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山西省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筛选
科研产出
排序方式:

被引量

  • 时间
  • 相关度
  • 被引量
资源类型: 中文期刊
18277条记录
柠条生物学特性研究

华北农学报 1998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柠条的生物学特性:包括物候期、根系、枝条和叶的形态特征,开花结实习性,种子特征,环境对柠条生长的影响,以及抗旱性,抗热性及抗寒性。其生物学特性与生境关系密切

关键词: 柠条,生物学特性,物候期,抗性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苦荞蛋白复合物的营养成分及其抗衰老作用的研究

营养学报 1999 北大核心

摘要:分析苦荞蛋白复合物的营养成分,观察其抗衰老效果。方法:用碱抽提和等电点沉淀法从苦荞麦籽粒中制备出苦荞蛋白复合物(TBPC),再用含20%TBPC饲料喂小鼠,观察对小鼠血液和脏器中超氧化物岐化酶(SOD)、过氧化氢酶(CAT)和谷胱苷肽过氧化物酶(GSH-Px)的活性的影响。结果:TBPC的蛋白质含量为63.4%,脂肪12.7%,碳水化物10.2%,灰分3.5%,粗纤维0.4%,水分9.8%。用TBPC饲喂后,小鼠血液、肝脏和心脏中SOD、CAT和GSH-Px活性均有不同程度提高,脂质过氧化产物丙二醛(MDA)含量下降。结论:苦荞蛋白复合物对生物体有一定营养和抗衰老作用。

关键词: 苦荞,蛋白复合物,营养成分,抗衰老作用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中国塑料薄膜覆盖农业

中国工程科学 2002 CSCD

摘要:全面论述了塑料薄膜覆盖农业的研究与应用。地膜覆盖对我国传统覆盖技术产生重大突破 ,近 2 0年以来 ,由于地膜覆盖的应用使我国农业产生了许多重大变革 :扩大了适种区 ,调整了作物布局 ,提高了复种指数 ,促进了干旱、半干旱和盐碱地区的农业发展。地膜覆盖的增产机理是 :提高土壤温度 ,保蓄土壤水分 ,稳定土壤环境 ,提高光、热利用效率和促进作物根系发育。提出了塑料薄膜覆盖的问题与展望。

关键词: 地膜覆盖 生产突破 机理效应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我国北方地区几种主要作物氮营养诊断及追肥推荐研究 Ⅰ.几种主要作物氮磷施用量的研究

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 1997

摘要:通过田间试验研究了春小麦、冬小麦、春玉米和夏玉米四种作物氮、磷施用量。结果表明,随作物和地区不同.各种作物氮肥最适施用量变异很大,其中,冬小麦氮肥最适施用量为100~155.4kghm2,春小麦为158.7~187.8kghm2,夏玉米为121~228kghm-2。而磷肥最适施用量变化不大,仅春小麦略有差异,为71.9~94.4kghm-2。该研究结果为通过快速营养诊断的方法指导作物追肥提供了依据。

关键词: 氮肥需要量 磷肥需要量 春小麦 冬小麦 春玉米 夏玉米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高温胁迫对仙客来根系活力和叶片生化指标的影响

华北农学报 2002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仙客来的两个品种在 35℃高温胁迫下 6 0h后根系活力急剧下降 ,同时叶片细胞膜脂过氧化产物丙二醛开始升高。伴随着根吸收能力下降 ,叶片含水量的降低 ,游离脯氨酸积累急剧上升。超氧物歧化酶 (SOD)活性表现出先升高 ,后迅速下降的趋势。这些变化同仙客来遇高温后停止生长、叶片脱落进入休眠的表现是相一致的

关键词: 仙客来 高温 根系活力 游离脯氨酸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天然秸秆纤维素分解菌的分离选育

上海环境科学 2002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从土壤、酒糟、腐烂的玉米秸秆及牛粪中共分离到14株能分解纤维素的真菌菌株,外加已保藏的10株共24株菌株。分别对其进行了滤纸分解度、羧甲基纤维素(CMC)酶活和天然纤维素酶活的测定。筛选出6株对天然纤维素有较强的降解能力,酶活力在60mg/mL.d以上的菌株。通过改变其培养基中天然纤维素的含量,发现随着培养基中天然纤维素含量的减少,酶活力也随之降低。

关键词: 纤维素分解菌 酶活力 秸秆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柠条人工林对晋西北土壤理化性质变化的影响研究

西北植物学报 2003 CSCD

摘要:对位于晋西北不同生长年限的柠条人工林土壤物理性状、养分状况、根际养分状况以及土壤酶的测定结果表明:种植柠条人工林可改善土壤物理性状,提高土壤酶活性、有机质和全氮含量,从而改善土壤肥力;由于根系分泌的有机酸降低了根际pH,活化了根际土壤难溶性养分,提高了养分有效性,加之柠条根系极其发达和有较高的固氮能力,保证了柠条即使在贫瘠的土壤上也能旺盛生长,表现出极强的生态适宜性.

