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星状病毒和牛病毒性腹泻病毒及牛传染性鼻气管炎病毒三重荧光PCR方法的建立与应用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赵亮

作者: 赵亮;温肖会;翟颀;李家奎;贾春玲;周秀蓉;王焕硕;吕殿红;罗胜军

作者机构:

关键词: 牛星状病毒;牛病毒性腹泻病毒;牛传染性鼻气管炎病毒;三重荧光PCR

期刊名称: 中国兽医科学

ISSN: 1673-4696

年卷期: 2023 年 010 期

页码: 1242-1248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为快速同时检测牛星状病毒(BAstV)、牛病毒性腹泻病毒(BVDV)和牛传染性鼻气管炎病毒(IBRV),本研究针对BAstV基因组ORF1a基因、BVDV基因组多聚蛋白基因和IBRV基因组g B基因的保守区域各设计特异性引物和探针,经反应体系和扩增程序优化,建立了BAstV、BVDV和IBRV三重荧光PCR检测方法,对该方法的特异性、敏感性和重复性进行试验,并应用该方法对临床样品进行检测。结果显示,该方法可扩增BAstV、BVDV和IBRV的核酸,不能对多杀性巴氏杆菌(Pm)、B型牛鼻炎病毒(BRBV)、口蹄疫病毒(FMDV)等病原的核酸进行扩增,特异性较强;对BAstV、BVDV和IBRV的最低检测限(LOD)均为305copies/μL,敏感性较高;检测BAstV、BVDV和IBRV的组内、组间重复性试验变异系数(CV)值均小于3%,重复性较好。应用该方法检测100份临床样品,BAstV、BVDV、IBRV的阳性检出率分别为0、11%、6%。本研究建立的三重荧光PCR方法具有敏感性高、特异性强、在同一反应体系中可以快速鉴别检测BAstV、BVDV、IBRV等优点,可应用于临床BAstV、BVDV、IBRV感染的检测。

分类号: S852.65

  • 相关文献

[1]牛传染性鼻气管炎弱毒与牛病毒性腹泻弱毒抗原免疫干扰的研究. 郭利,张淑琴,王炜,冷雪,武华. 2012

[2]某牛场牛病毒性腹泻病毒、牛传染性鼻气管炎病毒和大肠杆菌混合感染的诊断及分析. 张康,张凯,王磊,张景艳,王旭荣,崔东安,吴开开,邵丹,张建烨,李建喜. 2019

[3]牛传染性鼻气管炎病毒和牛病毒性腹泻病毒双重Nano-PCR检测方法的建立与应用. 刘占悝,刘泽余,李智杰,孙飞雁,郭利. 2019

[4]牛病毒性腹泻病毒和牛传染性鼻气管炎病毒及牛支原体三重Nano-PCR方法的建立与初步应用. 叶京飞,孙飞雁,赵立峰,薛力刚,伞智豪,郭利,程悦宁. 2022

[5]牛星状病毒及牛环曲病毒双重RT-PCR检测方法的建立及初步应用. 王文佳,邓廷贤,赵丽,师志海. 2020

[6]牛诺如病毒、牛星状病毒和牛环曲病毒多重PCR检测方法的建立及应用. 师志海,徐照学,兰亚莉,张彬,孟红丽,王亚州,金磊,王文佳. 2020

[7]牛星状病毒EvaGreen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方法的建立及应用. 师志海,王文佳,张彬,孟红丽,王亚州,金磊,兰亚莉,徐照学. 2021

[8]牛星状病毒ORF2基因遗传进化分析及原核表达. 武琦,周金柱,钟纯燕,李基棕,李科茫,索朗斯珠,贡嘎,李彬. 2022

[9]牛传染性支气管炎病毒PCR诊断方法的研究. 张桂红,童光志,王柳,仇华吉,赵晓岩,张绍杰,刘宝全. 2000

[10]牛传染性鼻气管炎病毒PCR检测方法的建立. 林梅,缪德年,黄克和,张克春. 2015

[11]牛传染性鼻气管炎病毒gD蛋白的截短表达与活性检测. 王延辉,薛飞,朱远茂,彭伍平. 2007

[12]牛传染性鼻气管炎病毒VP22基因的克隆及序列分析. 霍志云,胡嘉欣,童钦,高维凡,王炜,武华. 2012

[13]牛传染性鼻气管炎间接ELISA诊断方法的建立. 朱远茂,王海燕,薛飞,辛九庆,赵立平,童光志,郭巍,李兆利,相文华. 2005

[14]牛传染性鼻气管炎病毒gE蛋白单抗的制备及鉴定. 于作,朱远茂,高欲燃,董秀梅,吕闯,薛飞. 2010

[15]BHV-1弱毒免疫牛血清中和抗体水平与攻毒保护关系研究. 郭利,张淑琴,冷雪,武华. 2012

[16]牛传染性鼻气管炎病毒致病机制研究进展. 许健,沈俊俊,黄秀芬,李永清. 2017

[17]牛传染性鼻气管炎gB基因TaqMan探针及SYBR Green 1荧光定量PCR方法的建立与比较. 张喜喜,许健,李永清,周双海. 2017

[18]牛传染性鼻气管炎病毒gD蛋白表位鉴定. 周跃辉,朱远茂,任建乐,严昊,王雪枝,马磊,史鸿飞,薛飞. 2015

[19]牛传染性鼻气管炎病毒IBRV-LN01/08株的分离鉴定. 徐晓琴,冷雪,李真光,武华. 2010

[20]牛传染性鼻气管炎诊断方法研究进展. 徐晓琴,冷雪,李真光,武华. 2010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