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福建省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筛选
科研产出
排序方式:

时间

  • 时间
  • 相关度
  • 被引量
资源类型: 中文期刊
收录级别:北大核心(精确检索)
4326条记录
毛花猕猴桃果汁加工技术研究

食品工业科技 1992 北大核心

摘要:毛花猕猴桃果实是一种营养素高度集中的天然产物,是一种极好的营养食品原料,其果实理化性状及加工适应性均表明果实适应非整果型加工,尤其适应果汁饮料加工。为此,我们进行了毛花猕猴桃果汁加工技术研究,重点解决果实最佳采收期、热烫、草青味脱除、色泽调理等几个工艺技术难题,现将几年来工艺技术研究结果汇总如下。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导入三叶草根瘤菌寄主范围基因对豌豆根瘤菌侵染白三叶草的影响

遗传 1992 北大核心

摘要:将带有三叶草根瘤菌寄主范围基因的豌豆根瘤菌(转移接合子182和290)接种白三叶草,观察比较它们对白三叶草早期侵染特征和结瘤情况。转移接合子182虽然诱导白三叶草根毛细胞弯曲,但未观察到侵染,也无侵染线形成;而转移接合子290能诱导白三叶草根毛形成紧密的弯曲,溶解根毛细胞壁和侵染白三叶草。结瘤试验表明,白三叶草接种转移接合子290所诱导的结瘤情况与接种三叶草根瘤菌野生型菌株ANU 843的情况很相似。转移接合子182只能诱导个别无效瘤,290和ANU843一样都能在白三叶草上结瘤。由此说明转移接合子如果只携带三叶草根瘤菌的部分寄主范围基因(FEL)仍不能在白三叶草上诱导侵染和正常结瘤,而必需携带全部寄主范围基因(FELMN)才能在白三叶草上正常结瘤。

关键词: 寄主范围基因 转移接合子 白三叶草 侵染 结瘤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伪狂犬病毒单克隆抗体的特性和应用

病毒学报 1992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应用4株伪狂犬病毒(Pseudorabies virus,PrV)作免疫原,建立了23株分泌抗PrV的单克隆抗体(McAb)的杂交瘤细胞株。根据其免疫生物学特性可分为4个类型:(1)具有FA、ELISA和Western blot特性;(2)具有FA和ELISA特性;(3)具有FA和Western blot特性;(4)只有FA特性。根据ELISA和Western blot试验,McAb可将5株PrV分为两种不同的抗原群。应用此McAb建立并比较了3种检测PrV抗原的方法(FA、RPHA、ELISA)。FA和RPHA特异性强,与分离病毒的符合率分别为88.2%和76.5%。两者的阳性检测率统计学上无显著差异(P>0.05)。RPHA设备简单,操作简便,结果直观,更适于在基层单位推广应用。

关键词: 伪狂犬病毒 单克隆抗体 免疫荧光 反向间接血凝试验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福建省夏橙适宜栽植区的研究

中国柑桔 1992 北大核心

摘要:夏橙具有晚熟、丰产、优质三大特点,适合鲜食与加工,是当前世界上栽培面积最大,产量最多的晚熟甜橙良种。福建省栽培夏橙约有50余年历史,当时从美国引进的伏令夏橙、刘金光橙仅在福州、闽侯等地零星种植。70年代以后随着柑桔生产大发展及柑桔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水稻不育系遗传提纯及其效果研究

中国农业科学 1992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遗传提纯不育系的特点是通过对细胞质和细胞核的筛选,分离出纯合的个体,实现后代群体的高度一致性。提纯方法是通过连续割茬,检查不同环境条件下花粉育性和自交结实情况,以鉴别出不育度高而稳定的不育系和保持系的合格单株,保证不育系的高质量。在生产上使用结果表明,该提纯法可行,效果显著。

关键词: 水稻不育系 遗传提纯 原种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福州市农业技术发展对策

