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贵州省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筛选
科研产出
排序方式:

时间

  • 时间
  • 相关度
  • 被引量
资源类型: 中文期刊
11960条记录
不同覆盖方式对林下栽培魔芋生长的影响

现代农业科技 2023

摘要:为了提高遵义地区魔芋单产及标准化种植水平,本研究比较了不同覆盖方式对林下栽培魔芋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不覆盖栽培时,魔芋一年要人工除草4次,用药量达到14 000 mL/hm2,除草用工为600 h/hm2,病死率达到15.0%;与不覆盖栽培相比,采用黑膜覆盖、银膜覆盖和杂草覆盖栽培魔芋一年可使施药次数减少1~2次,用药量减少32.1%~42.9%,除草用工减少50%~60%,魔芋病死率降低33.3%~66.7%。而且,采用黑膜覆盖和银膜覆盖进行魔芋栽培时,魔芋主茎高度、基部直径、发芽率和膨大系数等生长指标均明显优于采用杂草覆盖栽培和不覆盖栽培。说明在相同的肥水管理条件下,采取黑膜覆盖和银膜覆盖的种植方式进行林下魔芋种植,可减少病虫草害的发生,促进魔芋生长,增大魔芋膨大系数,有利于实现魔芋优质高产。

关键词: 魔芋 覆盖方式 林下栽培 农艺性状 病死率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三都野生茶树表型性状和生化组分多样性分析

江苏农业科学 2023 北大核心

摘要:为更好地保护和开发利用三都野生茶树资源,以16份三都野生茶树为研究对象,采用高效液相色谱和紫外分光光度法检测茶树的重要生化组分,并于春季和秋季对表型性状开展观测,结合变异系数和遗传多样性指数分析三都野生茶树资源变异程度和多样性水平。结果表明,20个描述性表型性状变异系数在0~35.68%之间,平均值为9.94%,遗传多样性指数在0~1.095之间,平均值为0.257;9个数量性表型性状变异系数在0~32.60%之间,平均值为12.68%,遗传多样性指数在0~1.927之间,平均值为1.077。17个生化性状变异系数和遗传多样性指数变幅分别为0~400.0%和0~1.927,平均值分别为65.28%和1.320。三都野生茶树资源表型鉴定性状表现为子房3室、无毛、顶芽有毛。生化特征表现为高茶多酚、高C、高可可碱和低游离氨基酸、无茶氨酸、低儿茶素总量、低EGCG、低或无咖啡碱。三都野生茶树资源表型性状和生化组分较统一,资源内部变异小,C和可可碱为优势特征组分。结合表型和生化特征,推测三都野生茶树资源可能为榕江茶的变种。

关键词: 三都 野生茶树 遗传多样性指数 可可碱 表型性状 生化组分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不同品种马铃薯块茎Cd吸收特征及食用安全性评价

河南农业科学 2023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在黔西北T、Y两地镉(Cd)污染耕地采用田间试验法,以黔西北主要种植的21个马铃薯品种为研究对象,分析品种与环境的作用效应,探讨不同品种马铃薯块茎Cd吸收特征及其食用安全性,为黔西北马铃薯的安全种植提供参考。结果表明,Y地不同品种马铃薯产量介于3 564.3~15 271.8 kg/hm~2,均值为9 200.1 kg/hm~2;T地不同品种马铃薯产量介于1 825.9~16 305.6 kg/hm~2,均值为6 754.0 kg/hm~2;T、Y两地均以转心乌块茎产量最高;品种、环境及品种与环境互作对马铃薯块茎产量均有极显著影响。Y地不同品种马铃薯块茎Cd含量介于0.061~0.153 mg/kg,均值为0.094 mg/kg;T地不同品种马铃薯块茎Cd含量介于0.055~0.111 mg/kg,均值为0.080 mg/kg;品种、环境及品种与环境互作对马铃薯块茎Cd含量均有极显著影响。Y、T两地参试的21个马铃薯品种块茎Cd超标率分别为38.09%、14.29%,两地青薯9号块茎Cd含量均最低。食用安全性评价显示,食用研究区超标马铃薯品种对人体健康风险较小,但结合块茎Cd含量,建议Cd超标马铃薯品种作为工业原料使用更安全。

关键词: 马铃薯 品种 食用安全性评价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高产双低核不育杂交油菜新品种黔油31号的选育

