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甘肃省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筛选
科研产出
排序方式:

被引量

  • 时间
  • 相关度
  • 被引量
资源类型: 中文期刊
7739条记录
燕麦抗倒伏性研究进展

草地学报 2023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倒伏是影响燕麦产量和品质的重要因素之一,也是目前燕麦育种和生产中亟需解决的突出问题.加强燕麦抗倒伏生理和分子机制的系统研究,对促进燕麦抗倒伏种质创新和丰产高效栽培具有重要意义.基于此,本文对燕麦倒伏方面的研究进行了系统总结,梳理了燕麦倒伏发生的影响因素和抗倒伏性鉴定评价现状,综述了燕麦抗倒伏形态学、生理学及解剖学等方面的研究进展,归纳了植株形态、理化物质、栽培措施等与燕麦倒伏的关系.并针对燕麦茎秆力学性能与内源物质合成,抗倒伏相关性状全基因组关联分析(Genome wide association study,GWAS)分析及数量性状位点(Quantitative trait locus,QTL)定位,功能基因挖掘与分子机制解析等研究进行了展望,旨在为我国燕麦遗传改良和抗倒品种选育提供参考,进而推动燕麦抗逆性研究的发展.

关键词: 燕麦 抗倒伏 影响因素 鉴定评价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鲜食型马铃薯新品种‘陇薯19号’

中国马铃薯 2023

摘要:陇薯19号’是以‘Favorita’为母本,‘L0116-14’为父本通过有性杂交选育而成,2022年通过农业农村部非主要农作物品种登记[GPD马铃薯(2022)620036]。‘陇薯19号’生育期88 d左右,属中熟鲜食品种。植株半直立,结薯集中,单株结薯数3.5个。块茎卵圆形,淡黄皮淡黄肉,芽眼浅,商品薯率86.00%以上。2019~2020年区域试验平均产量2 455 kg/667m~2,较对照‘LK99’(2 104 kg/667m~2)增产16.69%。干物质含量17.48%,粗淀粉含量13.86%,粗蛋白含量1.97%,维生素C含量7.85 mg/kg,还原糖含量0.31%。植株田间晚疫病表现抗病,高抗卷叶病毒病。适宜在甘肃省白银市、天水市、平凉市、陇南市,以及山东省济南市川水地种植。

关键词: 马铃薯 陇薯19号 选育 鲜食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阳光玫瑰在甘肃天水的引种表现及绿色优质高效栽培技术

中国南方果树 2023 北大核心

摘要:为了进一步优化天水葡萄品种结构,促进果农持续稳定增收,引进鲜食葡萄新品种阳光玫瑰进行区域试验。试验结果:阳光玫瑰平均单粒质量17.5 g,平均单穗质量884.9 g,果皮黄绿色、光亮。果肉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平均为18.0%,皮薄、肉脆甜、多汁,具有较浓的玫瑰香味,综合性状优良。平均单价40元/kg,平均产值6.0万元/667 m~2,经济效益是巨峰葡萄的4~5倍,具有良好的发展前景。从园地选择、定植管理、整形修剪、花果管理、水肥管理、病虫害绿色防控、适期采收及分级包装7个方面总结出了阳光玫瑰绿色优质高效栽培技术。

关键词: 阳光玫瑰 天水 引种表现 绿色 优质 高效栽培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水肥耦合对娃娃菜产量和品质的影响

灌溉排水学报 2023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目的】探究河西走廊冷凉灌区膜下滴灌条件下娃娃菜适宜的水肥耦合模式。【方法】以当地秋茬主栽品种金皇后为供试材料,设置3个灌溉水平和3个施肥水平,共计9个处理,测定不同处理下的娃娃菜叶球纵径和横径、产量及品质指标。通过主成分分析筛选关键指标,基于隶属函数和标准差系数权重法来评价灌水量和施肥量对娃娃菜各项指标的耦合效应。【结果】灌水量、施肥量及水肥交互效应均在不同程度上影响娃娃菜的产量和品质,水肥交互效应的影响高于灌水量和施肥量。水肥耦合模式下,H2F2处理(中水中肥)可显著提高娃娃菜单株净质量、净菜率、产量、可溶性固形物量和Vc量,增加叶球紧实度,降低硝酸盐量。基于主成分分析将生长性状、产量、品质等12个指标转换为3个独立的综合指标,其累积贡献率高达91.87%。H2F2处理下的基于隶属函数与标准差系数权重法取得的水肥耦合效应综合得分最高。【结论】河西走廊冷凉灌区娃娃菜适宜的水肥耦合模式为灌水下限为田间持水率的70%、施肥量N为330 kg/hm2,P2O5为195 kg/hm2,K2O为450 kg/hm2。

关键词: 河西冷凉灌区 娃娃菜 水肥耦合 主成分分析 隶属函数法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种植方式对当归田土壤酶活性时空分布的影响

中兽医医药杂志 2023

摘要:在当归道地产区设置起垄覆膜穴栽(LS)、膜侧开沟斜栽(MC)和露地开沟斜栽(LD)3种种植方式,分析比较不同种植方式生育期内0~10 cm、10~20 cm、20~30 cm耕层土壤酶活性的时空变化特性,以期探明种植方式对土壤酶活性的影响,为全面评估当归覆膜技术体系提供理论依据。结果表明,生育期内脲酶活性呈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移栽后120 d达到峰值,LS和MC方式较LD方式分别提高了41.00%和36.69%,其活性随土层加深逐渐降低;蔗糖酶活性呈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移栽后120 d达到峰值,LS和MC方式较LD方式分别提高了46.40%和45.90%,其活性随土层加深逐渐降低;过氧化氢酶活性呈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移栽后90 d达到峰值,LS和MC方式较LD方式分别降低了8.46%和7.70%,其活性基本随土层加深逐渐增加;磷酸酶活性呈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移栽后150 d达到峰值,LS和MC方式较LD方式分别提高了48.56%和40.37%,其活性随土层加深逐渐降低。除过氧化氢酶外,覆膜方式同一生育期不同耕层土壤酶活性均高于露地方式,但覆膜方式间差异不显著。因此,覆膜种植可显著提高当归根系层水解酶活性,但对氧化还原酶具有显著抑制作用,酶活性分布具有明显的垂直分层现象。