农业现代化研究 1992 北大核心

摘要:文章从技术发展的角度,研究探讨了福州市作为沿海开放城市农业发展必须遵循的重大政策问题,阐述了农、林、牧各行业及其综合技术政策之选择,涉及产业结构、技术结构,方向目标,发展方针、战略重点、技术对策和途径等,为制定本市农业产业技术政策,提高决策科学性,振兴农村经济提供参考。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影响根瘤菌竞争结瘤的生态学因素分析

生态学杂志 1992 北大核心

摘要:根瘤菌的发现并确证其共生固氮作用已逾100年,根瘤菌剂的制备和应用也已超过半个世纪,实践效果有目共睹。如美国对豌豆根瘤菌、三叶草根瘤菌和大豆根瘤菌的应用以及澳大利亚对三叶草根瘤菌的应用都取得显著成绩。我国在豆科作物和豆科绿肥上应用根瘤菌接种措施已有30余年历史,采用筛选的优良菌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豌豆根瘤菌转移接合子侵染的白三叶草根部形态特征研究

植物学报(英文版) 1992 北大核心

摘要:以三叶草根瘤菌野生型菌株Rhizobium trifolii ANU 843的寄主范围基因转移豌豆根瘤菌(Rhizobium leguminosarum)菌株300所获得的转移接合子290接种白三叶草.接种后24小时根毛细胞开始形成典型的弯曲;接种后48小时根毛细胞壁被部分溶解,在被侵染的根毛细胞中可观察到侵染线,皮层细胞大量分裂.植物接种试验表明,白三叶草接种豌豆根瘤菌菌株300的不结瘤,而接种转移接合子290和菌株ANU 843的能结瘤,表明三叶草根瘤菌的寄主范围基因导入豌豆根瘤菌,改变了豌豆根瘤菌的寄主范围,因而能够诱导白三叶草正常结瘤.

关键词: 白三叶草 转移接合子 根毛弯曲 侵染线 结瘤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满江红大孢子果萌发与成苗期间蕨-藻共生关系的电镜观察

植物学报(英文版) 1990 北大核心

摘要:用电镜揭示了小叶满江红(Azolla microphylla)的大孢子果萌发与成苗期间满江红鱼腥藻(Anabaena azollae)孢子与宿主建立共生关系的过程.发现大部分藻孢子首先与幼孢子苗发生的多细胞腺毛结合,之后进入第一片真叶叶腔,并继续按照同样的方式被转移到相继形成的真叶叶腔或分支茎尖.萌发的鱼腥藻孢子只在孢子苗的茎尖区域或叶腔中观察到,其萌发模式与自生鱼腥藻相似.92%萌发的满江红鱼腥藻孢子附着或靠近腺毛.这些腺毛呈现出分泌型传递细胞的结构特征.由此推测藻孢子从腺毛获得某种刺激萌发的化学信息或促进细胞增殖的营养物质.藻孢子萌发形成的营养细胞在叶腔中分化出固氮的异形胞,从而开始了新的共生世代.

关键词: 满江红 大孢子果萌发 满江红鱼腥藻 共生关系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甘蔗叶不同部位ATP酶活性细胞化学定位

植物学报(英文版) 1989 北大核心

摘要:甘蔗叶片,叶鞘和肥厚带韧皮部 ATP 酶活性定位于筛管、伴胞的质膜、内质网和某些伴胞细胞基质、小囊泡和发育成熟的液泡上;叶片韧皮部薄壁细胞、厚壁细胞和厚壁通道细胞质膜及小囊泡中亦显示有 ATP 水解产物;维管束鞘细咆与厚壁细胞或厚壁通道细胞所构成的细胞间隙上也存在有 ATP 酶活性反应产物沉淀.甘蔗叶片大、中、小三种维管束,从小维管束到大维管束,面向细胞间隙的细胞表面上的 ATP 酶活性逐渐增强,而维管束鞘细胞质膜上的 ATP 酶活性则趋于减弱;同一维管束内则以韧皮部细胞的 ATP 酶活性最强.维管束鞘细胞与叶肉细胞之间存在很多的胞间连丝,并表现出高的 ATP 酶活性.讨论了 ATP 酶活性的分布状态与叶肉细胞的光合产物向韧皮部运输的关系.

关键词: 甘蔗叶 ATP 酶活性定位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