丹桂品种红茶加工过程主要生化成分的变化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游小妹

作者: 游小妹;陈常颂;钟秋生;陶湘辉;王贵芳;陈荣冰

作者机构:

关键词: 丹桂;红茶;加工;生化成分

期刊名称: 福建农业学报

ISSN: 1008-0384

年卷期: 2010 年 25 卷 01 期

页码: 71-75

摘要: 研究了茶树新品种丹桂鲜叶在加工红茶过程中主要生化成分的变化。结果表明:丹桂在加工红茶的过程中,水浸出物含量和茶多酚总量逐渐减少;氨基酸总量先增加后减少;茶多酚与氨基酸的比值变小;茶黄素、茶红素、茶褐素含量和"茶三素"总量逐渐增加;儿茶素总量在加工过程中大幅度减少,毛茶中的儿茶素总量仅为鲜叶的1/10,儿茶素各组分含量也都减少,其中表没食子儿茶素没食子酸酯减幅最大,其次为表没食子儿茶素、没食子儿茶素没食子酸酯、表儿茶素没食子酸酯、表儿茶素和D,L型儿茶素。感官审评表明,丹桂加工的红茶有甜香,滋味醇厚,汤色红艳明亮,品质较优。

分类号: TS272.52

  • 相关文献

[1]丹桂白茶加工过程主要生化成分的变化. 游小妹,陈常颂,钟秋生,王贵芳,陈荣冰. 2009

[2]‘丹桂’乌龙茶不同做青环境主要生化成分的变化. 游小妹,钟秋生,陈常颂. 2011

[3]萎凋方式对黄化英红九号红茶品质的影响. 黄华林,乔小燕,李波,张成娣,陈海强. 2018

[4]萎凋方式对黄化英红九号红茶品质的影响. 黄华林,乔小燕,李波,张成娣,陈海强. 2018

[5]不同树龄英红九号红茶的生化成分差异分析. 黎秋华,赖幸菲,向丽敏,陈海强,操君喜,孙伶俐,孙世利. 2018

[6]红茶发酵过程生理生化变化及调控技术研究进展. 俞露婷,袁海波,王伟伟,滑金杰,尹军峰,江用文. 2015

[7]烘焙提香条件对红茶感官品质及主要生化成分的影响. 刘素强,杨娟,袁林颖,邬秀宏,李中林. 2015

[8]安徽红绿茶中主要生化成分构成特点研究. 赵和涛. 1991

[9]光质对红茶萎凋叶蛋白酶和淀粉酶活性及相关成分的影响. 罗红玉,王奕,杨娟,袁林颖,翟秀明,唐敏,王杰,黄尚俊,钟应富. 2020

[10]云南大叶种茶多酚和咖啡碱对红茶品质的影响. 尚卫琼,陈春林,孙承冕,唐一春,段志芬,杨盛美,孙雪梅,刘本英. 2021

[11]黄山地区主要茶树品种的祁门红茶适制性分析. 贾慧艳,郝昌洪,袁文旋,王玉洁,雷攀登,邓威威. 2023

[12]湖南地方性茶树资源汝城白毛茶适制性分析. 黄怀生,粟本文,钟兴刚,黎娜. 2021

[13]加工工艺对红茶主要生化品质的影响研究进展. 王贵芳,陈荣冰. 2008

[14]花香型红茶红螺春加工新技术研究. 赖兆祥,苗爱清,孙世利,庞式,黄国资,吴家尧. 2010

[15]不同萎凋工艺加工英红九号红茶品质研究. 赖兆祥,苗爱清,庞式,孙世利,曾琼. 2011

[16]温度对茶发酵叶色泽及茶色素含量的影响. 滑金杰,袁海波,姚月凤,江用文,王近近. 2018

[17]鲜叶原料及加工方法对水仙有机红茶品质的影响初报. 陈金土,邓冰斌,周世须,王秀萍. 2019

[18]红茶加工过程中纤维素酶和主要品质成分的动态变化. 刘亚芹,周汉琛,王辉,胡善国,黄建琴,雷攀登,李明智,李诗涵. 2020

[19]紫牡丹红茶超干发酵生化机理浅析. 邬龄盛,陈泉宾. 2021

[20]‘巴山早’紫色芽叶红茶加工工艺研究及品质评价. 罗金龙,陈盛相,沈强,杨肖委,刘晓霞,郑文佳. 2023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