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河南省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玉米叶宽的遗传效应分析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作者: 李丽华 1 ; 魏昕 1 ; 孟鑫 2 ; 林海建 2 ; 樊庆琦 3 ; 鲁晓民 1 ; 曹丽茹 1 ; 张前进 1 ; 张新 1 ; 王振华 1 ;

作者机构: 1.河南省农业科学院粮食作物研究所

2.四川农业大学玉米研究所

3.山东省农业科学院作物研究所

关键词: 玉米;穗三叶;叶片宽度;遗传效应

期刊名称: 作物杂志

ISSN: 1001-7283

年卷期: 2022 年 005 期

页码: 49-55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叶片是玉米植株进行光合作用最主要的器官,对玉米产量贡献巨大。利用1份玉米穗三叶窄叶和2份穗三叶宽叶自交系为材料,构建2套6世代分离群体(群体1和群体2),利用经典植物数量性状混合遗传模型主基因+多基因多世代联合分析方法,对玉米穗三叶叶片宽度的遗传效应进行分析。结果表明,2套群体穗三叶叶宽遗传均受不同的基因数量控制,属于不同的多基因遗传模型。在群体1中,穗上叶叶宽符合1对加性-显性主基因+加性-显性-上位性多基因模型(D-0),穗位叶叶宽符合2对基因加性-显性-上位性模型(B-1),穗下叶叶宽符合2对基因加性-显性模型(B-2)。在群体2中,穗上叶叶宽符合2对加性主基因+加性-显性多基因模型(E-3),穗位叶和穗下叶叶宽符合1对加性主基因+加性-显性多基因模型(D-2)。综上可知,玉米叶宽主要受主效基因控制,且在不同的遗传背景下,玉米穗三叶的遗传模式存在差异,穗位叶、穗上叶及穗下叶的遗传模式均受遗传背景的影响。

  • 相关文献

[1]玉米穗三叶叶长和叶面积的QTL定位. 王新涛,杨青,李保叶,代资举,郝俊杰. 2022

[2]玉米3个籽粒性状的遗传研究. 魏良明,曹丽茹,郭书磊,张前进,张新,郭金生,王振华,鲁晓民. 2023

[3]大豆籽粒异黄酮含量的遗传效应研究. 梁慧珍,李卫东,曹颖妮,王辉. 2006

[4]利用杂种F2世代鉴定数量性状主基因-多基因混合遗传模型并估计其遗…. 王建康,益钧镒. 1997

[5]大豆粒形性状的遗传效应分析. 梁慧珍,李卫东,王辉,方宣钧. 2005

[6]普通玉米子粒性状四类效应的遗传分析. 李玉玲,薛喜梅,连东军. 2000

[7]水稻株系与亲本间灌浆期POD酶谱及遗传效应分析. 姬生栋,栗鹏,李江伟,宋刘敏,刘苗苗,高狂龙,尹海庆. 2018

[8]小麦穗部性状的主基因+多基因混合遗传模型分析. 解松峰,吉万全,王长有,胡卫国,李俊,张耀元,师晓曦,张俊杰,张宏,陈春环. 2019

[9]红花双列杂交后代羟基黄色素A含量的遗传效应分析. 梁慧珍,许兰杰,余永亮,谭政委,杨红旗,董薇,李磊,李春明,刘新梅,张收良. 2020

[10]陆地棉对棉叶螨的抗性遗传效应分析. 汪若海,闫文斌,王浩,马文龙. 1994

[11]棉花叶片早衰的诊断及遗传效应分析. 刘焕民,马奇祥,崔小伟,于霁雯,贾新合,高俊山. 2011

[12]河南省玉米育种现状、问题及对策. WANG Zhen-hua,王振华,ZHANG Xin,张新,ZHANG Qian-jin. 2008

[13]不同耕作与保墒措施对小麦、玉米周年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 YANG Yong-hui,杨永辉,WU Ji-cheng,武继承. 2014

[14]几种作物秸秆基质的比较研究. 程志芳,王晋华,赵肖斌,米国全. 2010

[15]玉米冠层光谱在农学参数上的应用研究. 赵巧丽,河南省农业科学院农业经济与信息研究中心,郑国清,南京农业大学农学院,乔淑,冯晓. 2007

[16]玉米杂交种郑单14号(豫玉18号)选育. 王义波,王振华,王永普,张新. 2000

[17]播期对玉米早代自交系田间抗病性表现的影响. 张新,王义波,王振华,王永普. 2000

[18]玉米冠层光谱在农学参数上的应用研究. 郑国清,赵巧丽,乔淑,冯晓. 2007

[19]洋葱-西瓜-辣椒-玉米套种高产高效栽培技术. 常高正,王志勇,黄俊喜,康有亮. 2007

[20]河南省玉米种质基础、杂优群划分和杂交优势利用模式研究. 王振华,张新,王俊忠,温春东. 2002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