被农业部聘为国家蚕桑产业技术体系岗位科学家,入选国家蚕桑产业技术体系杭州综合试验站。建有桑育种与资源利用研究、蚕育种与资源利用研究、昆虫分子生物学研究、低碳生物质能源农业研究、应用昆虫研究和成果转化与推广6个学科和院“昆虫分子生物学重点实验室”。有实验与科研用房8000平方米,试验桑园4公顷,保存桑、蚕品种资源1000余份。研究所重点开展桑蚕新品种选育、家蚕饲养技术和蚕病防治、桑树栽培技术和病虫害防治、评茧和制丝机械研究、蚕桑生理生化及害虫生物防治、昆虫资源综合利用、低碳生物能农业研究和蚕的基因工程、性别控制、昆虫分子生物学等基础研究。 自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共获得部、省级以上成果奖励45项,其中选育的桐乡青等四大优良桑品种、农桑14号等农桑系列新品种的应用与推广两次获得国家科学技术二等奖,这些优良桑品种在广东、广西热带以外蚕区的占有率高达60%以上;在控制蚕的性别、专养雄蚕技术的研究与应用领域居国际领先水平。选育出秋华×平30等性连锁平衡致死系列雄蚕品种、明丰×春玉、春华×秋实为代表的优质高效家蚕新品种和强桑1号为代表的新一代桑树品种;家蚕功能基因的克隆、利用生物技术防治森林害虫和蚕桑资源的拓展应用等研究居国内先进水平。大量成果在生产上推广应用,为浙江省乃至全国蚕桑生产的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科技支撑。 研究所下属浙江省农科生物技术有限公司,拥有通过农业部兽药GMP认证的小水针、口服液、粉散预混剂、固体消毒剂、蚕用溶液剂5条生产线,主要经营兽药(蚕药)、蚕种、蚕丝产品、化妆品、制丝机械和生物制品等。"

浙江省农业科学院花卉研究中心
  • 发文量: 461
  • 被引量: 309
  • EI: 1
  • SCI: 52
  • 北大核心: 161
  • CSSCI: 0
  • CSCD: 127

研究主题:主要研究盆花、切花的新品种引进,优质栽培技术,病虫防治技术,基质栽培技术,优质种苗生产技术及主要花卉的留种技术与快繁技术等研究;开展切花与盆花产业开发与示范。

简介:"萧山棉麻研究所成立于1963年,以“立足萧山、面向全省,选育棉麻新品种、总结研究棉麻丰产栽培技术,并进行相应的专业基础理论研究”的方针为指导。1979年划归浙江省农业科学院管理,实行省农科院与萧山区双重领导。 1995年以前,主要从事棉麻研究,育成的“浙萧棉1号”、“浙萧麻1号”获省科技进步三等奖。1995年后新上花卉项目,成立了浙江省农业科学院花卉研究开发中心,与棉麻研究所实行“一套班子、二块牌子”的管理模式。主要研究盆花、切花的新品种引进,优质栽培技术,病虫防治技术,基质栽培技术,优质种苗生产技术及主要花卉的留种技术与快繁技术等研究;开展切花与盆花产业开发与示范。设有花卉、棉麻(农业部产业试验站)、生物技术3个研究室及锦科花卉园艺场;花卉育种、花卉栽培、植物保护、棉麻育种栽培、生物技术与组培等5个学科。拥有全省最大的花卉科研示范基地。 锦科花卉园艺场是集科研、生产、销售、服务于一体的科技型企业,被列为杭州市都市农业示范园区、浙江省高效生态农业示范园区、萧山区农业科普示范基地,是目前浙江省规模较大、技术力量较强、开发品种最多、设施较为齐全的花卉专业生产单位。主要品种有观赏凤梨、一品红、蝴蝶兰、文心兰、红掌、大花蕙兰、仙客来、花坛草花等。“锦科”牌一品红、观赏凤梨等产品屡获省农博会和花博会金奖。"

浙江省农业科学院农村发展研究所
  • 发文量: 354
  • 被引量: 203
  • EI: 0
  • SCI: 17
  • 北大核心: 148
  • CSSCI: 16
  • CSCD: 60

