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甘肃省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筛选
科研产出
排序方式:

时间

  • 时间
  • 相关度
  • 被引量
资源类型: 中文期刊
收录级别:EI(精确检索)
31条记录
甘肃靖远旱砂西瓜挥发性香气成分分析

食品科学 2023 EI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准确评价旱砂西瓜香气品质,采集甘肃靖远主栽的9份旱砂西瓜资源为实验材料进行果实挥发性香气成分鉴定分析。采用变异系数和灰色关联分析综合评价西瓜的15个主要品质性状,采用顶空固相微萃取-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法,对西瓜挥发性香气成分进行测定,结合主成分分析(principal component analysis,PCA),对西瓜起主要贡献的挥发性香气成分进行鉴定和分析。西瓜15个主要品质性状的灰色关联分析结果表明,康乐6号、硒砂1号和陇科13号依次位列前三,综合品质优。9份旱砂西瓜资源共检测出77种挥发性香气成分,其中康乐6号含有37种香气成分,特有香气成分10种,香气种类最为丰富。挥发性香气PCA将9份旱砂西瓜资源分为4类,第1类为陇科13号、老金城、新金城、老金城5号、金花1号和陇星金城,第2类为康乐6号,第3类为硒砂1号,第4类为林丰巨星,并鉴定出4类西瓜资源中分别起主要贡献的香气成分。此外,西瓜挥发性香气成分数量与西瓜综合品质灰色关联系数存在显著正相关,表明品质性状优异的西瓜资源通常含有较为丰富的挥发性香气成分。

关键词: 旱砂西瓜 香气 气相色谱-质谱 主成分分析 靖远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自走式藜麦联合收割机设计与试验

吉林大学学报(工学版) 2022 EI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提高藜麦机械化收获水平,解决普通稻麦联合收割机收获时损失大、含杂高、喂入不畅等问题,本文针对收获期藜麦植株特性,设计了一种大型自走式藜麦联合收割机。该机采用扩口式小行距链齿喂入割台、组合式纵轴流脱粒滚筒、专用编织筛凹板、双层往复式异向振动筛等装置,配合宽体过桥、脱粒滚筒无极变速调节和大脱分空间设计实现藜麦的顺畅喂入与高效脱粒分离,对关键部件进行了设计分析与仿真,并进行了田间试验。田间试验结果表明:当藜麦籽粒含水率为14.42%时,脱净率为96.83%、含杂率4.41%、破损率0.2%、割台损失率1.14%、夹带损失率1.73%,清选损失率1.09%、飞溅损失率0.16%、总损失率4.13%。作业期间机具运行平稳,满足藜麦机械化收获要求,可以作为藜麦联合收割机使用,本文可为藜麦联合收割机设计与试验提供运一定参考。

关键词: 农业机械 联合收割机 藜麦 割台 脱粒滚筒 试验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基于温度条件的西兰花硅窗自发气调硅窗面积的筛选及验证

食品科学 2022 EI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探讨贮藏温度和硅窗面积两个关键参数对西兰花硅窗自发气调保鲜效果的影响,确定西兰花硅窗自发气调最优参数组合,本实验以甘肃特色高原蔬菜——耐寒优秀西兰花为材料,首先研究3个贮藏温度4、2、0℃下,以温度对应的理论硅窗面积值12、8、6 cm2的硅窗袋包装处理西兰花各5 kg,并在每个温度下设无硅窗聚乙烯(polyethylene,PE)袋包装作对照,测定各个处理组的西兰花在25 d贮藏期内的生理指标及营养品质的变化,结果表明:硅窗袋包装比普通PE袋包装西兰花的保鲜效果好,2℃下硅窗面积为8 cm2的硅窗袋包装较4℃下硅窗面积为12 cm2和0℃下硅窗面积为6 cm2的硅窗袋包装的保鲜效果好。为验证理论硅窗面积值设定的合理性,在筛选出的最适温度2℃下,进一步研究以不同硅窗面积6、8、10 cm2的硅窗袋包装处理后的西兰花在25 d贮藏期内的生理指标及营养品质的变化,结果表明:硅窗面积为理论值8 cm2的硅窗袋对西兰花的保鲜效果要优于6、10 cm2,说明参数筛选实验中理论硅窗面积的设置是合理的。本研究可为西兰花硅窗自发气调保鲜技术提供参考。

