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山西省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高频词云

山西省农业科学院农作物品种资源研究所
简介:一、沿革 山西省农作物品种资源研究所前身是1979年12月成立的山西省农业科学院农作物品种资源研究室。1984年2月,山西省农业科学院农作物品种资源研究所正式成立,是我国第一个建立的省级农作物品种资源研究所,编制51人。现任所长乔治军。二、业务范围 开展农作物种质资源的征集、保存、鉴定、评价及新品种选育等研究;开展新品种、新技术示范推广等科技服务。三、重点研究领域 山西省农科院农作物品种资源研究所是黄土高原区域唯一从事农作物种质资源收集、保存、鉴定、评价和创新利用的专业研究所,也是目前我国省级保存作物种质资源最多的单位,占全国种质资源数量的1/10。 主要研究方向是:作物种质资源的收集、保存、鉴定、评价和创新利用,为育种和农业生产服务。主要研究的作物有黍稷、谷子、高粱、燕麦、荞麦、食用豆、大豆、玉米、小麦、大麦等,以山西丰富多彩的杂粮种质资源为特色。从“六五”至今是国家作物品种资源科技攻关的主要参加单位。 2007年与中国农科院作科所共建了“中国农业科学院杂粮研究中心(太原)”;2011年以品资所为依托单位成立农业部黄土高原作物基因资源与种质创制重点实验室,隶属于作物基因资源与种质创制学科群;承担“国家燕荞麦产业技术体系分子育种岗位”、“国家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糜子栽培岗位”、“国家食用豆产业技术体系太原综合试验站”。同时,品种资源研究所对外有广泛的交流与合作,在国内与中国农业科学院、中国农业大学、南京农业大学、山西农业大学等科研机构和高校有紧密合作;在国际上,与芬兰、日本、俄罗斯等国的科研院所保持密切联系。四、人员结构 全所现有在职职工45人。其中专业技术人员39人,拥有高级技术职务15人,中级13人;博士4人,博士生3人,硕士14人,在读硕士1人。山西省学术技术带头人1名,山西省委组织部联系的高级专家3名,国家燕荞麦产业技术体系分子育种岗位专家1名,国家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糜子栽培岗位专家1名,国家食用豆产业技术体系太原综合试验站站长1名,省岗位专家3名。五、内设机构 晋编办字(2010)70号核定品资所内设9个科室,分别为所办公室、所科研办公室、所财务科、山西省种质库、资源引种研究室、资源综合评价研究室、分子生物学实验室、资源创新利用研究室、技术推广办公室。六、科研条件(实验室、仪器设备与基地) 品种资源研究所科研实验楼面积4800㎡,其中实验室面积2000㎡,包括生理生化实验室、分子生物学实验室、品质分析实验室、栽培实验室。目前拥有丹麦FOSS全自动定氮仪、美国安捷伦相色谱仪等仪器设备近40台;建成我省唯一的一座低温种质库,面积300㎡。 品资所现有试验基地700余亩,分布于榆次东阳、岢岚、河曲、阳高、海南等地。拥有2400㎡风干室,1500㎡温室大棚,300㎡农具库,10000㎡的晒场。七、科技成果情况(获奖数、鉴定成果数、审定品种、专利、产品、论文、著作等) 建所以来,先后主持和承担国家科技部、农业部、中国农科院及山西省各级各类研究课题417项,获奖57项,其中获得国家级成果奖5项,国家级一等奖1项,二等奖1项,三等奖2项,四等奖1项;省部级奖励48项,其中一等奖7项,二等奖16项,三等奖14项,农村技术承包奖7项,其他奖4项。专利4 项,制定地方标准6项,出版著作41部,发表论文347篇,国审品种1个,省审品种38个。 与此同时,品资所种质库目前已贮存37种作物的7万份种质资源,特别是拥有小杂粮作物种质资源近3万份,其中一些优异种质、特用型种质是全国罕见的稀有珍贵种质。多年来为全院育种工作者和科技人员提供利用各类种质资源约2万份次,为新品种选育发挥了巨大作用。在种质资源的安全贮存技术方面,库存种质安全预警关键技术方面,摸索出了一套中期库种质资源安全贮存的有效方法和适时更新的技术指标,为农作物种质的安全保存提供了技术支撑。

研究学科:主要研究方向是:作物种质资源的收集、保存、鉴定、评价和创新利用,为育种和农业生产服务。

  • 发文量: 746
  • |
  • 被引量: 415
  • |
  • EI: 2
  • |
  • CSSCI: 1
  • |
  • CSCD: 224
  • |
  • SCI: 18
  • |
  • 北大核心: 238

