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吉林省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不同氮效率玉米品种亲本自交系花粒期氮素转运特性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作者: 温立玉 1 ; 薛艳芳 1 ; 张慧 1 ; 张秀清 1 ; 高英波 1 ; 刘开昌 2 ; 李宗新 1 ;

作者机构: 1.山东省农业科学院玉米研究所

2.小麦玉米国家工程实验室/农业部黄淮海北部玉米生物学与遗传育种重点实验室

关键词: 玉米;自交系;氮;花粒期;转运

期刊名称: 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

ISSN: 1008-505X

年卷期: 2019 年 25 卷 004 期

页码: 568-578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目的]为明确不同氮效率玉米品种亲本自交系花粒期氮转运与代谢特性,从溯源的角度探析不同氮效率玉米品种亲本自交系花粒期的氮素吸收、转运与利用特性.[方法]以氮高效型玉米品种‘鲁单818’的亲本自交系(母本Qx508,父本Qxh0121)和氮低效型玉米品种‘鲁单981’亲本自交系(母本Q319,父本Lx9801)为供试材料,盆栽条件下研究不同氮素供应水平(N 0g/盆、7.1 g/盆和14.2 g/盆,记作N0、N1和N2)对4个不同氮效率玉米亲本自交系花粒期干物质积累、氮素积累、氮素分配与利用效率以及叶片氮代谢关键酶硝酸还原酶活性、可溶性蛋白含量变化的影响,并探讨分析不同氮效率玉米品种氮素利用的生理机制与遗传特性.[结果]吐丝后各自交系干物质由营养器官向生殖器官转移,表现为茎叶干物重显著降低,穗和粒的干物重显著增加,且Qxh0121和Q319的干物质重均显著高于其另一亲本.从吐丝到成熟,茎鞘和叶的氮含量均呈降低的趋势,穗和粒的氮含量显著增加,且Qxh0121和Q319自交系叶片、茎鞘、籽粒氮含量均显著高于其另一亲本自交系.花后氮吸收量均表现为Qxh0121显著高于Qx508,Q319显著高于Lx9801.且在低氮(N1)和高氮(N2)处理下,Qxh0121氮转运效率较Qx508分别高29.2%和14.3%,花后氮转运对籽粒贡献率较Qx508分别高74.0%和17.4%.Q319氮转运效率较Lx9801分别高43.4%和24.7%,花后氮转运对籽粒贡献率较Lx9801分别高75.3%和39.6%.Qxh0121和Q319的产量和氮肥利用效率也高于对应的自交系.在N1和N2水平下,Qxh0121的产量比Qx508分别高43.3%和42.5%,Q319的产量比Lx9801分别高20.2%和10.5%.吐丝至成熟期叶片硝酸还原酶(NR)活性和可溶性蛋白含量的变化均呈单峰曲线,高峰期在吐丝后10d左右.Qxh0121和Q319的NR活性和可溶性蛋白含量在各时期均高于其另一亲本,表现出较强的氮素吸收和同化能力.[结论]氮高效型玉米品种‘鲁单818’表现为父本高效,氮低效型玉米品种‘鲁单981’表现为母本高效.因此,未来育种应充分挖掘‘鲁单818’的父本Qxh0121及‘鲁单981’的母本Q319的氮高效潜力,提高其花前氮的转移效率以及花后氮向籽粒的分配能力,是其对应杂交种进一步实现高产并增加籽粒氮浓度、减少秸秆氮素残留的关键.

  • 相关文献

[1]不同氮效率玉米干物质形成及氮素营养特性差异研究. 李文娟,何萍,高强,金继运,侯云鹏,尹彩霞,张国辉. 2010

[2]玉米自交系吉853的选育和利用. 徐国良,金明华,王树春,代玉仙,郭志明,张来厚,张晋纯. 2000

[3]玉米自交系吉A5001的选育与应用研究. 张志军,贾立辉,岳尧海,周旭东,张建新,马英杰,王绍平,路明,刘文国. 2018

[4]温热种质改良玉米自交系主要农艺性状配合力分析. 周小辉,岳尧海,赵万庆,金明华. 2009

[5]CIMMYT玉米自交系与群体鉴定初报. 冯芬芬,董海合,周旭东. 1998

[6]78599选系及其衍生系种质对我国玉米育种的影响. 孙发明,岳尧海,焦仁海,刘兴贰,徐艳荣. 2008

[7]转GFM CrylA基因玉米自交系及其杂交种的抗螟性鉴定. 袁英,李晓辉,孔祥梅,姜志磊,林春晶,李葱葱,刘娜,孙传波,刘德璞. 2008

[8]7个旅大红骨自交系的配合力分析及评价. 彭雷,李季竹,金明华,苏义臣,杨伟光. 2008

[9]杂交玉米制种田施肥技术的研究. 边秀芝,任军,刘慧涛,阎孝贡,郭金瑞,胡景龙. 2007

[10]多抗、高配合力玉米自交系444的选育与推广. 孙发明,于明彦,文贞顺. 2005

[11]几个玉米自交系主要农艺性状的配合力和遗传参数分析. 刘鹏,任英,闫丽娜. 2004

[12]优良玉米自交系吉A5002的选育与应用. 路明,张志军,贾立辉,岳尧海,周旭东,张建新,马英杰,王绍平,刘文国. 2018

[13]玉米杂交种母本自交系的SSR快速鉴定技术. 王春喜,李新海,郝转芳,李晓辉,曲延英,张世煌. 2007

[14]不同生态类型区玉米自交系杂种优势利用研究. 周小辉,杨贤成,岳尧海,高智勇. 2004

[15]玉米自交系耐旱性与耐瘠性相关性研究. 刘志全,沈海波,路立平,鲍树忠. 2008

[16]Lancaster类群及其衍生系对吉林省玉米育种的影响. 徐艳荣,刘兴贰,孙发明,焦仁海,曹宏丽. 2006

[17]吉林省玉米灰斑病菌的致病性分化研究. 贾娇,苏前富,任智惠,孟玲敏,张伟,李红,晋齐鸣. 2016

[18]玉米自交系444在东北地区的应用与创新. 孙发明,徐艳荣,仲义,代秀云,焦仁海,刘兴贰. 2013

[19]玉米自交系C8605-2在种质改良中的应用. 于晓东,徐明慧,焦仁海. 2007

[20]基因枪共转化法获得玉米转基因植株的研究. 郭嘉,孙传波,陶蕊,李海华,孟凡梅,曲文利,郝东云,袁英. 2012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