关键词: 柠条人工林 土壤养分 土壤性质 根际土壤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高粱基因组DNA胞嘧啶甲基化在杂交种和亲本间差异研究

作物学报 2005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DNA甲基化在真核生物的生长发育过程中起着重要的调控作用。本研究用改良AFLP方法(MSAP)分析了3个高粱杂交种及其相应亲本总DNA5′-CCGG位点胞嘧啶的甲基化水平和杂交种与相应亲本的甲基化差异模式。研究发现,以V4A、1383、Tx622A和晋粱5号为亲本,3个杂交组合V4A×1383、Tx622A×晋粱5号和V4A×晋粱5号,F1的甲基化敏感扩增多态性比率即扩增的总甲基化位点数占总扩增位点数的比率分别为48.7%、47.6%和41.8%,都低于双亲。全甲基化(双链CmCGG)率分别为27.7%、25.4%和28.0%,也均低于双亲值,表明杂交种比相应的亲本在形成杂合体时某些位点发生了去甲基化。高粱4个亲本的甲基化敏感扩增多态性比率为51.4%~63.0%,全甲基化率为28.3%~29.1%。杂交种与其相应亲本比较,有4种类型的变化。A型,F1与其亲本甲基化模式相同;B型,去甲基化,双亲或亲本之一甲基化,但在F1该位点无甲基化;C型,超甲基化,F1甲基化程度高于双亲;D型,次甲基化,F1甲基化程度低于双亲。杂交种F1代DNA甲基化模式经历了较大的改变与调整,以协调来源于双亲的异质基因的协同表达,使某些基因高效转录,而有些基因转录受到抑制。杂交种F1代的甲基化水平低于双亲,是由于F1代相对于其亲本甲基化模式经过重新调整,在其基因组中甲基化水平发生了总体变化。杂种优势的产生与杂交种F1代基因组DNA甲基化模式的改变和重新调整有关。

关键词: 高粱 DNA甲基化 MSAP 杂种优势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马铃薯内生细菌的分离及环腐病拮抗菌的筛选鉴定

植物病理学报 2003 北大核心

摘要:本研究从大同、太原和内蒙古等地采集马铃薯块茎 ,分离到 2 4 0株内生细菌 ,通过离体抑菌作用测定 ,共得到 5 5株对环腐病菌有拮抗作用的菌株 ,占菌株总数的 2 2 .9% ,抑菌圈半径最大的可达 13mm。按抑菌圈半径大小将拮抗菌分为强、中、弱三类。从中筛选出 9个对环腐病等病菌具有较强拮抗作用的内生菌株进行了细菌学鉴定 ,结果表明 :118为荧光假单胞生物型V(Pseu domonasfluorescensbiovarV) ;110为短小芽孢杆菌 (Bacilluspumilus) ;0 85为嗜热脂肪芽孢杆菌 (Bacillusstearothermophilus) ;0 6 9为草生欧文氏菌 (Erwiniaherbicola) ;0 4 3为草莓黄单胞菌 (Xanthomonasfragariae) ;A 10’、T3 为芽孢杆菌属 (Bacillus) ;H1 6为荧光假单胞菌(Pseudomonasfluorescens) ;116为短小杆菌属 (Curtobacterium)。

关键词: 马铃薯 内生细菌 拮抗菌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品种稳定性参数和高稳系数在小麦区试中的应用及其分析

华北农学报 2000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经过试验 ,用高稳系数法分析品种的高产稳定性 ,计算简便且分析容易 ,但比较粗放。回归系数座标分析法较为详细准确 ,缺点是比较繁琐。所以在对区试结果不需详细分析时 ,用高稳系数法较简便容易 ;如需详细分析时 ,则用回归系数座标分析法较准确可靠。同时对几种品种稳定性参数的准确性进行了比较分析 ,结果表明品种间回归系数的大小能较准确地反映出品种间稳定性差异程度的大小 ,其对稳定性的代表性要准确于其他稳定性参数

关键词: 冬小麦 高产稳产性 稳定性参数 回归系数 高稳系数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