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云南省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筛选
科研产出
排序方式:

时间

  • 时间
  • 相关度
  • 被引量
资源类型: 中文期刊
12085条记录
不同海拔来源云南地方稻种资源各生育时期耐冷性鉴定评价

植物遗传资源学报 2022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本研究以不同海拔生态区来源的307份云南地方稻种资源为试验材料,进行了水稻发芽期、芽期、苗期、孕穗开花期等4个生育时期耐冷性的鉴定评价。鉴定结果表明,云南地方稻种的各生育时期耐冷性分级与其分布的生态区海拔高度均呈显著或极显著的负相关,即云南地方稻种的耐冷性与其来源生态区的海拔高度密切相关,分布在高海拔生态区的地方稻种各生育时期的耐冷性明显强于分布在低海拔生态区的地方稻种。各生育时期耐冷性间均表现显著或极显著的正相关,说明各生育时期耐冷性相互可作为耐冷性评价的间接指标。通过4个生育时期耐冷性的鉴定评价,筛选出发芽期和苗期耐冷性均达1级的冷水谷、茨中黄谷、接骨糯、陇川糯等极强耐冷地方稻种20份;筛选出发芽期和孕穗开花期耐冷性均达1级的小黑谷、齐头谷、云南谷等极强耐冷地方稻种9份;筛选出苗期和孕穗开花期耐冷性均达1级的八月糯、烂地谷、傲冷农等极强耐冷地方稻种18份;筛选出发芽期、苗期、孕穗开花期3个时期耐冷性均达1级的极强耐冷资源矮脚细。这些耐冷性极强的优异种质在针对多个生育时期耐冷性的育种改良和新基因发掘中具有重要利用价值,应在今后育种和新基因发掘研究中加以利用。

关键词: 云南地方稻种 不同生育时期 耐冷性 海拔 相关性 耐冷种质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云南新平腌菜发酵过程中品质变化规律

食品与机械 2022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目的:获得云南传统新平腌菜最佳发酵时间.方法:对不同发酵时间下新平腌菜进行感官评价和质构测定,并按国标法测定pH值和亚硝酸盐含量.结果:随着发酵进行,感官方面,新平腌菜色泽和质地得分逐渐上升,6d后趋于平稳,香气和滋味得分先升高,7d后开始下降;质构方面,菜柄的咀嚼性从发酵第7天开始趋于稳定;发酵7 d时pH值为4.67,之后下降并稳定在4.3左右;发酵20 h时出现亚硝峰,2 d后亚硝酸盐含量下降到1~3 mg/kg.结论:综合考虑感官、质构、pH值及亚硝酸盐含量变化,发酵7d左右的新平腌菜品质最佳.

关键词: 新平腌菜;芥菜;感官品质;质构;亚硝酸盐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云南省荞麦褐斑病病原鉴定及其生物学特性分析

西南农业学报 2022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目的]研究明确云南省荞麦褐斑病病原菌的种类及其生物学特性,为荞麦褐斑病的防控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通过测定病原菌的致病性、观察孢子形态及分析rDNA-ITS序列的系统发育树,对云南省荞麦褐斑病的病原菌种类进行鉴定,并测定其生物学特性.[结果]菌株S62R5的rDNA-ITS序列长度为553 bp(登录号:KR002908.1),与稻黑孢菌菌株(登录号:EU529994.1)的同源性达100%.菌丝生长的最适培养基为PDA、PSA,最适菌丝生长温度25、28℃,致死温度为53℃,10 min;菌丝适宜生长的pH为5~9,最适pH为6;光照对菌丝生长影响不显著;菌丝生长的最适碳源为葡萄糖和蔗糖,最适氮源为氯化铵.[结论]引起云南省荞麦褐斑病的病原菌为稻黑孢菌(Nigrospora oryzae).

关键词: 荞麦褐斑病;稻黑孢菌;病原鉴定;生物学特性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云南省柠檬主产区土壤肥力特征与评价

中国南方果树 2022 北大核心

摘要:为了探究云南省柠檬主要产区土壤肥力的特征,进而为柠檬种植园合理施肥提供理论依据,在云南省5个州(市)7个县(区)的20个柠檬主产区(乡镇)采集129个土壤样品进行分析测试,并采用Nemerow指数法评价不同主产区和不同海拔的土壤肥力。结果表明,云南省7个县(区)柠檬采样区土壤综合肥力均达到Ⅱ级(综合肥力指数≥0.9)以上,土壤肥力总体较高,综合肥力指数排名为隆阳区(2.05)>澜沧县(1.38)>师宗县(1.28)>陇川县(0.98)>元江县(0.97)>瑞丽市(0.96)>施甸县(0.90);不同海拔区土壤综合肥力排序为700~900 m(2.05)>1 300~1 500 m(1.04)>900~1 100 m(1.02)>1 100~1300 m(0.97),海拔900 m可视为土壤肥力的"分水岭"。各产区土壤pH值处于适宜范围;除有效锰差异无显著性外,各主产区之间其余土壤养分差异显著,且限制性养分存在区别。

