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云南省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云南稻种耐冷基因定位及其遗传机制研究

文献类型: 获奖成果

作者:

获奖名称: 自然科学奖

获奖等级: 二等奖

关键词: 云;云南稻种;云南稻;耐冷;稻种;稻;定位;基因定位;遗传;机制研究;云南;遗传机制;研究;机制;基因

第一完成单位: 云南省农业科学院农作物品种资源站

获奖时间: 2001

摘要: 该成果是1997-2001年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含省应用基础研究处)和云南省省院校合作处分别下达的37960042及98ZN07(部分)项目。以云南耐冷稻种生态优势、SSR和RFLP标记、杂交与回交、诱变及多种耐冷鉴定相结合开展耐冷性NILs研制、基因定位和遗传研究取得了成果: (1)4年8代对100余份云南地方稻为主及其后代3000份材料耐冷研究,育成两套穗期耐冷性NILs及一批回交高代材料;回交法等育成遗传背景一致、耐冷性强3对穗期耐冷性NILs(1对属耐冷主基因)和γ射线诱变与冷驯化结合育成2对穗期耐冷性NILs,经省情报所国际联机等检索国内外尚属首次; (2)完成强耐冷性籼粳RILs F8群体为耐冷,抽穗期等基因定位提供材料,发现生于世界海拔最高点元江变野孕藏着亲和、耐冷和强分蘖力等基因,可能是云南光壳稻祖先;它与亚洲栽培稻杂交育成一批有效穗特多、矮秆或优质新种质已提供育种者利用;光壳稻、爪哇稻与普通粳杂交育成耐冷性强、具广亲和及抗病等多个优良性状核心1~19号,经吉林、广东、云南省等地和“863”项目应用表现较好; (3)用近等基因系查明昆明小白谷孕穗期耐冷基因受一对主基因控制,用SSR标记对其定位发现该基因位于水稻第5染色体上与标记RM274共分离;RFLP标记查明光壳稻冲腿穗期耐冷性基因为数量性状位点,位于1,3-8,10和12染色体上; (4)国内外学术刊物发表24篇相关论文(国家一类刊物6篇,国际刊物3篇),被国内处收录或引用20多次;提出了“云南是中国稻种耐冷基因定位克隆、遗传研究及育种与生产具有重要价值”。经有关专家鉴定总体研究结果达国内同类研究领先水平,其中“水稻孕穗期耐冷性NILs培育”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 相关文献

[1]云南稻种资源广亲和性鉴定分析. 文国松,戴陆国,陈勇,张端品,谢岳峰. 1994

[2]云南地方水稻品种抗稻瘟病基因Pita功能区段序列变异分析. 马继琼,杨奕,孙一丁,王炎炎,许明辉. 2016

[3]云南稻种资源抗寒性研究. 陈勇,戴陆国. 1990

[4]机制造形名优工夫红茶的研制初报. 梁名志,浦绍柳,孙荣琴. 2002

[5]云南稻毫梅抗白叶枯病新基因定位. 戴陆园,张端品,谢岳峰,陈勇. 1990

[6]云南优质亚麻种植区划研究. 刘其宁,杜刚,吴学英. 2010

[7]云南稻种资源核心种质库构建及其利用前景. 曾亚文,王象坤,杨忠义,李自超,申时全,张洪亮,李华俊. 2000

[8]云南稻核心种质回交后代糙米总黄酮含量分析. 靳祥,曾亚文,杨树明,杜娟,普晓英,杨涛. 2010

[9]云南稻核心种质回交后代糙米GABA含量分析. 靳祥,张明喜,曾亚文,杨树明,杜娟,普晓英. 2011

[10]云南稻核心种质回交后代稻谷粒形性状的遗传变异. 杨树明,曾亚文,杜娟,普晓英,靳祥,尹志涛,杨仕强. 2009

[11]云南稻核心种质磷高效研究进展. 张浩,曾亚文,和忠,和立宣. 2007

[12]云南稻核心种质对土壤无效磷的活化特性及其生态差异. 张浩,曾亚文,杜娟,普晓英,杨树明,桂敏. 2006

[13]云南稻核心种质苗期耐冷性及其地理生态差异. 曾亚文,李绅崇,普晓英,杜娟,杨树明,刘昆. 2006

[14]云南稻种核心种质不同生态群间分蘖初期耐热性鉴定. 申时全,曾亚文,杨忠义,陈于敏,李自超,王象坤,张洪亮,李华俊. 2001

[15]籼粳稻区云南稻种耐冷性状遗传变异研究. 曾亚文,申时全,徐福荣,张金渝,普正贵. 2000

[16]云南籼稻核心种质回交后代苗期耐冷性研究. 杨树明,曾亚文,杜娟,普晓英,杨涛,邰丽梅,崔虹,朱广彬,易加洪. 2007

[17]云南稻核心种质耐低磷性状与籼粳亚种间的关系. 杜娟,曾亚文,张云孙,普晓英,杨树明,杨晓娟,邰丽梅,郭云周. 2007

[18]不同生态条件下稻种耐冷性经济性状的遗传研究. 曾亚文,申时全,徐福荣,叶昌荣,王莉花,沈锐. 2000

[19]云南稻种核心种质光温反应型与早中晚稻研究. 曾亚文,申时全,李自超,文国松,张洪亮,李华俊,王象坤. 2002

[20]云南稻种核心种质的再生力研究. 曾亚文,申时全,文国松,李自超,李华俊,王象坤,陈德兵,罗龙. 2002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