贵州农业科学 2023 北大核心

摘要:【目的】选育适宜长江上游种植的产量高、含油量高、品质优、抗性好的双低油菜杂交种,满足长江上游复杂生态条件对双低油菜品种的需求。【方法】贵州省油料研究所利用自育隐性核不育两型系黔油6AB为母本、自育优良双低高含油量恢复系11-4490为父本,围绕高产高油优质多抗的甘蓝型半冬性隐性核不育两型系杂交油菜新品种的育种目标进行选育。【结果】在2014—2016年国家冬油菜品种区域试验(长江上游区)中,2015年和2016年黔油31号油菜籽产量分别为194.36 kg/667m~2和178.17 kg/667m~2,分别较对照(南油12)增产11.78%和15.65%,达极显著水平;综合2年试验结果,22个点次中17个点增产,油菜籽平均产量186.26 kg/667m~2,比对照增产13.72%。生育期205.9 d,比对照早熟0.2 d;株高193.00 cm,有效分枝数7.07个,单株有效角果数299.25个,角粒数18.78粒,千粒重4.10 g。黔油31号芥酸、硫甙和含油量分别为0.2%、25.59μmol/g和44.33%。【结论】黔油31号于2019年6月通过国家非主要农作物品种登记,已在贵州大面积推广种植,其苗期生长势较强,成熟一致性好,分枝性较强,抗倒性较强,抗病性中等,丰产性好,品质达双低标准。适宜在贵州、四川、重庆、云南、陕西勉县等长江上游冬油菜主产区或相似区域秋季种植。

关键词: 甘蓝型油菜 杂交油菜 新品种 黔油31号 选育 恢复系 隐性核不育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猕猴桃溃疡病病原鉴定及防治药剂室内毒力测定

农业与技术 2023

摘要:对贵阳市乌当区猕猴桃溃疡病典型发病组织进行了病原菌的鉴定及 14 种杀菌剂对该病原菌的室内毒力测定,通过柯赫氏法则验证病原菌的致病性;结合病原菌PCR特异性检测及序列分析确定猕猴桃溃疡病菌的病原菌为丁香假单胞杆菌猕猴桃致病变种(Pseudomonas syringae pv.Actinidiae).以平板菌落计数法对 14 种杀菌剂进行室内毒力的测定.结果表明:抑菌作用和EC50 值依次为 0.3%四霉素水剂(0.0928mg-1)>3%噻霉酮可湿性粉剂(1.1044mg-1)>20%溴硝醇可湿性粉剂(2.2965mg-1)>78%波尔锌(5.228mg-1)>3%中生菌素可湿性粉剂(16.9524mg-1)>80%乙蒜素水剂(20.1025mg-1).其中 4%春雷霉素可湿性粉剂的EC50 值在 100mg-1左右,52%氯溴异氰尿酸酸铜可溶粉剂、20%噻唑锌悬浮剂对猕猴桃溃疡病菌没有抑菌效果.其他 5 种杀菌剂的EC50 值均大于 300mg-1.

关键词: 猕猴桃 溃疡病 杀菌剂 毒力测试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不同LED补光时长对多肉'艳日辉'形态及生理的影响

分子植物育种 2023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本研究以多肉植物‘艳日辉’(Aeonium decorum f. variegata)为材料,研究不同LED补光时长(2, 4和6 h)对多肉植物生长性状和生理指标的影响,并筛选出最佳的补光时长。结果表明:与自然光相比,补充LED光源能增加‘艳日辉’植株的株高、冠幅,使植株叶片饱满、叶色更鲜艳。随着补光时长增加,Chl含量、OPC含量、SS含量、根系活力等指标总体呈上升趋势;相对电导率、Pro含量、MDA含量呈现下降趋势。植株氮、钾元素富积较多,磷元素变化不显著。本研究基于各项指标隶属函数综合评价得出,补光4 h最有利于‘艳日辉’生长及观赏品质的改善。本研究结果为多肉植物的光调控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并对积极探寻多肉植物的高效设施栽培有着重要意义。

关键词: LED光源 艳日辉 形态 生理特性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辣椒新品种'线椒301'

园艺学报 2023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线椒301’是以干椒1号A为母本,‘大方线椒’的纯合自交系为父本配制而成的干制型三系杂交种。果实长线形,表面微皱、光亮,青果呈绿色,熟果艳红色。果长24~26 cm,横径1.1 cm,单果质量11.6 g。味香辣,维生素C含量2 120 mg·kg-1,辣椒素0.057%,干物质15%。抗倒性、抗旱性强,干椒产量5 411.25 kg·hm-2。适宜在贵州省春夏季露地栽培。

关键词: 辣椒 干制型 三系杂交种 品种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鰤诺卡氏菌灭活疫苗对大口黑鲈非特异性免疫指标的影响