研究主题:主要从事农业区划和农业软科学研究。

简介:" 浙江省农业科学院农村发展研究所于2002年11月由浙江省农业科学院情报研究所与浙江省农业科学院区划研究所整合组建而成,同时保留“浙江省农业科学院农业自然资源和农业区划研究所”牌子。 全所现有在职职工36人,其中正高职称7人、副高12人、中级12人,博士12人、硕士7人。设有农业软科学研究中心、创意农业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期刊编辑出版中心、农业影视传媒中心、农业科技教育培训中心和所办公室;建有软科学研究实验室、浙江省区划资料室。持有国家工程咨询乙级证书。主要从事农业区划和农业软科学研究。承担国家、省多项科技项目, “十二五”期间承担各类科研项目320项,其中省级以上项目114项;获省科学技术成果二等奖2项、三等奖4项,获计算机软件著作权11项,颁布标准3项,鉴定成果9项;发表C级以上论文103篇,其中SCI、EI论文各1篇,B级8篇,出版著作14部,参编专著1部。“十一五”获全国农业科研机构科研综合实力行业排名第三位。同时,还承担农业园区规划、农业产业发展规划、生态规划、农业项目可行性研究、农业资源可持续评估等咨询项目。 编辑出版“全国中文核心期刊”《浙江农业学报》、“中国科技核心期刊”《浙江农业科学》以及《农业开发与决策》等期刊;承担农业部农技推广示范县农技人员知识更新培训工程和浙江省农村中高级“两创”实用人才培训计划,开展农民专业技能培训;承担《聚焦新农村》栏目、《中国科技报道》节目及全省农村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课件等制作工作。"

浙江省农业科学院数字农业研究所
  • 发文量: 206
  • 被引量: 156
  • EI: 2
  • SCI: 84
  • 北大核心: 59
  • CSSCI: 4
  • CSCD: 53

研究主题:数字农业技术

简介:"浙江省农业科学院数字农业研究所(Institute of Digital Agriculture, ZAAS)成立于2010年1月15日,由原院数字农业研究中心组建而成。现有正式职工27人,其中具有正高职称3人,副高职称8人,博士学位13人,入选省“151”人才工程5人。目前下设农业智能系统、农业GIS、农业模型系统、网络信息与传媒、农业遥感、生物信息学6个研究室。 建所后,共主持承担各类研项目110多项,合同总经费1870余万元;科技开发创收100万元;共鉴定成果2项,其中1项获2012年浙江省科学技术奖三等奖;1项技术成果获宁波市科学技术三等奖、宁波市实用技术推广奖和省农业厅丰收一等奖、国家2010信息化与现代农业博览会优秀案例三等奖;1人获省农业科技成果转化推广奖。在省级以上刊物发表论文30余篇,其中SCI收录论文4篇,出版专著2部、译著2册;取得软件著作权登记共34项。 本所汇聚了一批农业信息技术领域的复合型人才,致力于研究开发数字农业技术来改造传统农业,已在农业信息网络、农业智能系统、农业GIS、农业模型等技术领域取得了一批科研成果。 2011-2012年我所积极参与省农业“两区”建设,推广数字农业科技新成果,促进农业信息化与浙江“三农”紧密结合。我所自主研发的“湖州市八里店现代农业地理信息系统”和“远程视频与自动监控系统”在2012年5月湖州召开的全省“两区”现场会和2012年11月省农博会上展示,并受到农业部、省领导的充分肯定和评价,另一农业远程智能诊断成果“水稻电子诊所——水稻病虫害诊断与防治自助式智能咨询系统”在省农博会上首次亮相,受到广泛关注。 我所紧紧围绕农业生产产前、产中和产后的全程数字化管理、农业地理信息系统、农业智能监控、农业资源精细管理、农产品质量安全的数字化管理,以及新农村信息化等方面技术与产品的研究、开发与集成,为浙江“三农”的发展提供各类信息技术支撑和信息服务。 "

浙江农科种业有限公司
  • 发文量: 71
  • 被引量: 52
  • EI: 0
  • SCI: 1
  • 北大核心: 30
  • CSSCI: 0
  • CSCD: 25

研究主题:农作物种子

简介:"浙江农科种业有限公司是由浙江省农科院,浙江农科集团投资组建的农业高科技企业,注册资本3000万元。以浙江省农科院雄厚的科技力量和 众多的科研成果为依托,集“育繁推”为一体,以加快农业科技成果转化为己任,常年制繁种面积2万余亩,良种的全国性推广销售网络建设已初具规模。 公司秉承“质量第一,用户之上”的经营理念,确定“以科技为本”的可持续性发展思路,主营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超级稻品种7954系列、连晚杂交稻钱优系列、早杂水稻两优0609、粳杂浙优12,常规水稻品种浙1106、浙粳22;油菜品种直播机收浙油18、高油品种浙油50、杂交油菜品种浙优00603、浙双72;玉米品种科糯986、科糯991、科甜981、科甜1号;西瓜品种婉美598等。公司加强与中国科学院、中国水稻所、浙江大学等科研院所的合作,相继育成的籼粳杂交春优系列、浙辐两优12、内优8015等已在全国广泛试种植,均为公司的发展增添强有力的成果支撑。 与此同时,公司建立了高效的现代企业管理制度,打造“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立足浙江,服务全国,愿与全国广大种业界同仁携手,组建科奥牌良种推广销售网络,为广大农民朋友提供一流的服务,让科学奥妙给农民朋友带来丰收的喜悦。"