关键词: 西兰花 硅窗气调包装 贮藏温度 硅窗面积 筛选 验证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长期留茬免耕对河西绿洲灌区春小麦产量及稳定性的影响

农业工程学报 2022 EI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探寻河西绿洲灌区春小麦高效可持续生产耕作措施,基于2004年设置的长期留茬免耕田间定位试验,针对单作小麦、春小麦/玉米、春小麦/大豆3种典型春小麦种植方式,在长期留茬免耕和传统翻耕条件下,通过分析2004-2018年小麦产量、产量构成要素及农艺性状的演变特征来诠释长期留茬免耕对春小麦产量的影响,同时分析评价产量的稳定性和可持续性,旨在为区域内春小麦的高效可持续生产提供理论依据。结果表明,单作小麦、春小麦/玉米和春小麦/大豆3种种植方式下的春小麦籽粒产量在年际间变动较大,呈锯齿状波动。与传统翻耕处理相比,留茬免耕的增产效应随种植年限的延长而不断增强,长期留茬免耕可以提高春小麦产量的稳定性和可持续性,而且间作相比单作可以更好地维持产量的可持续稳定生产能力。产量构成要素之间的叠加效应可以显著提高小麦籽粒产量,其中,2004-2012年留茬免耕主要通过显著提高穗粒数来增加小麦产量;2013-2018年,单作小麦和春小麦/大豆时,留茬免耕主要通过显著提高千粒质量来增加小麦产量,春小麦/玉米时,留茬免耕主要通过显著增加穗长来促进小麦生长,进而显著提高小麦产量。气温、降雨量和穗粒数在春小麦产量中起主要作用,收获指数和气温在春小麦产量稳定性中起主要作用,穗长和产量在春小麦产量可持续性中起主要作用。综上,留茬免耕是河西绿洲灌区单作小麦、春小麦/玉米和春小麦/大豆3种春小麦种植方式下切实可行的耕作措施。

关键词: 降水 温度 秸秆 留茬免耕 春小麦 产量 产量稳定性 产量可持续性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陇东旱地苹果园不同地面覆盖模式的水分与养分效应

农业工程学报 2021 EI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完善和改进果园树盘起垄覆膜集雨保墒模式,提高土壤墒情,探寻更加有效的果园保墒措施,该研究以17a生苹果园为研究对象,设置常规树盘起垄覆膜行间清耕模式(F),在F基础进行改进的树盘起垄覆膜+行间覆草模式(F+W)和树盘起垄覆膜+行间覆草+膜侧添加渗水穴模式(F+W+H)2种改进模式,以不起垄不覆盖为对照(CK),采用定点试验,连续3 a(2015年干旱、2016年秋旱和2017年常年降雨)开展苹果花前、果实膨大期及采后的水分效应,以及养分效应和树体生长发育响应研究。结果显示:3种覆盖模式可不同程度增加0~200cm土层的含水率,以2017年最显著,2种改进模式可缓解300~500 cm土层水分消耗,降低休眠期无效蒸散,3a三种覆盖模式果园土层总蒸散量均极显著(P<0.01)低于CK,由低到高顺序为F+W+H、F+W、F、CK。2015年和2016年采后覆盖模式0~300 cm土层硝态氮累积量均极显著(P<0.01)低于CK(比CK低34.4%~39.6%)。3种覆盖模式增加果实中氮磷钾养分吸收,以钾最突出。F+W+H、F+W和F 3 a平均产量分别较CK提高13.1%、13.0%和8.3%。综合各种效应,以2种改进覆盖保墒模式F+W+H和F+W较优。

关键词: 土壤 含水率 苹果园 地面覆盖 硝态氮 果实养分吸收 产量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供氮水平与地面覆沙对苹果幼树~(15)N-尿素吸收分配及利用的影响

