泥质海岸盐碱地刺槐-杨树混交林改土效果研究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魏忠平

作者: 魏忠平;范俊岗;潘文利;陈罡;刘红民

作者机构:

关键词: 杨树;刺槐;混交林;盐碱地;改土效果

期刊名称: 水土保持通报

ISSN: 1000-288X

年卷期: 2012 年 32 卷 01 期

页码: 106-110+170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在北方泥质海岸盐碱地采用工程整地措施修筑台田,于台田上布置刺槐纯林、杨树纯林、刺槐—杨树混交林3种树种配置模式,对混交林及纯林的降盐改土效果进行研究。结果表明,11a后3种林分类型基本郁闭,保存率为63%~72%,郁闭度为0.6~0.7。混交林的树高、胸径优于纯林。3种模式脱盐作用范围在0—70cm土层;在50—70cm这一土层形成了养分亏缺层。混交林可提高林地土壤有机质含量;0—100cm全氮含量的土壤剖面分布规律与有机质相似,3种模式土壤全磷含量变幅不大,总体表现为磷素总量不足,有效性低。因子分析表明刺槐—杨树混交林降盐改土效果好于杨树纯林,也好于刺槐纯林,能够改善泥质海岸盐碱地土壤肥力状况,可作为一项成功的造林模式进行推广应用。

分类号: S714

  • 相关文献

[1]沙棘促进杨树生长机制的研究. 李铁军,李晓华. 1997

[2]杨树纯林和混交林节肢动物群落组成与群落时间动态分析. 季香云,蒋耀培,蒋杰贤. 2008

[3]刺槐对3种抗生素敏感性的测定. 牛正田,张秀海,罗晓芳. 2004

[4]刺槐种子萌发过程中的水分与抗氧化酶活性变化. 张圆,王普昶,王慧慧,张莉,陈娟. 2014

[5]温度和PEG胁迫对刺槐种子萌发的影响. 王慧慧,王普昶,赵钢,孙秋,陈莹. 2014

[6]刺槐优良无性系的选择. 刘颖,王国义. 1996

[7]滨海盐碱地刺槐林土壤水盐、酶及养分动态. 秦永建,牛庆霖,贾波,毛培利,曹帮华,秦永刚. 2017

[8]刺槐上分离出的花生矮化病毒的研究. 张宗义,陈坤荣. 1998

[9]黄河故道不同灌水方式刺槐人工林幼树水分利用效率和生长特性. 陈金平,兰再平,杨慎骄,张笑培,孙尚伟,武鹏举. 2015

[10]不同林龄刺槐叶功能性状差异及其与土壤养分的关系. 段媛媛,宋丽娟,牛素旗,黄婷,杨改河. 2017

[11]3种栽培方式对刺槐耐盐砧木生长的影响. 商佳胤,黄建全,田淑芬,朱延林. 2009

[12]我国新发现一种外来蚜虫——刺槐附毛斑蚜Appendiseta robiniae. 虞国跃,周达康,王合. 2018

[13]我国刺槐遗传育种现状及发展对策. 荀守华,乔玉玲,张江涛,张丽君,白,金,窦永琴. 2009

[14]甘肃泾川中沟小流域不同坡位刺槐人工林土壤水分特征. 张晓梅,邸利,史再军,费俊娥,王正安. 2019

[15]刺槐挥发性物质分析及美国白蛾的触角电位反应. 白鹏华,相伟芳,刘宝生,李敏,于金萍. 2018

[16]间伐和不同引种植物对刺槐林下群落的影响. 伏成秀,杨济达,张庆,曾贞,董云峰,史君怡. 2021

[17]北京典型绿化树种幼苗对干旱-复水的光合生理响应. 赵娜,刘诗莹,李少宁,徐晓天,温佳美,鲁绍伟. 2022

[18]干旱复水下北京地区刺槐与油松叶绿素荧光特性研究. 赵娜,赵旭,李少宁,徐晓天,孙芷郁,鲁绍伟. 2023

[19]辽西土石丘陵区水土保持林模式研究与评价. 郑国相,李晓华,任丽华,韩巍. 2007

[20]辽西油松纯林更新改造技术研究. 邹桂霞. 2014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