关键词: 云南 土壤肥力 柠檬 海拔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4个猕猴桃品种在云南省石漠化地区的引种表现

中国南方果树 2022 北大核心

摘要:为筛选出适合云南省西畴县石漠化地区种植的猕猴桃品种,引进东红、金艳、翠玉和寻猕196等4个猕猴桃品种,观察了这些品种的物候期、生长特性、果实性状,并通过主成分分析法对引进的4个猕猴桃品种果实性状进行综合评价。结果表明,4个品种的果实成熟期差异较大,以东红最早,金艳最晚,早晚差异达42 d;萌芽率以翠玉最高,为86.00%;果枝率及着果率均以金艳最高,分别为82.00%和79.00%;翠玉及寻猕196的单株产量分别达到41.57 kg及42.53 kg,显著高于东红及金艳;单果质量最大的为金艳,达到了116.97 g,最小的为东红,为92.99 g;可溶固形物以金艳及东红较高,分别为17.50%及17.17%,显著高于翠玉和寻猕196;可滴定酸寻猕196显著高于其他3个品种,为15.19 g/kg;维生素C以翠玉最高,为159.00 mg/100 g。通过主成分分析,综合排序为东红、金艳、翠玉及寻猕196。引进的这4个猕猴桃品种均适合云南省文山州西畴县石漠化地区种植,在实际生产中可以优先选择东红及金艳猕猴桃。如考虑到成熟期及果肉颜色等因素,也可同时发展东红、金艳、翠玉和寻猕196等品种。

关键词: 猕猴桃 引种 石漠化地区 物候期 生长特性 果实品质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中国与澜湄五国蔬菜产业国际竞争力比较实证分析

江西农业学报 2022

摘要:以澜湄六国为研究对象,采用国际市场占有率、贸易竞争力指数,对比分析了2010~2019年全球5种主要蔬菜产品的国际竞争力变动情况.通过灰色关联度分析了中国2010~2019年这5种主要蔬菜产品的进出口数据,得出5种主要蔬菜产品对中国蔬菜产业国际竞争力的影响程度.结果表明,中国蔬菜产业整体具有一定的国际竞争力,特别是加工蔬菜产品、脱水蔬菜产品和保鲜蔬菜产品国际竞争力较强.缅甸的冷冻蔬菜产品以及老挝、泰国和越南的新鲜蔬菜产品均具有一定的市场竞争力.中国蔬菜产业的国际竞争力受脱水蔬菜产品、保鲜蔬菜产品和冷冻蔬菜产品的影响较大.为提高我国蔬菜产业的出口效益,提出了优化蔬菜出口产品结构、积极拓展国际市场空间、提高蔬菜产业的组织化程度等对策建议.

关键词: 蔬菜产业 国际竞争力 国际市场占有率 贸易竞争力指数 灰色关联度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云南省肉羊产业发展现状及比较优势分析

中国农学通报 2022

摘要:本研究分别从生产、消费、价格波动以及贸易等角度对云南省肉羊产业的发展现状进行分析。在此基础上,采用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方法分别从产业基础优势、区位商、产业集中度及专业化系数等多方面对2008—2019年云南省肉羊产业发展的比较优势进行较为深入的研究。结果表明,云南省肉羊产业区位商得分均在1以上,且表现为逐年增强的趋势;肉羊产业集中指数和专门化系数也均呈现出不断增长趋势。主要结论:首先,云南省具有优越的肉羊养殖条件和稳定的羊肉消费市场;其次,区位商及其变化反映出云南省发展肉羊产业资源禀赋优势在全国平均水平以上并呈增强趋势;最后,肉羊产业集中度和专业化程度日趋增强,肉羊产业规模化水平稳步提高。由此说明,云南省肉羊产业发展具有比较优势,发展空间和潜力巨大。

关键词: 肉羊产业 现状 比较优势 区位商 集中指数 专门化系数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试论云茶产业转型升级的路径

茶业通报 2022

摘要:以云南茶产业为研究对象,对云茶产业现状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云南具有优越的茶叶发展条件和基础,云茶在云南农业和中国茶产业中具有重要地位和作用;当前云茶存在基础设施设备落后、科技支撑能力不足、茶企综合实力不强、市场深耕能力不足、文化兴茶不足等主要问题;根据高质量发展的要求,提出了转型升级的七点建议,供参考.

关键词: 云南茶叶;茶产业;产业转型升级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国内部分农药原药价格消息

云南农业科技 2022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首页上一页123456...下一页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