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云南省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筛选
科研产出
排序方式:

���������

  • 时间
  • 相关度
  • 被引量
资源类型: 中文期刊
12777条记录
甘蔗优良品种(系)对黑穗病的抗性评价

作物学报 2021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甘蔗黑穗病是严重影响中国甘蔗产业发展的系统性真菌病害,不同的甘蔗品种对甘蔗黑穗病的抗性不一,筛选和种植抗病品种是防治甘蔗黑穗病最经济有效的措施。为明确近年中国育成的优良品种(系)对甘蔗黑穗病的抗性,筛选抗黑穗病优良品种供生产上推广应用,本研究选择云南元江甘蔗黑穗病高发区,采用人工接种浸渍法,对中国的100个优良品种(系)进行抗性鉴定评价。结果表明, 100个优良品种(系)中56个表现高抗到中抗,占56%, 44个表现为中感到高感2,占44%。研究结果显示目前大面积种植和主推的闽糖69-421、新台糖22号、柳城03-182、柳城03-1137、桂糖42号、粤甘26号、桂糖02-351、云蔗09-1601等品种(系)高度感病,而近年选育的福农15号、福农36号、福农1110、福农07-3206、福农11-2907、闽糖11-610、粤甘39号、粤甘43号、粤甘48号、粤甘49号、粤甘50号、粤糖00-236、赣蔗02-70、云蔗99-596、云蔗03-258、云蔗04-241、云蔗06-80、云蔗07-2800、云蔗08-2060、云蔗10-2698、云蔗13-1139、云瑞10-701、德蔗09-84、德蔗12-88、桂糖08-1589、中蔗1号等26个优良品种(系)高度抗病。建议低海拔河谷甘蔗黑穗病高发区,应加大淘汰感病主栽品种和推广应用抗病优良品种力度,以达到品种合理布局,控制甘蔗黑穗病大发生流行,为甘蔗产业高质量发展提供保障。

关键词: 甘蔗 优良品种(系) 黑穗病 人工接种 抗性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灌水量和种植密度的配置对干热河谷紫甘蓝生物量分配、产量及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

中国农学通报 2021 CSCD

摘要:为了揭示灌水量和种植密度配置下干热河谷紫甘蓝(Brassica oleracea var.capitata rubra)产量形成机理,研究了不同灌水量5800 m3/hm2(I1)、4900 m3/hm2(I2)、4600 m3/hm2(I3)和不同种植密度79200株/hm2(D1)、52800株/hm2(D2)、39600株/hm2(D3)配置对紫甘蓝生物量特性、产量和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结果表明:灌水量对紫甘蓝植株外叶鲜重、茎鲜重和茎比例有显著影响,灌水量减少降低了外叶-地上生物量的异速生长指数,紫甘蓝将更多的生物量分配到外叶中。随着种植密度的降低,紫甘蓝外叶鲜重、茎鲜重、叶球鲜重、外叶生物量、茎生物量、叶球生物量和总生物量均显著增加,外叶比例显著降低,叶球比例增加,生物量异速生长关系变化不明显。影响紫甘蓝生物量特性的主要因素是种植密度,灌水量影响较小,其交互作用不显著。I2D3处理的生物量特性主成分分析得分最高,灌溉水利用效率最高,经济产量较高。这表明,I2D3处理为紫甘蓝最佳灌水量和种植密度。本研究结果可为干热河谷紫甘蓝高产高效生产提供理论依据。

关键词: 紫甘蓝 生物量分配 水分利用效率 灌水量 种植密度 干热河谷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玉米–绿肥轮作体系下光叶紫花苕的氮肥替代和土壤肥力提升效应

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 2021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目的】研究光叶紫花苕(Vicia villosa Roth var. glabrescens)不同翻压量对玉米生长及土壤性状的影响,明确绿肥的养分供应潜力,为玉米–绿肥轮作系统中的化肥减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于2018和2019年在云南省嵩明县开展玉米(黑糯1号)田间试验,共设5个处理:冬闲(CK);不施氮肥但翻压绿肥光叶紫花苕15000kg/hm2 (G1)、30000 kg/hm2 (G2)、45000 kg/hm2 (G3);冬闲+常规氮肥N 270 kg/hm2 (FN)。光叶紫花苕冬季种植,在玉米播种前翻压。在玉米收获期,测定玉米地上部氮、磷、钾含量和积累量,测定产量和产量构成因素,同时测定土壤全量和速效氮磷钾含量、pH和有机质含量。【结果】2018年各绿肥处理G1、G2、G3的玉米产量分别相当于FN处理的78.14%、88.88%及92.86%,2019年G1、G2、G3处理的产量水平相当于FN处理的98.92%、104.22%和113.91%,相较第一年,次年各绿肥处理产量水平有较大幅度增长;2018和2019年各绿肥处理株高、穗位高、秃穗长及单穗重等相较于FN多无显著差异;2018年FN处理籽粒氮含量显著高于其他各处理,秸秆氮含量显著高于CK和G1处理。2019年G3处理地上部氮积累量比FN、G1处理分别显著提高42.02%、33.91%。2018年玉米FN处理地上部磷积累量显著高于CK和G1处理,钾积累量各施肥处理间无显著差异。2019年,4个施肥处理间磷积累量无显著差异,3个绿肥处理的钾积累量均显著高于FN处理;2018年各处理土壤养分含量无显著差异,2019年随绿肥翻压量的增加土壤碱解氮、速效钾、全氮及有机质含量等显著增加,即土壤培肥效果随绿肥应用年限增加有所提升;聚合增强树分析表明,土壤全氮及单穗重对玉米产量的贡献率最大,均为20.89%。【结论】无需施用氮肥,第一年翻压高量光叶紫花苕,第二年翻压常量光叶紫花苕即可为玉米提供与常量氮肥相当的氮素养分,获得相近甚至更高的玉米产量。连续两年翻压绿肥后,土壤速效及全量氮、钾及有机质含量均有显著的提升效果。

