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云南省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滇中温暖稻区粮食作物高产高效综合技术研究

文献类型: 获奖成果

作者:

作者机构:

获奖名称: 科技进步奖

获奖等级: 三等奖

关键词: 高产高效;技术;粮食作物;滇中;稻区;综合技术;稻;技术研究;作物高产;高效;滇;温;作物;综合;中温;粮食;研究;高产

第一完成单位: 云南省农业科学院农业环境资源研究所

获奖时间: 2001

摘要: 1、课题来源与背景:为解决我省的粮食自给,在粮食种植面积逐渐缩小的条件下,提高作物单产,解决粮食作物的高产高效栽培,实现粮食作物的持续发展,是解决粮食问题的技术关键,云南省攻关处为此将“滇中温暖稻区粮食作物高产高效综合技术研究”项目立项进行科技攻关。 2、技术原理及性能指标:通过规范的田间多因素试验,建立了水稻旱秧、水膜秧、抛秧及小麦、蚕豆优化栽培数学模型;建立了土壤有机质、全氮、全磷、全钾、速效氮、速效磷、速效钾七个肥力指标对水稻产量及栽培条件对土壤养分影响的变化效应数学模型,提出了吨粮田的土壤肥力指标及培肥技术;筛选出了安全有效的化学农药;提出了综合优化栽培防治技术,病虫草危害损失达3%以下,水稻、小麦、蚕豆获得了较大幅度的增产,示范区基本实现吨粮指标。 3、技术的创造性与先进性:在国内首次完成了蚕豆栽培优化决策系统,在国内首次建成了集水稻、小麦、蚕豆栽培优化于一体的专家决策系统,“系统”综合考虑全年的大小春物,以实现综合效应为重点,依次对产量及产量构成因素、栽培措施等进行优化决策,针对性强、层次清楚。集成的“滇中温暖稻区粮食作物高产高效综合栽培模拟优化决策系统”功能完善,界面友好,实用性和可操作性强,可为水稻、小麦、蚕豆高产高效栽培提供优化栽培技术方案及产前、产中、病虫害防治等有关的技术咨询及技术决策。 4、技术的成熟程度:适用范围和安全性:经过1998-2000年在楚雄市、姚安县、牟定县的试用表明:“系统”操作方便,功能达到“傻瓜”型设计要求,各个功能模块运行正常,特别是“拟定栽培方案”模块,不仅灵敏度高,而且具有较高的智能,所拟定的方案针对性强,层次清楚,推荐的实施具体可行,用户接受。 5、应用情况及存在问题:利用系统项目实施区实际应用,从1996-2000年,富民镇示范及技术辐射面积105656.5亩,增产粮食266.36万公斤,新增产值475.3万元,从1998-2000年,技术在楚雄市、姚安县、牟定县推广应用,示范及技术辐射面积85.8万亩,增产粮食1718.7万公斤,新增产值3093.66万元,因项目的实施,累计增产粮食1985.06公斤,新增产值3568.96万元。2001年,技术被云南省监狱系统在15个监狱农场进行推广应用示范。同时被云南省电脑农业专家系统推广办公室推广到全省55个县推广应用,预计扩大应用面积16.95万亩,从项目实施到2001年,累计应用面积达113.43万亩,表现出较大的应用效益及应用前景。

  • 相关文献

[1]论云南蔬菜高产优质高效之路. 唐开学. 1997

[2]模糊聚类在红花生态型分类上的应用初探. 杜刚,杨建国,李文昌,张锡顺. 2003

[3]试论木香优质高产栽培技术. 杨丽云,徐中志,袁理春,陈翠,吕丽芬. 2006

[4]滇中温凉坝区蚕豆品种适应性筛选初报. 周绍松,王建新,郭云周,袁建富. 2002

[5]滇中水浇旱地熟制改革高产栽培技术研究. 贾秋鸿. 2001

[6]滇中盆地和金沙江谷地高产水稻的产量形成特点. 路季梅,杨家庆,宋令荣,程在全,普双有. 2001

[7]滇中高原光温对小麦光合作用及干物质积累的影响. 程在全,宋令荣,陈利,田玉仙,路季梅,俞炳杲. 1995

[8]滇中3种林冠层对降雨的再分配作用. 夏体渊,吴家勇,段昌群,达良俊,段宗颜. 2009

[9]罗平县油菜综合技术示范样板效益分析. 雷元宽,吴进明,李根泽,符明联,李庆刚,张关玲,雷丽仙,窦友萍. 2014

[10]旱地甘蔗抗旱栽培综合技术. 刘少春,张跃彬. 2004

[11]元江县甘蔗丰产栽培综合技术试验示范. 邵远明,李成真,张跃彬,刘少春. 2000

[12]大穗优质小粒稻种的分类地位及利用. 袁平荣,才宏伟,黄乃威,张尧忠. 1992

[13]云南地方水稻品种抗稻瘟病基因Pita功能区段序列变异分析. 马继琼,杨奕,孙一丁,王炎炎,许明辉. 2016

[14]云南稻种资源抗寒性研究. 陈勇,戴陆国. 1990

[15]云南高原山区蔬菜机械移栽技术研究. 龙荣华,赖庆辉,陆琳,汪骞,高婷,钟秋月,高玉蓉,秦荣,沙毓沧. 2021

[16]田麦新品各"云麦49"选育及特征特性分新. 程耿,胡银星,杨金华. 2007

[17]云南省粮食作物种植面积对农民收入影响的研究. 冯璐,李崇光. 2009

[18]在引进中创新 在创新中发展——云南省农科院粮作所育种及种子产业化综述. 黄锦,宁波,马淑琴. 2002

[19]主要粮食作物种衣剂应用研究. 罗军,李小林,胡强,朱建军,李健强,刘西莉,蒲恩堂,张松. 2004

[20]贵州山地高效高产粮饲兼用型玉米品种的筛选. 陈云梅,赵欢,肖厚军,胡岗,谢婷婷,赵堂甫,何成兴,秦松. 2020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