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云南省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筛选
科研产出
排序方式:

时间

  • 时间
  • 相关度
  • 被引量
资源类型: 中文期刊
收录级别:CSCD(精确检索)
5024条记录
云南地方稻种不同分类方法的比较研究

西南农业大学学报 2002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在中国的丁 颖和程侃声栽培稻分类体系的基础上 ,按俞履祈的变种分类方法对云南搜集保存的 5 2 85份地方稻种资源进行分类研究表明 :(1)云南是中国稻种最大的遗传变异中心。 (2 )云南地方稻分属 5 8个变种 ,为中国栽培稻变种的总和 ,但品种数约占中国栽培稻的 8.6 % ;其变种特点是以普通籼、红籼 ,红粳、普通粳、普通糯粳和红光壳粳为优势变种 ,粳稻变异大于籼稻 ,深色型、糯稻、光壳稻和有芒变种占有较高比例。 (3)云南地方稻种分为籼粳 2个亚种、6大生态群 ,其中热带粳群、光壳粳群和普通粳群的品种数分别占云南地方稻种的 3.6 % ,18.1% ,32 .1% ,分别为13,11和 18个变种 ;早中籼群、冬籼群和晚籼群的品种分别占云南地方稻种的 1.8% ,0 .5 % ,4 3.9% ,分别为 11,4和 2 4个变种。 (4)云南地方稻籼亚种 2 6个变种和粳亚种 32个变种。籼水稻和晚稻是籼亚种的基本型 ,籼陆稻和早中稻则是生态变异型。粳亚种中的水陆稻、粘糯稻、早中和晚稻之间均没有基本型与变异型之分 ,且与籼亚种中的有明显区别。这进一步揭示了云南地方稻种籼和粳为两个独立起源中心。 (5 )初步提出云南栽培稻分类体系为按“种—亚种—生态群—生态变种群—品种类型”的 5级新型分类体系

关键词: 变种分类 陈氏生态群分类 丁颖分类 云南地方稻种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云南青刺果仁、叶微量元素成分分析

广东微量元素科学 2002 CSCD

摘要:青刺果在云南地方民间具有悠久的药用历史。本文运用电感耦合氩等离子体发射光谱仪(ICP -AES) ,对云南青刺果仁、叶中常量及微量元素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青刺果仁、叶中含有较为丰富的常量及微量元素 ,叶中的含量比仁中的含量要高。本文结果为进一步开发利用云南青刺果提供了依据

关键词: 青刺果 微量元素 分析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切花月季‘萨蔓莎’和‘加布里拉’失水胁迫耐性的差异

园艺学报 2002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不同失水胁迫条件下的研究结果表明 :切花月季耐失水胁迫品种‘萨蔓莎’和不耐失水胁迫品种‘加布里拉’的瓶插寿命缩短百分比、鲜样质量损失率、相对电导率、花朵乙烯生成量都随胁迫程度的增加而增加 ,叶片、花朵水势随胁迫程度的增加而下降 ,萨蔓莎的变化幅度比加布里拉小。中度失水胁迫的叶片和花瓣SOD、POD活性高于轻度和重度胁迫。两个品种的叶片气孔阻力没有明显区别。瓶插期间 ,相同失水胁迫时间 ,萨蔓莎复水恢复能力比加布里拉强。讨论了月季切花上述参数与失水胁迫耐性之间的关系。

关键词: 月季 切花 采后 生理 失水胁迫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滇中温凉坝子啤酒大麦氮磷钾肥效应研究

西南农业大学学报 2002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在滇中温凉坝子冲积性水稻土上 ,采用通用旋转回归设计方法 ,研究N ,P和K对啤酒大麦产量的影响以及供试肥料间的相互关系。根据试验结果 ,建立了以啤酒大麦为目标的回归模型。应用回归模型可预报啤酒大麦产量 ,也可根据产量目标确定施肥量。在目前条件下当氮肥施用量大于 180kg/hm2 ,P2 O5用量为 12 0kg/hm2 ,啤酒大麦获得 4 0 0 0kg/hm2 以上产量的可能性较大 ;当施纯氮 315 .0kg,P2 O5191.4kg/hm2 时 ,啤酒大麦可获得 5 9996kg/hm2 的最高产量

关键词: 滇中高原 温凉坝子 啤酒大麦 通用旋转回归 氮磷钾肥效应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云南马铃薯储藏害虫及其特征描述

云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2 CSCD

摘要:调查发现云南储存马铃薯中的 3种储藏害虫 ,经鉴定分别是马铃薯块茎蛾Gnorimoschemaoperculel la ,康氏粉介Pseudococcuscomstocki和食酪螨Tyrophagussp .,并描述了它们的形态特征 .害虫主要危害马铃薯的芽 ,3月达到发生高峰期

关键词: 马铃薯 储藏害虫 云南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表达Harpin_(Ea)基因的转基因马铃薯的晚疫病抗性分析

云南农业大学学报 2002 CSCD

摘要:通过根癌农杆菌介导 ,用HarpinEa基因转化马铃薯四倍体栽培种大西洋 (Atlantic) ,获得 10 7个马铃薯转化株系。经过卡那霉素的抗性鉴定和PCR分子检测 ,有 5 9株PCR检测成阳性 ,占所有转化植株的 5 5 14 % .实验对部分转基因植株进行室内抗病性评价 ,从 2 4个PCR阳性株系中筛选到 9个株系的抗病性与对照相比有显著差异 (P <0 0 5 ) ,其中 7株的抗病性与对照相比差异极显著 (P <0 0 0 1)。结果初步表明HarpinEa基因已整合到马铃薯的基因组中并得到表达 ,提高了植株的晚疫病抗性。