一、沿革 山西省农作物品种资源研究所前身是1979年12月成立的山西省农业科学院农作物品种资源研究室。1984年2月,山西省农业科学院农作物品种资源研究所正式成立,是我国第一个建立的省级农作物品种资源研究所,编制51人。现任所长乔治军。二、业务范围 开展农作物种质资源的征集、保存、鉴定、评价及新品种选育等研究;开展新品种、新技术示范推广等科技服务。三、重点研究领域 山西省农科院农作物品种资源研究所是黄土高原区域唯一从事农作物种质资源收集、保存、鉴定、评价和创新利用的专业研究所,也是目前我国省级保存作物种质资源最多的单位,占全国种质资源数量的1/10。 主要研究方向是:作物种质资源的收集、保存、鉴定、评价和创新利用,为育种和农业生产服务。主要研究的作物有黍稷、谷子、高粱、燕麦、荞麦、食用豆、大豆、玉米、小麦、大麦等,以山西丰富多彩的杂粮种质资源为特色。从“六五”至今是国家作物品种资源科技攻关的主要参加单位。 2007年与中国农科院作科所共建了“中国农业科学院杂粮研究中心(太原)”;2011年以品资所为依托单位成立农业部黄土高原作物基因资源与种质创制重点实验室,隶属于作物基因资源与种质创制学科群;承担“国家燕荞麦产业技术体系分子育种岗位”、“国家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糜子栽培岗位”、“国家食用豆产业技术体系太原综合试验站”。同时,品种资源研究所对外有广泛的交流与合作,在国内与中国农业科学院、中国农业大学、南京农业大学、山西农业大学等科研机构和高校有紧密合作;在国际上,与芬兰、日本、俄罗斯等国的科研院所保持密切联系。四、人员结构 全所现有在职职工45人。其中专业技术人员39人,拥有高级技术职务15人,中级13人;博士4人,博士生3人,硕士14人,在读硕士1人。山西省学术技术带头人1名,山西省委组织部联系的高级专家3名,国家燕荞麦产业技术体系分子育种岗位专家1名,国家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糜子栽培岗位专家1名,国家食用豆产业技术体系太原综合试验站站长1名,省岗位专家3名。五、内设机构 晋编办字(2010)70号核定品资所内设9个科室,分别为所办公室、所科研办公室、所财务科、山西省种质库、资源引种研究室、资源综合评价研究室、分子生物学实验室、资源创新利用研究室、技术推广办公室。六、科研条件(实验室、仪器设备与基地) 品种资源研究所科研实验楼面积4800㎡,其中实验室面积2000㎡,包括生理生化实验室、分子生物学实验室、品质分析实验室、栽培实验室。目前拥有丹麦FOSS全自动定氮仪、美国安捷伦相色谱仪等仪器设备近40台;建成我省唯一的一座低温种质库,面积300㎡。 品资所现有试验基地700余亩,分布于榆次东阳、岢岚、河曲、阳高、海南等地。拥有2400㎡风干室,1500㎡温室大棚,300㎡农具库,10000㎡的晒场。七、科技成果情况(获奖数、鉴定成果数、审定品种、专利、产品、论文、著作等) 建所以来,先后主持和承担国家科技部、农业部、中国农科院及山西省各级各类研究课题417项,获奖57项,其中获得国家级成果奖5项,国家级一等奖1项,二等奖1项,三等奖2项,四等奖1项;省部级奖励48项,其中一等奖7项,二等奖16项,三等奖14项,农村技术承包奖7项,其他奖4项。专利4 项,制定地方标准6项,出版著作41部,发表论文347篇,国审品种1个,省审品种38个。 与此同时,品资所种质库目前已贮存37种作物的7万份种质资源,特别是拥有小杂粮作物种质资源近3万份,其中一些优异种质、特用型种质是全国罕见的稀有珍贵种质。多年来为全院育种工作者和科技人员提供利用各类种质资源约2万份次,为新品种选育发挥了巨大作用。在种质资源的安全贮存技术方面,库存种质安全预警关键技术方面,摸索出了一套中期库种质资源安全贮存的有效方法和适时更新的技术指标,为农作物种质的安全保存提供了技术支撑。

人才队伍

全所现有在职职工45人。其中专业技术人员39人,拥有高级技术职务15人,中级13人;博士4人,博士生3人,硕士14人,在读硕士1人。山西省学术技术带头人1名,山西省委组织部联系的高级专家3名,国家燕荞麦产业技术体系分子育种岗位专家1名,国家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糜子栽培岗位专家1名,国家食用豆产业技术体系太原综合试验站站长1名,省岗位专家3名。

组织机构

所内设9个科室,分别为所办公室、所科研办公室、所财务科、山西省种质库、资源引种研究室、资源综合评价研究室、分子生物学实验室、资源创新利用研究室、技术推广办公室。

上级单位

山西省农业科学院

研究领域

主要研究方向是:作物种质资源的收集、保存、鉴定、评价和创新利用,为育种和农业生产服务。

获得成就

山西省农业科学院

联系方式

电话:0351-7967045   邮箱 :muzx2008@sina.com
  邮编:30031   传值:
  地址:山西省太原市小店区龙城北街161号

网址

查找成果
筛选
  • 中文期刊()

  • 外文期刊()

  • 会议论文()

  • 获奖成果()

  • 专利()

发文趋势

期刊分布统计

收录级别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