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西藏自治区农牧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筛选
科研产出
排序方式:

被引量

  • 时间
  • 相关度
  • 被引量
资源类型: 中文期刊
2935条记录
藏北高寒植被群落物种多样性与土壤环境因子的关系

干旱区资源与环境 2011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用样带法研究了藏北高寒植被群落物种多样性及其与土壤环境因子之间的关系,对3类高寒植被多样性指数和7个土壤指标进行相关性分析和回归分析。结果表明:从高寒草原到高寒荒漠植被,群落组成逐渐趋于简单化;土壤环境因子影响多样性指数,高寒植被土壤有机质、全氮、有效氮、全磷和多样性指数及丰富度指数有极显著(P<0.01)正关系;均匀度指数与所有环境因子之间的关系均未达到显著水平。回归分析结果表明,土壤有机质和全氮对高寒植被物种多样性影响较大。

关键词: 藏北 高寒植被 物种多样性 土壤环境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甘肃红豆草在西藏林芝地区的适应性研究

草业科学 2001 CSCD

摘要:在西藏海拔 2 95 0 m的林芝地区引种栽培甘肃红豆草 ,对其物候期、生长速度、茎叶比、鲜草产量、越冬率等指标进行了综合分析 ,结果表明其各种性状表现均优良 ,在西藏林芝地区气候条件下具有较强的适应性

关键词: 甘肃红豆草 林芝地区 适应性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西藏“一江两河”农区草业发展探讨

草业科学 2009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西藏"一江两河"地区为适应未来西藏农牧业产品的优质、大量需求,必须大力发展农区草业。在一年两收农作制度中,采用饲草体系调控农业种植结构和"一江两河"的水热高效分配,既有利于该区农业结构调整,为畜牧业生产提供大量的优质牧草饲料;又有利于该区的生态环境保护,提高植被盖度和减小风速,控制水土流失。西藏"一江两河"农区草业的兴起,能减轻天然草地目前承受的巨大压力,减轻草地退化。发展饲草生产和畜产品深加工产业,使西藏成为高原特色畜产品生产基地,能加快当地农牧民的经济增长步伐。大力发展农区草业对促进西藏"一江两河"区域社会经济的发展,促进西藏地区可持续发展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意义。

关键词: 西藏地区 一江两河 农区草业 可持续发展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西藏草地开垦后土壤表层氮素及有机碳特征研究

草业科学 2010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选取西藏琼结县和江孜县2个地区不同开垦年限耕地表层的土壤作为研究对象,分析其土壤中氮素及有机碳(SOC)含量特征变化状况。结果表明,草地开垦为耕地后,土壤表层全氮(TN)及有机碳(SOC)含量前2年内先降低,而后随着开垦年限增加有逐渐增高的趋势,大体呈"V"字型变化趋势,铵态氮(NH4+-N)大体上也呈相似的变化趋势,而硝态氮(NO3--N)随着开垦年限增加则无明显变化规律。2个地区耕地表层铵态氮、全氮与有机碳之间均呈显著正相关关系(P<0.01),而硝态氮与有机碳相关性不显著(P>0.05)。

关键词: 西藏 草地 耕地 氮素 土壤有机碳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气相色谱-质谱联用对菠菜中丁烯氟虫腈残留的检测

分析测试学报 2009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建立了固相萃取(SPE)/气相色谱-质谱(GC-MS)测定菠菜中丁烯氟虫腈残留量的分析方法。利用乙腈提取,提取液依次过无水硫酸钠、氯化钠和PSA固相萃取柱后采用GC-MS进行检测,选择定量离子m/z403,选择定性离子m/z421、55、213、371。6次重复测定峰面积的相对标准偏差小于10%;定量下限为0.05mg/kg,检出限为0.01mg/kg,在0.05~100mg/kg范围内具有良好的线性关系,为丁烯氟虫腈的检测和判断提供了方法。

关键词: 丁烯氟虫腈 菠菜 固相萃取 气相色谱-质谱法

青稞β-葡聚糖生理功效、提取技术及其新产品研发

西藏科技 2010

摘要:本文是西藏近年在西藏特色农产品加工技术研发领域取得的同名成果的技术总结。系统介绍了青稞品种β-葡聚糖含量普查筛选及其功效分析、动物、临床实验和提取,利用技术工艺中试、产品研发与试产、市场调研以及原料青稞生产技术规范等研究进展和主要创新点。

关键词: β-葡聚糖 提取 检测 降血脂 藏青25 青稞 西藏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优质保健青稞“藏青25”品种选育与栽培技术

