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河南省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小麦不同高分子量谷蛋白亚基对面筋数量和质量的影响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作者: 胡琳 1 ; 盖钧镒 1 ; 许为钢 2 ; 董海滨 2 ; 张留臣 2 ; 张磊 2 ;

作者机构: 1.南京农业大学作物遗传与种质创新国家重点实验室

2.河南省农业科学院小麦研究所

关键词: 小麦;品质性状;高分子量麦谷蛋白亚基;面筋数量;面筋质量

期刊名称: 麦类作物学报

ISSN: 1009-1041

年卷期: 2006 年 26 卷 06 期

页码: 60-65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为给小麦品质遗传改良提供依据,以33个小麦品种为材料,对8种HMW-GS及其13种组合的品质效应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对于Glu-A1位点,1亚基和缺失亚基(N)对面筋数量和强度的效应相似。对于Glu-B1位点,3种亚基对面筋数量的正向效应为14+15>7+8>7+9,对面筋强度的正向效应为7+8>14+15>7+9。对于Glu-D1位点,对面筋数量的正向效应为:2+12>5+10>4+12,对面筋强度的正向效应为:5+10>2+12>4+12。综合各个亚基的品质效应,本研究提出了包含8种HMW-GS的评分体系。对HMW-GS组合的研究结果表明,不同位点优异HMW-GS的品质效应具有累加作用,据此提出了高面筋数量型品种和强筋型品种的HMW-GS优化组合。品种类型与HMW-GS组合的对应分析验证了HMW-GS品质效应的分析结果。

  • 相关文献

[1]黄淮冬麦区不同时期大面积推广品种的高分子量麦谷蛋白亚基组成分析. 张瑞奇,胡琳,许为钢,张清珍,王根松. 2006

[2]1Dx5高分子量麦谷蛋白亚基研究进展. 温亮,龙小玲,靳晓杰. 2016

[3]小麦品质特性的分类及相对重要性分析. 胡琳,盖钧镒,许为钢,赵新西,张磊,王根松. 2006

[4]小麦品质微量测定方法的评价. 王世杰,林作楫,吴政卿,李保云,王美芳,刘广田. 2006

[5]2006-2016年河南省小麦区域试验品种(系)的品质性状分析. 曹颖妮,余大杰,赵光华,郝学飞,胡卫国,汪红,裴金花,张可可,胡京枝. 2018

[6]河南省2020年主推小麦品种农艺及品质性状分析. 张会芳,韩琳琳,王楠,杨翠苹,谢军保. 2022

[7]伴生麦与普通小麦的形态、产量和品质性状差异分析. 苏旺苍,袁明月,孙兰兰,徐洪乐,鲁传涛,薛飞,吴仁海. 2021

[8]2017-2021年河南省小麦区域试验品种(系)的品质性状分析. 辛玉杰,刘继红,冯丹,赵光华,裴金花,尹海燕,王允,王红旗,刘冬梅,曹成,王俊艳,郑嘉,曹颖妮. 2023

[9]HMW-GS和LMW-GS组成对小麦加工品质的影响. 雷振生,刘丽,王美芳,阎俊,杨攀,张艳,何中虎. 2009

[10]不同类型小麦在豫南地区的品质表现. 孙君艳,张凯,程泽强. 2005

[11]河南省小麦品种的品质性状分析. 赵虹,王西成,李铁庄,汤其林,田云峰,吕凤荣,苗玉芳. 2000

[12]河南省区试小麦品种(系)的品质性状分析与评价. 曹廷杰,王西成,赵虹,陈渝. 2008

[13]小果型番茄种质重要品质性状的筛选与评价. 史艳艳,米国全,王裔娜,韩娅楠,程志芳,韩永平,王晋华. 2018

[14]冬小麦品质性状与蛋糕酥饼烘烤品质性状关系的研究. 白玉龙,林作楫,金茂国. 1993

[15]大豆品质性状QTL定位的研究进展. 位艳丽,余永亮,练云,王树峰,王庭峰,梁慧珍. 2010

[16]野生和栽培芝麻种子品质性状及近红外光谱分析. 刘艳阳,汪红,芦海灵,梅鸿献,郑永战. 2014

[17]河南省花生农家品种资源农艺和品质性状分析. 苗利娟,张新友,黄冰艳,董文召,汤丰收,刘娟,张俊,刘华,齐飞艳. 2016

[18]黄淮砂姜黑土区强筯小麦品质现状及基因型与环境效应. 常莹莹,王永华,王永霞,马冬云,段剑钊. 2018

[19]11份超甜玉米自交系产量和食味品质性状配合力分析. 齐建双,卢彩霞,岳润清,燕树锋,韩小花,铁双贵. 2015

[20]面包用小麦品种品质性状探讨. 林作楫,王美芳,雷振生. 2012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