浙江省农业科学院院机关
  • 发文量: 64
  • 被引量: 44
  • EI: 0
  • SCI: 1
  • 北大核心: 24
  • CSSCI: 2
  • CSCD: 13

研究主题:

简介:下设:院办公室、党群办公室、科研与合作处、计划与财务处、人事处、纪检监察与审计处、重点工程建设办公室、科技推广与产业处、科技保障中心、基地管理办公室

浙江省农业科学院浙江东阳玉米研究所
  • 发文量: 50
  • 被引量: 22
  • EI: 0
  • SCI: 8
  • 北大核心: 6
  • CSSCI: 0
  • CSCD: 5

研究主题:开展鲜食玉米育种、无公害栽培、产后加工研究,旱杂粮、特色果蔬和中药材品种引选及创新利用研究

简介:"浙江省农业科学院东阳玉米研究所成立于1963年,前身为1958年建立的东阳县科学综合研究所,至今已有51年历史, 是浙江省农科院下属的15个研究所之一,实行省市双重管理。所址设东阳市望江北路298号,占地28亩,在城东街道的农业试验基地占地210亩。现有在职人员35人,科研人员19人,其中博士研究生1人,硕士研究生8人,在职研究生3人,高级农艺工8人;入选院奔腾人才计划2人,被评为东阳市拔尖人才2人,东阳市科技标兵1人。设“二部一室”即科研部、开发部、办公室。并建有党支部、团支部、工会,历年来被评为东阳市文明单位。现开展鲜食玉米育种、无公害栽培、产后加工研究,旱杂粮、特色果蔬和中药材品种引选及创新利用研究。 “九五”以来有七项成果通过省、市科技部门鉴定,六项获省市科技成果奖励,12个特用玉米品种通过浙江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其中“浙甜2018” 通过国家品种审定。超甜3号是浙江省首个通过审定的甜玉米新品种,是浙江省甜玉米区试对照品种。浙糯玉1号是我省第一个通过认定的自选糯玉米新品种,浙糯玉4号是我省第一个通过审定的自选甜糯玉米新品种。承担浙江省玉米区域试验抗病虫鉴定任务,制订浙江省《无公害鲜食甜玉米》地方标准,推广鲜食玉米无公害生产栽培技术。《甜玉米新品种的选育和推广》获浙江省科技进步三等奖。2008年国家农业现代产业技术体系首批甜糯玉米综合试验站东阳甜糯玉米综合试验站在我所挂牌,主要负责浙江、江苏、上海、江西、福建东南五省的甜糯玉米。"

浙江省柑桔研究所
  • 发文量: 23
  • 被引量: 0
  • EI: 0
  • SCI: 0
  • 北大核心: 0
  • CSSCI: 0
  • CSCD: 0

研究主题:柑桔等水果的育种、栽培、植保、农产品贮藏、保鲜和质量检测以及水果业宏观等方面的研究技术推广。

简介:该所创建于1936年,是全国第一个建立的柑橘专业研究机构;主要从事柑橘、杨梅、枇杷等常绿果树的品种改良、栽培技术、病虫防治、农产品采后处理、加工综合利用、农产品质量及检测技术等领域的试验研究和技术推广服务。该所先后在柑橘品种选育、优质果栽培技术、病虫害综合防治、果品加工等领域获省级以上科技成果奖20多项。

农业部植保生物技术重点实验室
  • 发文量: 16
  • 被引量: 11
  • EI: 0
  • SCI: 0
  • 北大核心: 14
  • CSSCI: 0
  • CSCD: 14

研究主题:粮食、油料、蔬菜和花卉等重要作物病毒种类鉴定、诊断和监测体系研究;建立植物病毒资源库,开展植物病毒基因组学研究;植物病毒遗传不稳定性及其生物学特性,植物病毒与寄主植物互作的分子基础研究;真菌传麦类病毒流行学、传毒机理、新抗源筛选利用及其防治研究;重要病毒相关基因克隆以及抗病毒基因工程研究;植物病毒脱毒技术和植物规模化组培生产技术研究。

简介:该室依托浙江省农业科学院病毒学与生物技术研究所,于2011年成立。实验室基本具备植物病毒及分子生物学研究的科研条件,可进行穴盘苗生产技术研究。

农业部农产品信息溯源重点实验室
  • 发文量: 12
  • 被引量: 0
  • EI: 1
  • SCI: 1
  • 北大核心: 11
  • CSSCI: 0
  • CSCD: 8

研究主题:

简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