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H~I基因在普通小麦与T.timopheevi小麦杂交中作用及应用前景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李思敏

作者: 李思敏;李军辉;任贤;樊路

作者机构:

关键词: Ph~I基因;T.timopheevi;部分同源配对;普通小麦;回交

期刊名称: 宁夏农学院学报

ISSN: 64-1018/S

年卷期: 2000 年 03 期

页码: 23-26+52

摘要: 利用CSPhI、Csph1b、CS分别与T .timopheevi杂交 ,F1用CS回交 ,研究PHI基因在Ph1(或Ph1like)基因存在的情况下 ,诱导普通小麦与它们的部分同源染色体配对情况及回交结实情况。研究表明 ,PhI 基因具有很强的诱导部分同源染色体配对能力 ,(CsphI×T .timopheevi)F1与 (Csphlb×T .timopheevi)F1、(CS×T .timopheevi)F1减数分裂中期相比 ,CsphI 组合的棒状二价体数 ( 6 .76 )和环状二价体数 ( 4.6 9)均高于Csph1b组合 ( 5 .77,3.5 6 )和CS组合 ( 4.6 8,1.5 6 ) ;Xta值 ( 18.79)和c值 ( 0 .6 7)分别比Csph1b组合高 2 .16和 0 .0 8,t测验差异均达到极显著水平 ,第一次利用中国春对CsphI 组合回交成功 ,回交结实率为 14 .6 9%,明显高于用中国春对Csph1b组合的回交结实率 ( 9.18%)。说明利用PhI 基因诱导普通小麦与T .timopheevi小麦部分同源染色体配对 ,导入外源有益基因优于ph1b基因

分类号: Q512

  • 相关文献

[1]甘肃黑麦在与普通小麦杂交导入黑麦有益基因中的作用. 李思敏,李军辉,樊路. 2000

[2]ph1b基因在普通小麦与Ae.ovata(T.ovatum)杂交中的作用. 樊路,韩敬花,叶兴国,曹文广,邓景扬,潘淑婷. 1992

[3]Phlb基因在普通小麦与Ae.ovata(T.ovatum)杂交中的作用. 樊路,韩敬花,叶兴国,曹文广,邓景扬,潘淑婷. 1992

[4]Rht 3基因在杂种小麦中的利用. 赵寅槐,邹明烈,马正强,王苏. 1986

[5]芸薹属异源多倍体减数分裂行为的遗传研究进展. 李顺达,李再云. 2018

[6]普通小麦(Taestivum)ph1b、ph2a、ph2b基因系与黑麦(Secale cereale)的杂交及回交研究. 叶兴国,樊路,韩敬花. 1992

[7]青花菜新品种瑞青8号的选育. 秦文斌,戴忠良,吴国平,王建华,张振超,潘跃平. 2013

[8]水稻抗除草剂基因bar的转育研究. 王才林,赵凌,宗寿余,吕川根,邹江石,何小兰,朱为民. 2002

[9]彩色棉与海岛棉远缘杂交后代表现. 王国祥. 2004

[10]牙鲆回交、全同胞近交及其亲本家系的微卫星研究. 王磊,陈松林,田永胜,邓寒. 2011

[11]向日葵导入禾本科作物DNA研究初报. 魏守恩,陈严. 2004

[12]高赖氨酸小麦转基因新品系的获得与选择. 吴宏亚,张伯桥,汪尊杰,马鸿翔,张旭,孙晓波,程顺和. 2013

[13]导入热带种质的温带玉米自交系的利用潜力. 陈洪梅,汪燕芬,姚文华,罗黎明,李佳莉,徐春霞,番兴明,郭华春. 2011

[14]红菜薹新型细胞质雄性不育系的转育研究. 谭远宝,何丹,徐跃进,万正杰. 2010

[15]太谷核不育小麦显性不育基因的染色体组测定. 周骏芳. 1985

[16]云南籼稻核心种质回交后代苗期耐冷性研究. 杨树明,曾亚文,杜娟,普晓英,杨涛,邰丽梅,崔虹,朱广彬,易加洪. 2007

[17]玉米自交系长_3的改良与利用. 龚士琛,苏俊,李春霞,张坪,宋锡章,张瑞英,钟占贵,闫淑琴,李国良,扈光辉,王明泉. 2004

[18]朝天椒不育系TC111A的选育. 谭杨国,谭志成,吴朝龙,葛文东,汪惠群,黄启中. 2016

[19]新型小麦蓝粒两用系遗传分离规律及转育的研究. 行翠平,安林利,田静,韩东翠,史民芳. 2012

[20]玉米o16基因回交渗入o2系的分子标记辅助选择. 张文龙,杨文鹏,陈志伟,王明春,杨留启,蔡一林. 2010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