关键词: HarpinEa基因 马铃薯晚疫病 转基因植株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利用RAPD分子标记定位2个水稻稻瘟病菌非致病性基因

中国农业科学 2002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选择日本鉴别品种新 2号和K5 9,对源于云南省的水稻稻瘟病菌可育性菌株CHL12 4(MAT1 1)和CHL12 5 (MAT1 2 )及其杂交后代 72个子囊菌株的非致病性 (无毒性 )进行了遗传分析。结果表明 ,菌株CHL12 4对新 2号 (含有效抗性基因Pish)和K5 9(Pit)的非致病性分别由非致病性基因Avr2 Pish和Avr2 Pit控制。通过对这 2个基因控制的非致病性反应进行列联卡方测验 ,显示这 2个基因连锁在一起 ,重组率为 2 6 .8%。进一步利用分离群体分析法 ,对这 2个基因进行了RAPD (随机扩增多态性DNA)分析。结果发现 ,2个RAPD标记OPW 0 6 64 5和OPW 1364 5与非致病性基因Avr2 Pish连锁 ,它们的重组率分别为 2 7.8%和 2 6 .5 %;另 1个RAPD标记OPR11517则与非致病性基因Avr2 Pit连锁 ,重组率为 2 3.5 %。

关键词: 稻瘟病菌 非致病性基因 RAPD 连锁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云南番茄曲叶病是由烟草曲茎病毒引起的

病毒学报 2002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从云南省德宏田间表现曲叶症状的番茄植株上分离到病毒分离物Y41,采集的带病植株在实验室可经烟粉虱(Bemisiatabaci)传播到健康的番茄。用针对非洲木薯花叶病毒(ACMV)、印度木薯花叶病毒(ICMV)及秋葵曲叶病毒(OLCV)的15种单抗对病样进行TAS-ELISA检测,结果表明,番茄曲叶病是由菜豆金色花叶病毒属(Be gomovirus)病毒引起的,但其抗原表位型与我国广西报道的中国番茄黄化曲叶病毒(TYLCCV)不同。对Y41进行DNA-A全序列测定和分析表明,Y41DNA-A全长2743个核苷酸,共编码6个ORF,其中病毒链编码AV1和AV2两个ORF,互补链编码AC1、AC2、AC3和AC44个ORF。对Y41及其它双生病毒CP进行同源性比较及系统进化关系分析表明,Y41属于"旧世界"的粉虱传双生病毒,与我国报道的烟草曲茎病毒(TCSV)及印度报道的番茄曲叶Karnataka病毒(ToLCKV)同源性最高,达到98 8%。进一步比较基因组发现,Y41与TCSVAV1、AV2、AC1、AC2、AC3、AC4各ORF同源性分别为98 8%、96 6%、86 4%、93 3%、89 6%和89 7%,基因间隔区(IR)、DNA-A同源性分别为92 1%和93 4%,且在基因间隔区内含有相似的重复子序列及排列方式。这些结果表明:Y41是TCSV在自然条件下侵染番茄的一个分离物。

关键词: 番茄曲叶病 烟草曲茎病毒 Begomovirus 粉虱传双生病毒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云南作物遗传资源多样性与农业可持续发展

云南农业大学学报 2002 CSCD

摘要:云南作物遗传资源十分丰富 ,主要植物有 5 0 0余种 ,已整理于中国作物种质资源信息系统的有 10 819份 ,占全国的 5 6 5 %。云南省农业科学院已收集、保存各类作物种质资源 2万余份 ,并开展了大量的相关研究工作 ,为充分利用作物遗传资源 ,实现云南农业可持续发展探明了道路。最大限度地保护作物遗传多样性 ,大力开发新的作物种类和优良品种 ,并努力拓宽作物品种的遗传基础 ,使农业生产的良种多样化 ,是实现云南省农业的可持续发展的关键

关键词: 作物遗传资源 多样性 可持续发展农业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削皮、水洗和干燥温度对木薯淀粉纯度和淀粉糊化粘度的影响(英文)

西南农业学报 2002 CSCD

摘要:木薯在热带地区是碳水化合物的主要来源。木薯淀粉的品质受许多因素的影响。本项研究着重探讨淀粉提取过程中 ,削皮、水洗、干燥温度对淀粉纯度、白度和淀粉糊化粘度的影响。结果表明 ,未削皮的淀粉样品色发灰 ,但具有比削皮处理高的峰值粘度、95℃最后粘度、5 0℃时粘度、峰值降和持久性。增加水洗次数 ,不但能增加淀粉纯度 ,还可提高淀粉高峰值粘度、95℃最后粘度、5 0℃时粘度、持久性和糊化温度。不同干燥温度对淀粉白度无影响 ,但淀粉纯度随干燥温度的提高而稍稍增加。通常高的干燥温度有高的峰值粘度、95℃最后粘度、峰值降、5 0℃时粘度和持久性。

关键词: 木薯 淀粉 纯度 糊化粘度 削皮 水洗 干燥温度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