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云南省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植物微生物组生态功能与群落构建过程研究进展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作者: 曾青 1 ; 熊超 1 ; 尹梅 2 ; 葛安辉 1 ; 韩丽丽 3 ; 张丽梅 1 ;

作者机构: 1.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城市与区域生态国家重点实验室

2.云南省农业科学院农业环境资源研究所

3.城市与区域生态国家重点实验室

关键词: 表生微生物;内生微生物;宿主选择;促生;抗病;植物–微生物互作

期刊名称: 生物多样性

ISSN: 1005-0094

年卷期: 2023 年 004 期

页码: 186-202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植物各个器官表面及内部定殖着高度多样化的微生物群落,这些微生物与植物长期共进化,作为宿主植物的“共生功能体”(holobiont)在植物生长发育、养分吸收、病害抵御和环境胁迫适应性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得益于近10年来多组学技术的发展和应用,有关植物微生物群落的多样性、组成和功能特征、群落构建的驱动因素和植物–微生物互作机制等方面研究取得了一系列重要进展。然而,与土壤微生物组相比,目前对植物微生物组的认识及其应用尚且不足。本文系统总结了植物微生物组的组成特征,植物微生物在调节植物生长发育、促进养分吸收、提高病害抵御能力及环境胁迫适应性等方面的功能及作用机制,从宿主选择、环境因子以及生物互作3个方面总结了驱动植物微生物群落构建的因素,并着重阐述了植物–微生物互作如何塑造植物微生物群落以及如何调节对植物的有益功能。此外,我们对未来植物微生物组研究和应用面临的挑战进行了展望,如核心微生物组挖掘和合成群落构建,植物–微生物互作的分子调控机制,植物微生物群落水平上的互作机制等。深入理解植物微生物群落特征、生态功能以及构建过程对于精准调控植物微生物组以提高植物适应性和生产力以及维持生态系统健康具有重要意义。

  • 相关文献

[1]高产优质抗病粳稻合系30号的选育及特性研究. 刘吉新,赵国珍,世荣,杨晓洪,陈国新. 2000

[2]珍稀濒危植物——云南药用野生稻自然生态群的新发现及其特性. 程在全,黄兴奇,钱君,张义正,吴成军,王丹青,唐志敏,王玲仙,周英. 2004

[3]云南粳稻育种中四特性的同步鉴定方法. 世荣,杨晓洪. 1997

[4]云南粳稻育种中特性的同步鉴定方法. 世荣,杨晓洪. 1997

[5]偏早熟高产优质抗病新品种云粳26号的选育及应用. 钟丽华,李农飞,苏振喜. 2015

[6]家蚕抗病机制与防御酶的相关性研究进展. 邵榆岚,唐芬芬,钟健,张永红,白兴荣. 2014

[7]籼型抗病质核互作不育系锦319 A的选育. 李华慧,刘晓利,涂建,黄平,奎丽梅,谭春艳,王建军,卢义宣,辜琼瑶. 2017

[8]甘蔗赤腐病菌变异及甘蔗抗病性研究进展. 李婕,张荣跃,王晓燕,单红丽,尹炯,罗志明,仓晓燕,黄应昆. 2020

[9]抗病广适、鲜食型马铃薯新品种-‘云薯505’. 李燕山,陈际才,罗有卫,徐宁生,隋启君. 2018

[10]优异绿子叶豌豆新品种云豌36号的选育. 杨新,胡朝芹,王玉宝,代正明,杨峰,于海天,郑爱清,吕梅媛,唐永生,张玉荣,程金朋,何春华,丰加文,王丽萍,何玉华. 2023

[11]优质、抗病大叶茶新品种“云茶1号”选育. 张俊,田易萍,徐丕忠,张惠. 2008

[12]高抗大豆新品种云黄18的选育及栽培要点. 赵银月,张亮,詹和明,李琼,王铁军. 2021

[13]高产抗病三系杂交籼稻新组合内5优1973. 董维,邓伟,曹厚明,安华,吕永刚,吕莹,胡强,徐雨然,杨华涛,李小林. 2021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