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云南省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抗稻瘟病新基因的发掘和育种利用研究

文献类型: 获奖成果

作者:

作者机构:

获奖名称: 科技进步奖

获奖等级: 二等奖

关键词: 稻瘟病;利用;育种;利用研究;抗稻瘟病;育种利用;发掘;瘟病;研究;稻;基因;新基因

第一完成单位: 云南省农业科学院农业环境资源研究所

获奖时间: 2001

摘要: 1、课题来源与背景 稻瘟病是制约水稻生产增收与稳定的主要障碍因子之一,在我省的水稻生产中,据最近20年的统计,平均年发病面积150万亩,损失约3万吨稻谷,因此,要解决稻谷生产的持续稳定和增收,必须探索能持久控制其发生的有儿方法,发掘持久性抗病基因,并选育突破性的抗病优良品种。因此,项目“抗稻瘟病新基因的发掘与育种利用研究”被列为云南省“九五”科技攻关项目,收云南省农科院值保所主持。 2、技术原理及性能指标 利用同交转育抗病基因及抗病基因跟踪鉴定结合恢复力同步测定的方法,现已将有利用价值的抗病基因转入粳稻品种合系4号、合系24号、合系30号及三系、两系杂交稻中。 3、技术的创造性与先进性 同交结合抗病基因跟踪鉴定以及恢复同步测定的方法,一次性将抗病基因导入杂交稻恢复系中,且同时具有恢复能力,改良了杂交稻的稻瘟病抗性差的问题:从云南地方品种三斛七十箩与其它材料杂交获得的中间新本云系2号中发掘的新基因i25(t)以示同国家(中国和日本)和不同稻作区的稻瘟病菌均表现高度的抗病性,经多年多点的田间鉴定及室内的接种实验证明该基因具有广变抗性的特点:该基因已初步定位在第1条染色体上,与其最近的一个分子标记0SR3的遗传达室距离为5.8±2.7cM,根据国际稻瘟病抗性新基因命名规则,现暂时定名为Pi25(t),该基因的发现对抗病性研究以及利用其进行抗病育种研究,都具有重要的意义及重大的实用价值。 4、技术的成熟程度,适用范围和安全性 本项研究所采取的同交结合抗病基因跟踪鉴定以及恢复同步测定的方法,在杂交稻育种改良品种抗病性时通过试验证明是一个行之有效的方法,该技术成熟、可靠、安全,不仅可用于稻病病抗性育种,也可适用于其它作物其它病害的抗性育种。 5、应用情况及存在问题 项目现已获得既具有恢复能力同时又抗稻瘟病的恢复系,利用这些恢复系材料配制新的杂交组合,将选育出优良的抗病新品种或组合。新品种推广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三系、两系杂交稻在生产上感稻瘟病的问题,推动抗稻瘟病育种的发展和育种水平的提高:Pi25(t)基因已提供给“九五”杂效稻充攻关项目,以及常规粳稻育种项目的加以利用,随着抗病品种或组合推广面积的扩大,将为水稻的稳定增收产生巨大的社会经济效益。

  • 相关文献

[1]低异交率短翼瓣型蚕豆材料的发掘及利用. 于海天,王丽萍,杨峰,吕梅媛,宗绪晓,杨涛,胡朝芹,杨新,王玉宝,何玉华. 2019

[2]云南地方水稻品种抗稻瘟病基因Pita功能区段序列变异分析. 马继琼,杨奕,孙一丁,王炎炎,许明辉. 2016

[3]水稻抗稻瘟病基因研究进展. 董丽英,徐兴芬. 2007

[4]云南高油玉米的研究利用与发展对策. 赵自仙,高祥扩,王云美,孙家荣,杨克昌,孔建华,范正华,白文睿. 2004

[5]红色梨资源研究和开发利用的现状与展望. 陶磅,舒群,王建军,张文炳. 2004

[6]抗稻瘟病基因在粳型杂交稻育种中的利用. 杨佩文,王群,张树华,洪汝科,许红云,杨勤忠,李家瑞. 2001

[7]滇茶资源有效利用研究进展. 周玉忠,邓少春,浦绍柳,田易萍,何青元,汪云刚,李友勇,刘本英. 2017

[8]大穗优质小粒稻种的分类地位及利用. 袁平荣,才宏伟,黄乃威,张尧忠. 1992

[9]云南稻种资源抗寒性研究. 陈勇,戴陆国. 1990

[10]云南省农业种质资源保护利用对策研究. 罗雁,鄢文光,陈蕊,毛昭庆,王雪娇,陈良正. 2021

[11]云南地方稻种抗稻瘟病基因Pi-1的鉴定与分布研究. 李进斌,李鼎,孙一丁,张庆,许明辉. 2011

[12]对稻瘟病表现抑制活性放线菌的筛选. 杨佩文,欧敏功,尚慧,李一青,刘树芳,李铭刚,崔晓龙,李家瑞,文孟良. 2006

[13]放线菌ECO00008发酵液提取物的抗稻瘟病菌活性初步研究. 尚慧,文孟良,刘卫红,杨佩文,李铭刚,刘树芳,李一青,李家瑞,赵江源,崔晓龙. 2007

[14]放线菌次生代谢产物对稻瘟病菌的抑菌活性筛选. 杨佩文,李铭刚,番华彩,赵江源,曾莉,丁章贵,文孟良. 2011

[15]甘蔗非生物胁迫抗性研究进展. 徐超华,李纯佳,苏火生,陆鑫,李旭娟,刘洪博,林秀琴,毛钧,字秋艳,刘新龙. 2017

[16]差异表达研究方法及其在作物耐旱基因筛选中的应用. 符明联,王敬乔,杨清辉,李根泽. 2008

[17]水稻优良性状控制基因的定位进展及其在染色体上的分布. 陈瑞,程在全,黄兴奇,张伟. 2007

[18]香稻PRO基因的克隆及表达载体的构建. 田华,徐春霞,段美洋,黎国喜,唐湘如. 2009

[19]139份小麦品种(系)抗秆锈性测定及其Ug99抗病基因分子检测. 吴限鑫,李天亚,陈思,王冠钦,曹远银,马世良,李明菊. 2014

[20]甘蔗基因定位及分子标记辅助育种研究. 刘新龙,蔡青,马丽,应雄美,毛钧. 2006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