农业工程学报 2020 EI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探究地面覆沙与供氮水平对陇东旱塬苹果幼树氮素吸收、分配及利用的影响,为实现半干旱区苹果园合理施氮、提高氮素利用率提供科学依据。该研究以3 a生富士苹果幼树为材料,采用二因素裂区设计,田间设置主区为地面管理措施,清耕(对照CK)和覆沙(SM),副区为2个供氮水平,5 g ~(15)N-尿素(N1),5 g~(15)N-尿素+75.5 g普通尿素(N2)。利用~(15)N同位素示踪技术,分别于6月(果实膨大期)、8月(新梢停止生长期)和10月(落叶前)3个生育期对植株各器官~(15)N丰度和全氮量进行测定分析。结果表明:1)地面覆沙增加了幼树地上部生物量累积,覆沙条件下供氮有利于生育后期地上部和总生物量累积;清耕条件下高供氮量(CKN2)可有效增加地下部干物质量,但SMN1处理于落叶前(10月)地下部生长极快,与CKN2差异不显著(P>0.05)。地面覆沙和供氮水平及二因素互作显著影响果实和多年生枝的Ndff值(氮素含量来自肥料氮的百分比)(P<0.05),二因素互作对果实Ndff值累积作用较多年生枝更大。6月和8月,地面覆沙条件下SMN1处理多年生枝和细根Ndff值最高,分别为2.26%、3.21%和3.67%、5.89%。当年生育周期内,二因素及二因素协同作用对果实~(15)N分配率有极显著影响(P<0.01),对其他器官存在部分显著(P<0.05)或极显著(P<0.01)影响,贮藏器官是树体最大的~(15)N利用器官,其次为营养器官、生殖器官。整个生育期内,植株~(15)N利用率为3.38%~38.00%,表现为地面覆沙SM> CK,地面覆沙显著提高苹果幼树的~(15)N利用率(P<0.05),而供氮水平的升高对树体~(15)N利用率的影响大多情况下并不显著(P>0.05)。综合分析认为,该试验条件下较低的供氮水平(N1)及有效的地面覆沙措施(SM)既可促进幼树总生物量累积,又能提高氮素利用效率,从而优化农业生态系统中氮肥投入。

关键词: 果园 生物量 氮素利用率 氮素分配率 苹果 地面覆沙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施氮水平对旱塬覆沙苹果园土壤酶活性及果实品质的影响

农业工程学报 2019 EI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研究土壤酶活性及果实品质在不同氮肥水平下的变化规律,探讨氮肥施用量对土壤酶活性与果实品质相关性的影响,为旱塬覆沙苹果园合理施氮、提高氮素利用率及降低土壤环境污染建立科学依据.通过田间试验,以'长富2号'为试验材料,设置5个氮素水平(对照0、165、330、495和660 kg/hm2,分别简写为CK、N1、N2、N3和N4),并于2017年测定土壤全氮含量、土壤酶活性与果实品质.结果表明:土壤全氮随着施氮量增加而升高;0~20和>20~40 cm土层中脲酶和磷酸酶活性在N2处理下均达到最大值,而蔗糖酶活性则于N3处理下最高;>40~60 cm土层中过氧化氢酶活性随氮肥增施呈上升趋势.在330~495 kg/hm2施氮范围内,与对照相比,增施氮肥能够显著提高果实横径、可溶性固形物、可滴定酸、维生素C及总糖含量(P<0.05).随着施氮量增加,果实产量呈先降后升趋势.土壤过氧化氢酶(除>20~40 cm土层)、蔗糖酶活性与果实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具有极显著相关性(P<0.01),与可滴定酸和>40~60 cm土层中维生素C含量具有显著相关性(P<0.05).综合分析认为,330~495 kg/hm2为旱塬覆沙苹果园合理施氮范围,对提高土壤酶活性及氮肥利用率效果显著,并有利于改善果实品质.

关键词: 相关性分析 覆沙苹果园 品质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不同溶质及矿化度对土壤溶液盐离子的影响

