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高频词云

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大豆研究所
简介: 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大豆研究所成立于1975年4月,是全国最早以大豆作物为研究对象的综合科研机构,现以大豆研究所为主体组建了国家农作物改良中心哈尔滨大豆改良分中心、国家大豆工程技术中心、国家大豆科研基地、农业部东北早熟农业科学观测站、黑龙江省大豆育种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大豆产业技术体系遗传与种子研究室等。   建所40多年来,逐渐形成了以大豆遗传育种学科为主体,集耕作栽培、植物保护、分子生物学、大豆农产品加工等学科齐全的科研体系,先后承担或完成国家“973”项目、国家“863”重点计划、国家育种攻关项目、国家农业科技跨越计划、国家“948”重大项目、杰出青年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等重大项目,共获省部级以上奖励30多项,其中黑农26曾获国家发明奖,发表学术研究论文1000余篇,主编或参与编写相关著作6本,为大豆产业发展提供强了有力的科学与技术支撑。   大豆新品种选育方面,共育成和推广了71个“黑农”系列大豆新品种,其中高蛋白品种有黑农48、黑农43、黑农35等;高脂肪品种有黑农44、黑农45等;利用高光效育种技术创制的大豆新品种有黑农39、黑农40等;利用分子标记技术创制的大豆新品种有黑农46、黑农56、黑农70等,现有品种已推广到吉林省、辽宁省、内蒙、新疆等省市自治区,育成大豆品种应用面积,占黑龙江省大豆种植总面积的60%以上,占全国种植面积的40%左右,专用优质品种的推广率占全国的70-80%左右。   分子生物学方面,应用SSR、SNP技术和关联度分析技术,对大豆生理代谢过程中调控基因、逆境胁迫下诱导基因、发育过程中的主导基因进行标记、定位和基因组分析,发现新基因;利用大豆DNA诱发点突变基因创造新基因,挖掘与大豆产量、病害、品质相关的优异QTL 46个。   配套栽培技术的综合研究方面,在大豆窄行密植高产栽培技术、少免耕高效栽培技术等方面取得了较好成果,从美国、巴西引进窄行密植技术,根据本省各生态区特点和生产结构特点,创新形成大垄窄行密植、小垄窄行密植、平作窄行密植三种栽培模式,实现了大豆面积亩产200公斤;在大豆窄行密植增产机理、群体光合生理和生态等方面进行了深入研究,并获省政府科技进步奖。   在大豆灰斑病、胞囊线虫病、疫霉根腐病研究方面达到了国内同类研究的领先水平,建立了大豆灰斑病、病毒病、胞囊线虫病、疫霉根腐病、食心虫等病虫害的防治体系,并研制出防治药剂。   在大豆加工原料基础、加工工艺及其应用研究等方面积极探索,取得了较大研究进展,获得了大豆膳食纤维、SP-Ⅰ型胶状蛋白、调味豆奶、大豆天然维生素E、大豆肽饮料等研究成果。

研究学科:

  • 发文量: 725
  • |
  • 被引量: 435
  • |
  • EI: 1
  • |
  • CSSCI: 0
  • |
  • CSCD: 230
  • |
  • SCI: 51
  • |
  • 北大核心: 288

 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大豆研究所成立于1975年4月,是全国最早以大豆作物为研究对象的综合科研机构,现以大豆研究所为主体组建了国家农作物改良中心哈尔滨大豆改良分中心、国家大豆工程技术中心、国家大豆科研基地、农业部东北早熟农业科学观测站、黑龙江省大豆育种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大豆产业技术体系遗传与种子研究室等。   建所40多年来,逐渐形成了以大豆遗传育种学科为主体,集耕作栽培、植物保护、分子生物学、大豆农产品加工等学科齐全的科研体系,先后承担或完成国家“973”项目、国家“863”重点计划、国家育种攻关项目、国家农业科技跨越计划、国家“948”重大项目、杰出青年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等重大项目,共获省部级以上奖励30多项,其中黑农26曾获国家发明奖,发表学术研究论文1000余篇,主编或参与编写相关著作6本,为大豆产业发展提供强了有力的科学与技术支撑。   大豆新品种选育方面,共育成和推广了71个“黑农”系列大豆新品种,其中高蛋白品种有黑农48、黑农43、黑农35等;高脂肪品种有黑农44、黑农45等;利用高光效育种技术创制的大豆新品种有黑农39、黑农40等;利用分子标记技术创制的大豆新品种有黑农46、黑农56、黑农70等,现有品种已推广到吉林省、辽宁省、内蒙、新疆等省市自治区,育成大豆品种应用面积,占黑龙江省大豆种植总面积的60%以上,占全国种植面积的40%左右,专用优质品种的推广率占全国的70-80%左右。   分子生物学方面,应用SSR、SNP技术和关联度分析技术,对大豆生理代谢过程中调控基因、逆境胁迫下诱导基因、发育过程中的主导基因进行标记、定位和基因组分析,发现新基因;利用大豆DNA诱发点突变基因创造新基因,挖掘与大豆产量、病害、品质相关的优异QTL 46个。   配套栽培技术的综合研究方面,在大豆窄行密植高产栽培技术、少免耕高效栽培技术等方面取得了较好成果,从美国、巴西引进窄行密植技术,根据本省各生态区特点和生产结构特点,创新形成大垄窄行密植、小垄窄行密植、平作窄行密植三种栽培模式,实现了大豆面积亩产200公斤;在大豆窄行密植增产机理、群体光合生理和生态等方面进行了深入研究,并获省政府科技进步奖。   在大豆灰斑病、胞囊线虫病、疫霉根腐病研究方面达到了国内同类研究的领先水平,建立了大豆灰斑病、病毒病、胞囊线虫病、疫霉根腐病、食心虫等病虫害的防治体系,并研制出防治药剂。   在大豆加工原料基础、加工工艺及其应用研究等方面积极探索,取得了较大研究进展,获得了大豆膳食纤维、SP-Ⅰ型胶状蛋白、调味豆奶、大豆天然维生素E、大豆肽饮料等研究成果。

人才队伍

组织机构

现以大豆研究所为主体组建了国家农作物改良中心哈尔滨大豆改良分中心、国家大豆工程技术中心、国家大豆科研基地、农业部东北早熟农业科学观测站、黑龙江省大豆育种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大豆产业技术体系遗传与种子研究室等。

上级单位

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

研究领域

获得成就

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

联系方式

电话:0451-86658133   邮箱 :
  邮编:150086   传值:0451-86650919
  地址:哈尔滨南岗学府路368号

网址

查找成果
筛选
  • 中文期刊()

  • 外文期刊()

  • 会议论文()

  • 获奖成果()

  • 专利()

发文趋势

期刊分布统计

收录级别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