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浙江省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杀菌剂防治浙贝母灰霉病田间药效调查方法比较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作者: 柳采秀 1 ; 张楠 2 ; 吴长兴 1 ; 聂东兴 2 ; 徐笔奇 1 ; 苍涛 1 ;

作者机构: 1.浙江省农业科学院农产品质量安全与营养研究所

2.农业农村部农药检定所

关键词: 浙贝母;灰霉病;杀菌剂;药效调查方法

期刊名称: 植物保护

ISSN: 0529-1542

年卷期: 2023 年 003 期

页码: 254-258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为探索杀菌剂防治浙贝母灰霉病的准确、高效、方便的药效调查方法,选择生产中常用的嘧霉胺、唑醚·氟酰胺、氟菌·肟菌酯3种杀菌剂,采用叶片病斑分级、整株病斑分级、整株病叶率分级、茎秆发病率、茎秆发病分级5种调查方法,对比不同方法对防治效果评价的影响。5种调查方法各有优缺点,叶片病斑分级法样本量大,采集数据多,其结果更接近实际;整株病斑分级法相对简便,可增加植株的取样量,使样本更具代表性,但操作中易产生判断误差;整株病叶率分级法和茎秆发病率法简便,但会放大病害的危害程度,高估或低估药剂防治效果;茎秆发病分级法结合病斑大小、形状等特征能较准确地评价植株发病情况。采用不同评价方法,3种杀菌剂对浙贝母灰霉病的防治效果表现较一致,唑醚·氟酰胺和氟菌·肟菌酯的防治效果较好,防效分别在75.22%~88.83%、68.87~86.82%之间,而嘧霉胺的防治效果略差(57.86%~77.89%)。

  • 相关文献

[1]浙贝母灰霉病发生流行因子分析及综合防治技术. 宗侃侃,石红静,陈淑淑,陈伊倩,孙彩霞. 2018

[2]不同杀菌剂对草莓灰霉病的防治效果. 吴声敢,柴伟纲,柳新菊,安雪花,蒋金花,吕露,李岗,王菲迪,赵学平. 2019

[3]不同肥料及施肥量对浙贝母产量的影响. 刘洪见,钱仁卷,郑坚,陈义增,张旭乐. 2014

[4]浙贝母种茎大小与产量关系的研究. 李林,郑坚,陶正明,刘雪芬. 2006

[5]浙贝母SO_2的滴定法检测与本底调查. 宗侃侃,朱瑜萍,孙彩霞,戴芬,赵学平. 2018

[6]浙贝母国内外农药残留限量标准比较. 孙彩霞,宗侃侃,戴芬,赵学平. 2018

[7]激光拉曼光谱无损分析浙贝母. 孙彩霞,潘志彦,戴芬,郑蔚然,于国光. 2018

[8]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测定浙贝母中6种农药残留. 俞建忠,苍涛,戴芬,赵学平. 2018

[9]浙贝母病虫害发生及农药使用现状调查. 刘玉红,陈淑淑,孙彩霞,宗侃侃,赵学平. 2020

[10]浙贝母最佳干燥条件的选择. 宗侃侃,于国光,刘玉红,孙彩霞. 2020

[11]浙贝母ACO基因克隆、表达及生物信息学分析. 丁楚蔚,李梓铭,陈志,范小平,金泽兰,江建铭,王志安,王忠华. 2023

[12]浙贝母主要产地研究. 陶正明,李林. 2004

[13]生防菌ZJH-10对黄瓜灰霉病诱导抗性的研究. 郑莉,梁建根,施跃峰. 2009

[14]铁皮石斛灰霉病病原学初步研究. 王连平,方丽,谢昀华,王汉荣. 2017

[15]蔬菜病虫防治推荐对口农药. 高春先. 2001

[16]嗜铁素产生菌ZJH-10诱导黄瓜抗灰霉病的研究. 梁建根,竺利红,施跃峰. 2008

[17]氟啶胺对草莓灰霉病防效及安全性评价. 杨肖芳,李伟龙,周晓肖,江景勇,邱莉萍,蒋桂华. 2018

[18]温州地区草莓灰霉病的发生与防治现状. 陈官菊,方鸣,厉晓腊,刘又高,柴一秋. 2020

[19]氟酰羟·咯菌腈在草莓灰霉病上的应用效果. 周晓肖,朱磊,张豫超,杨肖芳. 2023

[20]无泥皮蛋防霉技术的研究. 陈黎洪,卢立志,沈军达,赵爱珍. 1998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