农业工程学报 2019 EI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中国西北旱区水源短缺已成为农业生产的重要限制因素,如何科学有效地利用微咸水资源对于提高灌区水资源利用效率和保障粮食安全生产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该研究以甘肃省秦安县果园粉砂质黏壤土为研究对象,基于土壤水分特征曲线的测定方法,采用蒸馏水(CK)和不同矿化度(1, 3, 5, 10 g/L)的NaCl、Na2SO4两种类型的盐溶液对土壤饱和浸泡8~12 h后离心,收集不同转速下的释水溶液,研究不同吸力(pF分别为1.0,1.49,2.01,2.71,3.49,4.09)条件下土壤释水溶液盐分离子的组成.结果表明:不同矿化度的NaCl和Na2SO4对释水溶液电导率、HCO3-、Cl-、SO42-、Ca2+、Mg2+、Na+的影响差异均达极显著(p<0.01)或显著水平(p<0.05).相同矿化度的NaCl和Na2SO4在土壤释水过程中对不同盐分离子的影响不同.同为1g/L的NaCl和Na2SO4,NaCl中的Cl-置换土壤中HCO3-的能力要强于Na2SO4中的SO42-.在土壤水吸力(pF)小于2.01时,高矿化度(>3 g/L)的NaCl对于土壤溶液中Ca2+的解离具有促进作用,且促进能力随着矿化度的增大而增大;在土壤水吸力(pF)大于2.01时,加入溶液中的Cl-和SO42-均具有抑制土壤中HCO3-的解离,加入溶液中的Cl-具有抑制土壤中SO42-的解离,加入溶液中的SO42-具有抑制土壤溶液中Cl-的解离,低矿化度(1 g/L)的NaCl对于土壤溶液中Ca2+的解离具有抑制作用.不同矿化度的NaCl和Na2SO4,对土壤溶液中Mg2+的解离具有促进作用.因此,从微咸水利用于盐渍化土壤改良的角度来看,对于苏打型盐土,可尝试用含Cl-和SO42-的盐水灌溉;对于硫酸盐型盐土,可尝试用含Cl-的盐水灌溉;对于氯化物型盐土,可尝试用含SO42-的盐水灌溉.

关键词: 土壤 溶液 盐离子 水吸力 咸水灌溉 溶质类型 矿化度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不同耕作措施对甘肃引黄灌区耕地土壤有机碳的影响

农业工程学报 2019 EI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了探明不同耕作措施对甘肃引黄灌区耕地土壤有机碳的影响,2014-2017年在连续翻耕8a的玉米地上设置翻耕(CT)、旋耕(RT)、深松(ST)、免耕(NT)4个单一耕作处理和翻耕-免耕(CT-NT)、深松-免耕(ST-NT)2个轮耕处理开展了研究。结果表明,连续免耕(NT)显著增加了0~40cm土层有机碳含量和有机碳储量(P<0.05),平均比CT增加4.45%和5.27%,比RT增加7.23%和8.50%;连续深松(ST)也有较好的固碳效果,在4个单一耕作措施中仅次于NT;连续翻耕(CT)和旋耕(RT)显著降低了土壤有机碳含量和有机碳储量(P<0.05),RT的降低幅度大于CT。CT-NT和ST-NT2个轮耕处理既有较好的固碳效果,又符合当地农民操作习惯,有机碳含量分别比CT增加2.44%和4.82%,比RT增加5.12%和7.55%;有机碳储量比CT增加2.50%和5.47%,比RT增加5.64%和8.70%。不同耕作制度会使土壤有机碳发生层化,但有机碳含量的层化更多表现在不同土层之间,相同层次各处理之间变化不大;而有机碳储量只在耕层以下发生了层化,相同土层各处理之间也表现出比较明显的层化特征。因此,综合分析认为,任何一个单一耕作措施都有其局限性,CT-NT和ST-NT是比较理想的耕作模式,在该区域农业可持续发展中具有一定的应用价值。

关键词: 土壤 有机碳 耕作措施 层化比 甘肃引黄灌区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干装苹果罐头减压预抽辅助碱性钙处理工艺优化

食品科学 2019 EI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控制干装苹果罐头果肉组织软化,以秦冠苹果为原料,通过单因素试验考察Ca~(2+)质量浓度、预抽真空度和预抽液pH值对不同钙形态(水溶性钙、氯化钠溶性钙、醋酸溶性钙、盐酸溶性钙)含量、细胞壁组分(水溶性果胶、螯合剂溶性果胶、碳酸钠溶性果胶、半纤维素)含量的影响。在此基础上,采用Box-Behnken试验设计方法和Design-Expert 8.0数据分析软件,以氯化钠溶性钙含量和螯合剂溶性果胶含量为响应值优化干装苹果罐头减压预抽辅助碱性钙处理工艺。结果表明,氯化钠溶性钙含量和螯合剂溶性果胶含量在干装苹果罐头果肉组织中的含量最高,且各因素对二者的影响显著;当Ca~(2+)质量浓度2.0 g/L、预抽真空度0.08 MPa、预抽液pH 2.8时,干装苹果罐头氯化钠溶性钙含量为55.26 mg/kg,螯合剂溶性果胶含量为17.45 mg/g,与预测值的相对误差较小。该研究为调控干装苹果罐头果肉组织软化和指导生产实践提供部分理论依据。

关键词: 减压预抽 碱性钙 钙形态 细胞壁组分 干装苹果罐头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首页上一页1234下一页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