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云南省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基于3种方法的西南杂交籼稻稻米食味评价及品种优选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作者: 卢慧 1 ; 袁玉洁 1 ; 张丝琪 1 ; 陈虹 1 ; 陈多 1 ; 钟晓媛 1 ; 李博 1 ; 邓飞 1 ; 陈勇 1 ; 李贵勇 2 ; 任万军 1 ;

作者机构: 1.四川农业大学/农业部西南作物生理生态与耕作重点实验室

2.云南省农业科学院粮食作物研究所

关键词: 水稻;食味品质;评价方法;食味计;感官评价

期刊名称: 中国农业科学

ISSN:

年卷期: 2021 年 006 期

页码: 1243-1257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目的】基于现有3种稻米食味评价方法,研究西南稻区不同杂交籼稻品种食味品质特点,并优选出优良食味杂交籼稻品种。【方法】在2017年品种筛选试验的基础上,于2018年在云南永胜和四川大邑分别采用单因素随机区组田间试验,应用2种国标感官评价和食味计进行评价,比较分析20个杂交籼稻品种的食味品质差异及其对食味评价方法的响应。【结果】稻米食味品质受多种因素共同调控,食味优良的品种具有在2种感官评价下稻米的气味、外观、适口性、滋味和冷饭质地,以及食味计评价下的外观和口感评分均优良的共性,进而具有较高的食味品质。通径分析表明,适口性对食味贡献率最大,滋味和外观次之,冷饭质地最低。不同品种间稻米食味品质差异明显。3种评价方法下,宜香优2115、内5优39、繁优609、花香优1618、川优6203和隆两优1146在2生态点均具有优良食味品质。相较于绿优4923和川优8377等低食味品种,宜香优2115和花香优1618等品种具有较高的气味、外观、适口性、滋味,进而食味较好。品种对不同评价方法的响应存在差异,永胜渝香203和大邑Y两优1号在2种感官评价下均属于低食味品种,但在食味计评价下则显著高于食味计平均食味。线性拟合结果表明,感官百分制评分和等级综合评分线性拟合度高,相关系数r=0.94***,而食味计评分与感官百分制评分和等级综合评分相关系数分别为r=0.49***和r=0.53***,离散程度较大,不足以解释相互之间关系。【结论】稻米食味品质受生态条件和品种共同作用,采用单一食味评价方法不能准确评价各品种稻米食味品质。因此,综合运用3种现行食味评价方法,筛选出宜香优2115、内5优39、繁优609、花香优1618、川优6203和隆两优1146等6个食味优良且稳定的品种,可以用作西南优质食味品种推广。

  • 相关文献

[1]基于食味计评价杂交籼稻食味品质. 袁玉洁,张丝琪,卢慧,李贵勇,朱海平,陶有凤,陈虹,任万军. 2021

[2]一种提高哈尼梯田红米食味品质的新工艺. 邹茜,寇姝燕,朱振华,赵国珍,刘慰华,袁平荣. 2017

[3]云南粳型特色软米食味品质性状稳定性分析. 苏振喜,赵国珍,廖新华,世荣,蒋聪,朱振华,邹茜. 2010

[4]云南15个特有少数民族当前农家保护的稻、麦、玉米地方品种多样性. 徐福荣,杨雅云,张恩来,阿新祥,汤翠凤,董超,张斐斐,刘旭,戴陆园. 2012

[5]正交试验法优化玛咖含片配方(英文). 徐天才,杨少华,赵菊,谭敬菊,薛润光. 2014

[6]正交试验法优化玛咖含片配方. 徐天才,杨少华,赵菊,谭敬菊,薛润光. 2014

[7]云南省野生茶树资源的鉴定评价与筛选. 李慧,宋维希,周萌,李友勇,马玲,段志芬,矣兵,刘本英. 2013

[8]响应面法优化三七茎叶红茶饮料工艺. 李宏,刘秀嶶,易霞,石萍萍,吴昕怡,周继伟,李谦,田浩. 2021

[9]红豆酸菜汤方便汤块冻干工艺研究. 周继伟,潘俊,吴昕怡,王瀚墨,朱志妍. 2022

[10]不同加工年份诺邓火腿理化特性研究. 史巧,李聪,王桂瑛,刘毕琴,王馨蕊,杨子江,万大千,孔维成,廖国周,李宏. 2023

[11]云南水稻定量促控栽培技术简介. 杨从党,李贵勇,夏琼梅,龙瑞平,邓安凤,刘吉新. 2013

[12]滇南稻作系统蝽类昆虫群落物种多样性研究. 张立敏,陈斌,李正跃,杨韶松,吴海波. 2011

[13]普通野生稻栽培稻杂交后代白叶枯病抗性评价. 殷富有,张敦宇,叶玉,郭恰卿,付坚,王玲仙. 2012

[14]低磷胁迫下云南地方稻核心种质植株干重的地理生态研究. 申时全,曾亚文,普晓英,杜娟,李绅崇. 2004

[15]水稻矮缩病毒云南、浙江分离株侵染水稻植株的细胞病理比较研究. 张仲凯,方琦,魏春红,丁铭,董家红,俞立,李毅. 2005

[16]云南稻核心种质的磷高效特性及其地理分布. 曾亚文,申时全,赵常美,普晓英,杨晓娟,杜娟. 2004

[17]同工酶标记水稻遗传距离与杂种优势的关系及其与RFLP、RAPD的比较. 张培江,才宏伟,袁平荣,占新春,孙传清,孙明,王象坤. 2002

[18]云南水稻精确定量栽培技术的增产效果. 杨从党,李刚华,戈芹英,丁玉清,李贵勇,徐世林,朱丽芬,任效忠,董广. 2007

[19]云南省水稻抗旱减灾栽培技术. 吴叔康,熊洪,卢义宣. 2010

[20]水稻镉积累基因型差异及其对镉胁迫的反应. 姚春馨,隆四清,和立忠,许明辉. 2007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