水生态学杂志 2023 北大核心

摘要:研究大口黑鲈(Micropterus salmoides)对鰤诺卡氏菌(Nocardia seriolae)灭活疫苗非特异性免疫应答的变化过程,为预防鰤诺卡氏菌病提供理论依据,可促进养殖业健康发展。大口黑鲈平均体长(10±2)cm、平均体重(30±2)g,鰤诺卡氏菌从患病大口黑鲈身上分离鉴定获得。600尾大口黑鲈随机分为免疫组和对照组,每组300尾,免疫组通过腹腔注射菌浓度为1.0×10~9CFU/mL的鰤诺卡氏菌灭活疫苗0.5 mL/尾,对照组注射同等剂量的磷酸盐缓冲液。免疫后的第1、7、14、21、28和35天采集血液样品,测定血细胞数量、吞噬细胞吞噬活性、溶菌酶活力、酸性磷酸酶活力以及超氧化物歧化酶活力等非特异性指标。免疫接种第35天后进行攻毒试验,计算相对免疫保护率。结果表明:免疫组血细胞数量显著增加,红细胞和白细胞数量均于第7天达峰值,分别为(4.49±0.23)×10~6个/mm~3和(3.88±0.24)×10~3个/mm~3;免疫组吞噬指数和吞噬百分比均在第7天达到最高值,分别为2.65和29.85%;血清中溶菌酶活力和酸性磷酸酶活力均于免疫后第7天达到峰值,分别为199.98 U/mL和29.88 U/mL,极显著高于对照组;超氧化物歧化酶活力于免疫后第14天达到峰值,为37.59 U/mL,极显著高于对照组;大口黑鲈的相对免疫保护率为61.54%。鰤诺卡氏菌灭活疫苗能显著诱导大口黑鲈产生非特异性免疫应答反应,主要通过增加血细胞数量,提高吞噬细胞活性和免疫相关酶活性等增强机体抵抗鰤诺卡氏菌的能力。

关键词: 鰤诺卡氏菌 灭活疫苗 大口黑鲈 非特异性免疫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多叶勾儿茶叶绿体基因组比较分析及系统发育研究

中草药 2023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目的 研究勾儿茶属药用植物多叶勾儿茶Berchemia polyphylla及变种光枝勾儿茶B. polyphylla var. leioclada叶绿体基因组成及结构特征,同时为勾儿茶属系统发育及进化研究提供参考。方法 基于Illumina平台对勾儿茶属药用植物多叶勾儿茶及变种光枝勾儿茶进行叶绿体基因组测序,利用生物信息学对其序列进行组装、注释和特征分析,与同科小勾儿茶属、枣属、枳椇属、鼠李属、冀核果属等的叶绿体全基因组进行比较分析,确定其在鼠李科植物中系统发育位置。结果 多叶勾儿茶和光枝勾儿茶叶绿体基因组具有典型环状四分体结构,全长分别为161 185、161 210 bp,注释得到131个基因,其中蛋白质编码基因86个,37个tRNA基因和8个rRNA基因。勾儿茶属与鼠李科其它药用植物比较基因组学分析表明,勾儿茶属叶绿体基因组具有较高的保守性,叶绿体基因组之间没有重排或倒置,IR区序列变异最低,LSC区的变异程度最高,其中ndhA、ycf1、ycf3、rpl16、clpP以及atpF等基因的编码区存在差异,这些位点为勾儿茶分子鉴定提供新位点。系统发育树表明勾儿茶属与鼠李属及翼核果属有较近的亲缘关系,且多叶勾儿茶和光枝勾儿茶互为姊妹类群。结论 解析了勾儿茶属多叶勾儿茶和光枝勾儿茶叶绿体基因组结构,探讨了勾儿茶属系统发育关系,为勾儿茶属药用植物分类鉴定、系统进化及资源开发利用等研究奠定基础。

关键词: 勾儿茶属 多叶勾儿茶 光枝勾儿茶 叶绿体基因组 系统发育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蓝莓果浆不同形态多酚的酶法转化工艺优化及抗氧化活性分析

食品工业科技 2023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本研究以蓝莓果浆为材料,利用酶法转化促进结合态多酚释放为游离态多酚,并研究不同形态多酚抗氧化活性。利用不同酶制剂酶解,以游离态多酚转化率为指标,筛选最适复合酶组合,并采用单因素实验和Box-Behnken响应面试验确定最优酶解条件;以FRAP抗氧化能力和ABTS抗氧化能力进行抗氧化活性分析。结果表明最优酶解条件为:以果胶酶和纤维素酶作为复合酶(配比为4:6),复合酶用量2.8%、酶解温度50℃、酶解时间124 min。在此条件下,与对照组相比,酶解蓝莓果浆游离态多酚转化率可达83.47%,提高了9.96%;酶解蓝莓果浆游离态多酚含量(343.58 mg GAE/100 g FW)提高27.67%,结合态多酚含量(68.03 mg GAE/100 g FW)降低29.84%。体外抗氧化活性结果表明,酶解蓝莓果浆游离态多酚提取物的FRAP抗氧化能力和ABTS抗氧化能力分别提高了15.45%和27.25%,总酚提取物的FRAP抗氧化能力和ABTS抗氧化能力分别提高了6.81%和15.62%。本研究表明,酶解促进了蓝莓果浆游离态多酚的转化,并增强了蓝莓果浆的抗氧化能力,为蓝莓功能活性产品研发与加工工艺提供了理论依据。

关键词: 蓝莓果浆 酶解 响应面优化 游离态多酚 抗氧化活性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