西藏科技 2009

摘要:针对粮食自给问题解决后,西藏乃至整个藏区青稞加工转化增值要求日趋突出的问题,根据青藏高原天然无污染、青稞高纤维、高β-葡聚糖、高矿物质含量和蛋白质含量适中等品质特点,选用株型理想、抗倒伏能力强、丰产性好的育种中间材料青海"1039"为母本和抗旱耐寒、适应性好的西藏农科院农业所优良品系"815078"为父本杂交,经过连续混合、单株交替选择和多年观察鉴定、比产试验、品质分析和区域试验,成功培育出高产优质保健青稞新品种藏青25,并于2001年8月通过西藏自治区农作物品种审定后在全区推广。该品种在西藏大田亩产400~450公斤,比藏青320、喜玛拉19、北青3号、康青3号等推广品种亩增产100公斤左右甚至更高,蛋白质含量11.96%,β-葡聚糖含量高达8.62%,既是典型的高产高蛋白品种,更是迄今为止世界上见诸报道的β-葡聚糖最高的大麦品种,生产开发意义突出。

关键词: 藏青25 杂交选育 产量 β-葡聚糖 栽培技术 青稞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油菜的起源及演化问题研究

西藏农业科技 2002

摘要:本文通过分析认为,禹氏三角反映油菜种间关系过于简单,实质上仅反映了油菜演化的最初阶段,未能较为系统地揭示油菜演化的整个过程。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油菜演化的二阶段假说。即:第一阶段形成衍生芥菜种、衍生欧洲油菜和衍生阿比西利亚芥,也就是禹氏三角所反映的内容;第二阶段形成现代油菜各大类型及众多的地方品种。此外,还讨论了中国油菜的起源问题。

关键词: 油菜 禹氏三角 二阶段假说 起源中心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西藏牦牛微卫星DNA的遗传多样性

遗传 2013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了解西藏牦牛品种或类群的遗传多样性和亲缘关系,文章选用8对微卫星标记引物,利用PCR和复合电泳银染技术,通过计算基因频率(P)、有效等位基因数(Ne)、群体杂合度(He)、多态信息含量(PIC)和遗传距离(D),对西藏11个牦牛类群共480个个体进行了遗传多样性和系统进化分析。结果表明:(1)8个微卫星标记在西藏牦牛类群中均表现出多态性,且均属高度多态位点,遗传多样性丰富;(2)8个微卫星标记的平均多态信息含量在西藏牦牛类群中均高于0.5,其中HEL13最高为0.8496,TGLA57最低为0.7349;在11个牦牛类群中,桑日牦牛的平均多态信息含量最高(0.7949),该群体内部存在较多的遗传变异;丁青牦牛最低(0.7505),则群体相对较纯;(3)在11个牦牛类群中,其杂合度大小分别为:桑日(0.8193)>江达(0.8190)>桑桑(0.8157)>巴青(0.8150)>康布(0.8123)>嘉黎(0.8087)>工布江达(0.8054)>斯布(0.8041)>类乌齐(0.8033)>帕里(0.8031)>丁青(0.7831),西藏东部牦牛的遗传多样性较西部的遗传多样性大,预示西藏东部可能是牦牛的发源地之一;(4)根据遗传距离,用UPGMA法构建聚类关系,表明西藏11个牦牛类群可以分为三大类,即嘉黎牦牛、帕里牦牛、桑桑牦牛、巴青牦牛、类乌齐牦牛、康布牦牛聚为一类,斯布牦牛、工布江达牦牛、桑日额牛、江达牦牛聚为一类,丁青牦牛单独成为一类。综上所述,西藏牦牛的遗传多样性较丰富,所选微卫星标记可用于西藏牦牛遗传多样性的评估。

关键词: 西藏牦牛 微卫星 遗传多样性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优质保健青稞“藏青25”品种选育与栽培技术

大麦与谷类科学 2008

摘要:针对粮食自给问题解决后,西藏乃至整个藏区青稞加工转化增值要求日趋突出的问题,根据青藏高原天然无污染、青稞高纤维、高β-葡聚糖、高矿物质含量和蛋白质含量适中等品质特点,选用株型理想、抗倒伏能力强、丰产性好的育种中间材料青海"1039"为母本和抗旱耐寒、适应性好的西藏农科院农业所优良品系"815078"为父本杂交,经过连续混合、单株交替选择和多年观察鉴定、比产试验、品质分析和区域试验,成功培育出高产优质保健青稞新品种藏青25,并于2001年8月通过西藏自治区农作物品种审定后在全区推广。该品种在西藏大田产量6000~6750 kg/hm2,比藏青320、喜玛拉19、北青3号、康青3号等推广品种增产1500 kg/hm2左右,蛋白质含量11.96%,β-葡聚糖含量高达8.62%,既是典型的高产高蛋白品种,更是迄今为止世界上见诸报道的β-葡聚糖最高的大麦品种,生产开发意义突出。

关键词: 藏青25 杂交选育 产量 β-葡聚糖 栽培技术 青稞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