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年代玉米品种穗部性状对种植密度的响应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张宇星

作者: 张宇星;杨致远;张丰屹;李一;赵鑫哲;唐娟;史磊;刘晶;赵海岩;李明顺;张德贵;李新海;雍洪军;金峰

作者机构:

关键词: 年代;玉米杂交种;穗部性状;变化趋势

期刊名称: 植物遗传资源学报

ISSN:

年卷期: 2023 年 004 期

页码: 1016-1023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以我国20世纪80年代以来4个不同时期大面积推广的玉米杂交种为材料,探究不同年代玉米杂交种穗部性状的变化特征及对种植密度的响应,为耐密品种选育提供参考依据。本研究选取1980s-2010s推广面积较大的12个玉米杂交种,采用裂区试验设计,设置6万株/hm~2和12万株/hm~2两个种植密度,4行区,3次重复,2017-2018年在辽宁省沈阳市和吉林省公主岭市进行鉴定,收获后调查穗长、穗粗、秃尖长、穗行数、行粒数、百粒重等穗部性状。结果表明,不同年代玉米品种的穗行数、行粒数和百粒重差异均达到极显著水平;随着年代更替,在不同种植密度下穗粗、秃尖长和百粒重均下降,穗长、穗行数和行粒数未发生显著变化。其中,秃尖长变化尤为显著,1980s-2010s期间平均每10年降幅0.24 cm(高种植密度)、0.19 cm(低种植密度)。随着种植密度增加,相同年代杂交种果穗均变短、穗变细、秃尖变长、行粒数减少,其中2000s新品种的穗长和2010s新品种的穗粗降幅最小,2010s新品种的秃尖增幅最小(1.04%),表明2000s后选育的玉米品种更耐密。在未来玉米耐密育种过程中,应在维持较高百粒重的同时,加强穗长、穗粗、秃尖等性状的协同改良,以达到增产的目的。

分类号: S513

  • 相关文献

[1]种植度对玉米杂交种穗部性状影响的研究. 刘海燕. 2012

[2]玉米杂交种穗部产量性状灰色关联度分析. 唐海涛,张彪,田玉秀,谭君,陈洁,何文铸,康继伟. 2010

[3]大豆田化学除草剂的发展及其应用. 李贵,吴竞仑. 2007

[4]高梁的根本出路在于机械化. 张福耀,平俊爱. 2012

[5]山东省近60年主推冬小麦品种对土壤矿质元素吸收特性研究. 谢连杰,李娜娜,裴艳婷,宋建霞,赵磊,李志强,丁汉凤. 2017

[6]中国不同年代玉米单交种及其亲本主要性状演变对密度的响应. 李从锋,赵明,刘鹏,张吉旺,杨今胜,柳京国,王空军,董树亭. 2013

[7]1970s~2000s玉米主栽品种灌浆与脱水速率研究. 刘艳秋,李明顺,李新海,雍洪军,颜娜. 2015

[8]华北夏谷区不同年代主栽谷子品种氮代谢相关酶及有关生理指标差异分析. 孔清华,陈二影,于淑婷,杨延兵,秦岭,黎飞飞,管延安. 2019

[9]山东省近60年主推冬小麦微量矿质元素变化. 谢连杰,李娜娜,王海云,裴艳婷,丁汉凤. 2020

[10]华北夏谷区不同年代主栽谷子品种氮代谢 相关酶及有关生理指标差异分析. 孔清华,陈二影,于淑婷,杨延兵,秦岭,黎飞飞,管延安. 2019

[11]黄淮麦区主要推广小麦品种抗寒性的演变规律. 曹文昕,万映秀,张琪琪,李炎,张平治. 2015

[12]10份不同年代山西省主推高粱品种灌浆与脱水速率研究. 赵文博,张一中,范昕琦,张晓娟,聂萌恩,梁笃,郭琦,杨彬. 2021

[13]山东居民日常食用蔬菜种类变化趋势. 田淑慧,李广强,陶翠霞,孙廷林. 2017

[14]广东沿海牡蛎体Cu含量水平及其时空变化趋势. 贾晓平,林钦,蔡文贵,李纯厚. 2000

[15]葡萄冷藏过程中落粒果实品质及生理生化研究. 游向荣,文仁德,张雅媛,孙健,李志春,卫萍,李丽,李昌宝. 2013

[16]广西蒸发皿蒸发量时空变化研究. 代俊峰,容方雨,杜君,韩培丽,关保多. 2013

[17]广西降雨量时空变异规律. 代俊峰,王娜,杜君,韩培丽,关保多. 2013

[18]河北省沿海地区气候变化特征及相关分析. 马辉杰,康西言. 2011

[19]贵州省“十五”玉米区域试验综合性状变化趋势分析. 英敏,余虎. 2006

[20]广西多站点参考作物蒸散量时空变化分析. 关保多,代俊峰,杜君,韩培丽. 2012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