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云南省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优质菜用蚕豆新品种“云豆324”选育

文献类型: 获奖成果

作者:

作者机构:

获奖名称: 科技进步奖

获奖等级: 一等奖

关键词: 云;菜用蚕豆;品种;优质;菜用;蚕;蚕豆;选育;新品种;云豆

第一完成单位: 云南省农业科学院粮食作物研究所

获奖时间: 2002

摘要: 本项目属云南省科技厅攻关课题“蚕豆优质、多抗丰产品种选育及配套技术研究”,在“九五”实施期间的研究成果。为了满足不断阔大的鲜销蚕豆生产和外销市场的需要,开始进行优异鲜销菜用型蚕豆品种选育。云南省农科院粮食作物研究所通过系列的育种评价筛选试验、多点区域性鉴定试验和大田生产实验,选育出品质极其优异的品系“83-324”,该品种1999年通过云南省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定名“云豆324”。由于获得了极其优异的变异型,该品种的创新性极其突出,在品质、株型及生产性能的改良上取得了显著的进展:   ① 作为鲜销菜用的荚粒品质性状:鲜子粒可溶性糖份含量高,为13.79%(亲本10.23%);粒形中厚,种皮种脐鲜绿色(亲本白色),干子粒百粒重142克(亲本103.0克),大荚大粒型,荚粒形态和大小整齐均匀。是目前生产应用中品质性状最优异的品种。   ② 株型:中矮杆株型,株型紧凑,分枝力属中强级别。   ③ 栽培响应力强,通过肥(土壤肥力)、水及种植结构的调节效应显著,增产潜力大(高产栽培下最高产量达2220.9千克鲜荚/亩)。   ④ 适宜范围广,可用在秋播和夏播,覆盖海拔为1100-3100米。推广应用面积大,增值效益极显著:从1999-2002年累计应用面积61.69万亩,平均鲜荚产量878.98千克/亩;每亩较当地主栽品种增产128.27千克/亩;增产率17.24%;平均产值增加335.83元/亩;累计新增产值20,716.56万元。其中,2002年的应用面积为25.85万亩;平均鲜荚产量增加148.17千克/亩;总计新增产值8385.48。成果当年在云南省的覆盖率为30.8%。   专家鉴定是国内第一个大面积应用的高产优质鲜食菜用型蚕豆育成品种。其粒厚、种皮种脐鲜绿色、糖份含量高、商品性好、综合性状达到国内鲜食蚕豆品种的领先水平。   由于该品种品质性状优越,对病虫的抗性较弱,应及时防治。同时,加强种子生产技术管理。

  • 相关文献

[1]香蕉优质新品种河谷青的选育. 黄文静,王文智,邓成忠,姜娇,郑丽萍,马钧. 2012

[2]香蕉优质新品种-河谷青. 黄文静(等). 2012

[3]优质高产啤酒大麦新品种昆啤2号的选育. 杨春利,周红艳,曾亚文. 2014

[4]优质、抗病大叶茶新品种“云茶1号”选育. 张俊,田易萍,徐丕忠,张惠. 2008

[5]优质高产耐寒抗病新品种云粳25号的选育及应用. 廖新华,苏振喜,赵国珍,世荣,朱振华,蒋聪. 2008

[6]优质籼型软米光温敏核不育系云软221S的选育. 陈忆昆,涂建,奎丽梅,卢义宣,刘晓利,黄平,辜琼瑶,李华慧,杨久,张云. 2014

[7]优质粳稻新品种云粳优5号的选育研究及展望. 赵国珍,刘吉新,世荣,廖新华,苏振喜,朱振华,张学堂. 2006

[8]优质香软米新品种云粳20号的选育及栽培技术. 朱振华,袁平荣,赵国珍,苏振喜,寇姝燕,邹茜,刘慰华,陈于敏. 2013

[9]高产优质大叶茶新品系“云抗12号”选育研究. 田易萍,徐丕忠. 2008

[10]梨早中熟新品种早白蜜的选育. 杨健,王龙,王苏珂,舒群,李秀根. 2010

[11]高原香蕉优质新品种黄金蕉的选育. 金俊军,盛鸥,高凡,杨光柱,郑丽萍,马钧. 2013

[12]蚕类抗菌肽及其研究进展. 董占鹏. 2003

[13]蚕一代杂交种点青期降温处理对比试验. 陈吉兵,吴银吉. 2016

[14]纤维亚麻新品种云亚1号选育报告. 杜刚,朱炫,刘其宁,吴学英,刘飞虎. 2009

[15]苹果新品种"云早红"的选育. 王国华,张国华. 2003

[16]小麦新品种“云麦53”的选育. 施立安,于亚雄. 2009

[17]纤维亚麻新品种云亚2号选育报告. 杜刚,吴学英,朱炫,刘其宁,刘飞虎. 2009

[18]蓖麻新品种‘滇蓖2号’选育研究. 李文昌,高梅,郭蓉,邓剑川. 2013

[19]优质啤酒大麦新品种云啤10号的选育. 普晓英,曾亚文,张京,杜娟,杨涛,杨树明. 2014

[20]家蚕新品种蒙草×红云的选育. 沈正伦,田梅惠,丁善明,罗坤,黄平,朱水芬. 2008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