关键词: 当归 土壤酶活性 时空变化 种植方式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高产优质大粒型紫苏新品种陇苏5号

中国种业 2023

摘要:高产、优质、大粒型紫苏新品种陇苏5号由甘肃省农业科学院生物技术研究所在对紫苏种质鉴定及品种优选基础上,经过5年连续提纯选育而成。该品系生育期160d,株高165.5cm,叶绿色,籽粒黑褐色,千粒重4.23g,单株产量76.5g;多点区域试验每hm~2平均产量2171.75kg,生产试验平均产量2125.25kg,丰产性、稳产性好;α-亚麻酸含量58.67%,含油量42.01%,饱和脂肪酸含量23.20%,不饱和脂肪酸含量78.42%,品质较优,抗病性好;适宜在甘肃省庆阳、平凉、天水等半干旱山区及同类地区推广种植。

关键词: 紫苏 陇苏5号 系统选育 优质 α-亚麻酸 复种栽培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甘肃百合植物地理分布与种类

农业科技与信息 2023

摘要:甘肃省地域跨度大,有8种不同气候类型区和7种地形地貌,境内野生植物种类繁多。本文主要介绍了甘肃百合植物种类与分布,为科学有效开展监控、保护、利用、挖掘、开发百合资源提供参考。

关键词: 百合 种类 分布 甘肃省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大金星"山楂在河西走廊地区的引种表现及栽培技术

现代园艺 2023

摘要:山楂是我国特有的药果兼用的果实,营养价值高,深受消费者欢迎。山楂树适应能力强,耐寒、耐旱,对土壤具有较为宽泛的适应性。河西走廊作为农业环境较为恶劣的地区,土壤贫瘠、气候干旱,农业经济作物较少,栽植山楂有利于改善当地的农业经济收入。基于此,介绍了辽宁营口食用山楂“大金星”在河西走廊地区的引种表现,从整地、选苗、栽植、管理4方面,探讨“大金星”山楂的引种栽培技术,为种植户提供参考,以期扩大“大金星”山楂在河西走廊地区的栽植范围,丰富河西走廊的经济林木种类,推动经济增长。

关键词: 大金星山楂 河西走廊 引种表现 栽培技术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不同种植模式下玉米农田地膜残留污染特征与防控技术建议

现代农业研究 2023

摘要:地膜在我国实现农业高质量发展中发挥重要作用,但由于地膜使用初期“重使用、轻回收”导致一场“白色革命”逐步演变成了白色污染,严重影响生态环境。本研究系统总结了甘肃省12个玉米主产区地膜监测点农田残膜污染特征,结果显示,灌区玉米农田地膜残留量较大、残膜碎片化严重,且地区差异大,建议通过实地验证选用适宜的生物降解膜,或采用半膜覆盖栽培技术配套耙齿式残膜回收机,做好秋收后地膜回收。旱作区玉米农田地膜残留量小、碎片化程度低,地区间差异较小,建议推广使用加厚高强度地膜配套一膜两年用技术,选用滚筒式残膜回收机或小型土壤残膜清理机具,在春耕前完成地膜清理与回收。

关键词: 灌区玉米 旱作玉米 地膜残留 残膜污染防控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甘肃省小麦地方品种春化、光周期基因分布频率及冬春性分析

植物遗传资源学报 2023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地方品种资源是小麦新品种选育的重要亲本来源,充分应用其优异性状对于育种实践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利用分子标记检测甘肃省种质库地方品种春化(Vrn-A1、Vrn-B1、VrnD1和Vrn-B3)和光周期(Ppd-D1)基因的等位变异。结果表明:(1)445份地方品种共携带6种春化基因显性等位变异,分布频率差异较大,分别为Vrn-A1a (2.5%)、Vrn-B1a (11.0%)、Vrn-B1b(1.6%)、Vrn-B1c (0.5%)、Vrn-D1 (67.4%)和Vrn-B3(0.5%);在检测材料中光周期非敏感等位变异Ppd-D1a分布频率为17.8%。(2)除Vrn-B1a+Vrn-D1外,其余显性春化基因等位变异组合的材料全部分布在春麦区;从春麦区到冬麦区,春化基因显性等位变异分布频率呈降低趋势,而隐性等位变异频率呈升高趋势;Ppd-D1a在甘肃省不同麦区均有分布,且冬麦区分布频率远高于春麦区。陇东旱塬冬麦区分布频率最高(35.6%),洮岷高寒春麦区分布频率最低(5.1%)。(3)比较基于资源目录记载的冬春性和春化基因显性等位变异推断的冬春性的一致性,发现春性和弱冬性品种的一致性较高,冬性和强冬性品种的一致性较低,从甘肃省春麦区到冬麦区,一致性逐渐降低。(4)筛选出83、119和82份地方品种,可分别在春麦区(甘肃省中西部及洮岷高寒春麦区等)、冬季较为温暖的秋播冬麦区(陇南嘉陵江上游、天水南部渭河上游等)及较为寒冷的冬麦区(如平凉、庆阳的泾河流域及天水、定西的北部等)的育种中广泛应用。研究结果为现代小麦育种中发掘利用优异地方种质资源提供参考。

关键词: 小麦 甘肃地方品种 春化基因 光周期基因 等位变异 冬春性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