关键词: 光叶紫花苕 玉米 养分累积 土壤培肥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干热河谷区葡萄化肥农药减施增效栽培技术

中国南方果树 2021 北大核心

摘要:针对葡萄化肥农药过量施用、人工成本和生产成本投入过高、土壤板结酸化、葡萄品质连年下降等问题,云南省农业科学院热区生态农业研究所立足干热区,通过研究增施有机肥和平衡施用化肥、有机肥替代部分化肥、农药减施、避雨栽培、品种选择、稀植栽培、立体复合种养等技术,集成一套葡萄化肥农药减施增效栽培技术,为干热河谷地区葡萄产业健康可持续发展保驾护航。

关键词: 干热河谷 葡萄 化肥农药 减施增效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基于生长周期对仙茅根茎及须根中仙茅苷积累的影响研究

时珍国医国药 2023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目的 :探讨不同生长周期的仙茅根茎中标志物仙茅苷的积累规律,同时测定多年生仙茅须根中仙茅苷的含量,为仙茅质量控制和资源充分开发利用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HPLC法,以ACE Excel5 C18-AR柱(5m, 4.6 mm×250 mm)为色谱柱,以以乙腈-0.1%磷酸溶液(21:79)进行等度洗脱,流速:1.0ml/min;检测波长:285nm,测定各样品仙茅苷的含量。结果 经过对HPLC图谱分析比较,不同生长年限的仙茅中仙茅苷含量差别较大,以4年生最高。3年生的次之,1年生则最低。3~4年生仙茅须根中仙茅苷平均含量达到0.390%~0.425%,4年生含量略高。结论 3~4年生仙茅根茎的仙茅苷含量均达到《中国药典》(2020年版)规定,以3年及以上生长年限的仙茅作为药材原料具有一定的合理性。同时,3年及以上生长年限的仙茅须根的仙茅苷含量已经远超出了相同生长年限的根茎,仙茅须根可进一步开展资源评价,以便充分开发利用资源。

关键词: 生长周期 仙茅 根茎 须根 仙茅苷 HPLC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三七茎叶总皂苷提取工艺及抗氧化活性研究

食品安全质量检测学报 2021

摘要:目的 建立并优化了乙醇热回流提取三七茎叶总皂苷的工艺条件, 高效提取三七茎叶总皂苷.方法 以人参皂苷Rb3的提取率和纯度为指标, 通过部分析因设计和中心组合设计实验, 对乙醇浓度、液料比、提取时间、提取温度4个因素进行考察, 筛选最佳提取工艺参数, 并进一步对4种不同提取方法所获三七茎叶总皂苷的抗氧化活性进行评价.结果 最佳提取工艺参数为乙醇浓度50%、液料比10 (mL/g)、提取时间1 h和提取温度60 ℃, Rb3提取率为90.6%±1.77%, 纯度为8.41%±0.39%, 且该提取方法所获皂苷的抗氧化活性高于其他提取方法.结论 该工艺流程在保证获得较高人参皂苷 Rb3纯度和含量的基础上, 具有经济、快速、高效的特点, 为后续三七茎叶的进一步开发奠定了理论基础.

关键词: 七茎叶;总皂苷;加热回流;响应面法;抗氧化活性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土壤常见益生菌及其功效

云南农业科技 2021

摘要:土壤微生物是土壤中一切肉眼看不见或看不清楚的微小生物的总称,严格意义上应包括细菌、古菌、真菌、病毒、原生动物和显微藻类。但是在应用时,更着重于对作物生长发育更有益的一些种类,依功能分大致包括固氮菌群、硝酸菌群、溶磷菌群、酵母菌群、乳酸菌群、光合成菌群、放线菌群、生长菌群。土壤常见益生菌如下:枯草芽孢杆菌:增加作物抗逆性、固氮,促进植物生长,保护环境;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