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上海市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上海双棱扁’大麦种子紫色色素以及脂质组分的研究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作者: 赵慧燕 1 ; 周龙华 1 ; 刘成洪 1 ; 李锦斌 1 ; 黄剑华 1 ; 陆瑞菊 1 ;

作者机构: 1.上海海洋大学;上海市农业科学院生物技术研究所上海市农业遗传育种重点实验室;上海海丰大丰种业有限公司

关键词: 紫籽大麦;表儿茶素;脂质组学;液质联用;HvTTG1

期刊名称: 上海农业学报

ISSN: 1000-3924

年卷期: 2023 年 01 期

页码: 54-60

摘要: 以“紫籽”(purple-seeded,“PS”)以及“黄籽”(yellow-seeded,“YS”)大麦为研究材料,利用液相色谱-质谱联用仪(liquid chromatograph mass spectrometer,LC-MS)系统分析大麦籽粒表儿茶素(epicatechin,EC)含量。结果表明:“紫籽”大麦籽粒表儿茶素(epicatechin,EC)含量显著高于“黄籽”大麦。通过同源比对获得‘SLB’中Hv TTG1(TRANSPARENT TESTA GLABRA1)全长基因,在拟南芥中超表达Hv TTG1后,转基因拟南芥叶片颜色呈现紫色。脂质组学分析显示,“紫籽”中多种脂质组分含量均高于“黄籽”,包括1种单酰甘油(monoacylglyceride,MG)、12种二酰甘油(diacylglyceride,DG)、67种三酰甘油(triacylglyceride,TG)以及具有高营养价值的亚油酸(C18∶2)与亚麻酸(C18∶3)。综上,初步认为Hv TTG1在大麦种子紫色种皮形成中起到潜在的调控作用,并且‘紫籽’大麦相对‘黄籽’大麦,籽粒含有更高的亚油酸以及亚麻酸。研究可对紫色大麦在新食谱中的应用提供一定的参考依据。

  • 相关文献

[1]CO_2超临界流体萃取芦笋中熊果酸的研究. 崔星明,王勇为,陈光宇. 2004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