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米单倍体自然加倍双轮回育种体系的探索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才卓

作者: 才卓;徐国良;郭琦;于明彦;任军;代玉仙;武阳春;杜金洹;侯宗运;李淑华;刘小丹;李万良

作者机构:

关键词: 玉米;单倍体;自然加倍;DH双轮回;快捷创制;黄绿苗标记;技术体系

期刊名称: 玉米科学

ISSN:

年卷期: 2023 年 003 期

页码: 1-8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依据相关理论和育种实践提出,在单倍体规模化育种技术基础上,应用单倍体轮选遗传修复原理,纳入主体杂优模式双向轮回选择育种理念,构建“单倍体自然加倍双轮回育种技术体系”。通过对主体杂优模式的双向DH轮回循环选择改良,逐步累加农艺性状相关有益基因频率,快速聚合雄穗自然加倍基因,保持2个群体的遗传距离与配合力,逐步形成两个相互对应的单倍体高自然加倍商业化核心种质群,步入简单、快捷、高效的“单倍体自然加倍双轮回育种技术体系”。该体系经全面运行实施,验证了缩短育种年限、简化操作流程、节约选系成本、提高育种效率的效果。

分类号: S513

  • 相关文献

[1]两种环境下玉米单倍体注射法与自然加倍研究. 覃兰秋,程伟东,周锦国,谭贤杰. 2016

[2]外引诱导系EMK-1诱导率和早熟玉米单倍体加倍技术研究. 杨耿斌,程睿钰,刘兴焱,王巍,张恒. 2014

[3]玉米单倍体在黑龙江与海南自然加倍效果的对比研究. 蔡泉,曹靖生,史桂荣,郭晓明,张建国,赵伟,李树军,殷跃. 2012

[4]不同生态条件下玉米单倍体自然加倍率及除草剂加倍效果. 程江,郑常祥,潘敏娜,陈柔屹. 2017

[5]不同基因型玉米单倍体雄穗自然加倍研究. 陈琳,李建生,杨小红. 2016

[6]玉米单倍体高自然加倍材料吉Gjb335DH3的遗传分析与QTL初定位研究. 才卓,徐国良,于明彦,任军,代玉仙,李淑华,郭琦,刘小丹,武阳春,杜金洹. 2020

[7]利用玉米黄绿苗标记单倍体诱导系选育早期加倍双单系(EDH)的研究. 郭琦,于明彦,任军,代玉仙,李淑华,刘小丹,徐国良,才卓. 2020

[8]玉米“单倍体+轮回选择”技术在育种中的应用探析. 武阳春,杜金洹,郭琦,刘小丹,代玉仙,于明彦,李淑华,任军,徐国良,才卓. 2022

[9]单倍体技术在玉米育种上的应用. 程伟东,覃兰秋,谭贤杰,周锦国,谢和霞. 2013

[10]玉米病虫害综合防治技术体系的建立. 张秀文. 2000

[11]吉林省润湿冷凉区玉米吉单198丰产高效栽培技术体系研究. 方向前,杨粉团,付稀厚,柴寿江,孟祥盟,谭国波,张丽华,赵洪祥,闫伟平,边少锋,李伟堂,于雷,李忠芹,郑军虎,李桂梅,郑在环. 2008

[12]中国特色的玉米商业育种体系构建. 董占山,卢洪,柴宇超,才卓. 2015

[13]玉米单倍体田间自然杂交诱导效率初析. 岳尧海,张建新,周旭东,路明,张志军,马英杰,李岩,刘文国,王绍平. 2013

[14]单倍体技术及其在玉米育种中的应用. 孙峰成,白晨,冯勇,赵瑞霞,苏二虎,张来厚,刘志雄,李强. 2009

[15]小麦与玉米远缘杂交诱导小麦单倍体的研究. 蔡华,马传喜,周淼平,马鸿翔,陆维忠. 2004

[16]不同处理方法对玉米单倍体加倍效率的影响研究. 祁志云,杨华,邱正高,张亚琴,李淑君,袁亮,金川. 2013

[17]不同除草剂加倍玉米单倍体的效率. 惠国强,杜何为,杨小红,刘光辉,王振通,张义荣,郑艳萍,严建兵,张铭堂,李建生. 2012

[18]小麦与玉米杂交诱导矮败小麦产生单倍体的研究. 赵海滨. 2010

[19]玉米单倍体诱导系诱导率研究. 焦仁海,徐艳荣,代秀云,仲义,孙发明,刘兴二. 2015

[20]农大高诱1号对玉米不同种质类群诱导单倍体的效果初探. 李国良,苏俊,李春霞,龚士琛,宋锡章,阎淑琴,扈光辉,王明泉. 2008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