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广东省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毛叶山桐子种子休眠与萌发特性的研究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作者: 吉浴芳 1 ; 宋松泉 2 ; 刘军 2 ; 田向荣 1 ;

作者机构: 1.吉首大学生物资源与环境科学学院

2.广东省农业科学院农业生物基因研究中心广东省农作物种质资源保护与利用重点实验室

关键词: 木本油料植物;毛叶山桐子;休眠与萌发;非深度生理休眠;层积

期刊名称: 中国野生植物资源

ISSN: 1006-9690

年卷期: 2023 年 42 卷 006 期

页码: 23-28

收录情况: CSCD

摘要: 目的:探究毛叶山桐子种子(Idesia polycarpa Maxim.var.vestita Diels)的休眠类型和解除休眠的最适方法,为生产实践中的种苗繁育提供一种能有效解除毛叶山桐子种子休眠和提高萌发率的方法.方法:以成熟的毛叶山桐子种子为材料,研究种子的水分透性及温度、光照、去垢剂、后熟、层积和植物激素对种子休眠与萌发的影响.结果:(1)种子具有发育成熟的胚,种皮被有蜡质层但具有透水性;(2)在10~35℃和交替光照(12 h光照/12 h黑暗,光强度为144 μmol?m-2?s-1)下萌发30 d,种子的萌发率低于30%,具有休眠特性;(3)种子在完全黑暗条件下几乎不萌发,是一种需光性种子;(4)4℃和10℃层积30 d显著地增加种子的萌发速率和萌发率,后熟90 d则对种子萌发没有影响;(5)GA3能部分解除种子的休眠和促进萌发,将萌发率提高至56.7%,氟啶酮则没有作用.结论:毛叶山桐子种子的休眠类型为非深度生理休眠,解除休眠和促进萌发的最适方法是将种子在4℃或者10℃中层积30 d,然后在25℃和交替光照中萌发.

  • 相关文献

[1]箭叶淫羊藿种子的休眠类型与萌发研究. 吉浴芳,宋松泉,田向荣,高家东,戴嘉兴,刘军. 2022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