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河北省农林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筛选
科研产出
排序方式:

时间

  • 时间
  • 相关度
  • 被引量
资源类型: 中文期刊
10855条记录
冬小麦的不同生育条件对其花粉植株诱导频率的影响

遗传学报 1980 SCI

摘要:对三种不同生育条件的冬小麦的花药培养进行了比较,观察到它们对培养的反应有明显的和稳定的差异。经春化处理的冬小麦顶凌春播,5月中旬取花药做离体培养,比适时秋播,4月下旬进行离体培养的花粉愈伤组织和花粉植株的诱导频率提高约一倍;比冬天温室栽培,于2月下旬至3月上旬取花药做离体培养的愈伤组织诱导频率提高约二倍。1978年接种顶凌播种的28个杂交组合的冬小麦花药100%的组合诱导出了花粉愈伤组织,92.3%的组合分化出花粉绿苗。分析讨论了冬小麦顶凌播种诱导频率高的原因和它在冬小麦花粉单倍体育种研究中的应用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果树病虫害防治简介

河北农业科技 1980

摘要:(一)苹果树1.在5月中旬—6月上旬在桃小食心虫越冬幼虫出土初期和盛期连续地面撒1%六六六粉每株0.5斤或喷洒6%可湿性六六六粉30倍液每株15斤,平地果园以干周一米范围内为主,山地果园树下、田埂都应喷周到。平地果园也可在成虫虫羽化出土前树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因地栽桑 以蚕促农

河北农业科技 1980

摘要:栽桑养蚕是一项投资小、见效快的农村好副业。我省除坝上高寒地区外,栽桑养蚕已有几千年的历史。蚕丝是贵重的纺织原料,又是重要的出口物资,目前在我国出口物资中仅次于石油,占第二位。每吨蚕丝可换外汇4万多美元,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水稻缺锌症与锌肥施用技术的研究

土壤通报 1980

摘要:近十年来,世界水稻产区,对水稻缺锌的研究逐渐增多,如印度、巴基斯坦、菲律宾、日本、美国、意大利等国,先后都有水稻缺锌的报导。我国山东、安徽、湖北、江苏等省,最近几年,发现水稻缩苗、僵苗、红苗等症状。据试验,主要是由于缺乏锌素营养所致,施锌后有较好的效果。 河北省柏各庄农场,自五十年代建场以来,在水稻生产中历年都发生不同程度的缩苗现象。如1958年全场种植10万亩水稻,其中缩苗、死苗面积达3万余亩。1957~1964年我们曾对这个问题进行过研究,并采取了多种措施,如缩小排毛间距,光板地种草改良,施用有机肥,勤换田面水和彻底落干等。其中有些措施对缩苗症状起到一些减轻作用,但不能杜绝缩苗的发生。近几年,我们通过植株形态诊断,发现水稻缩苗症状与国际水稻研究所报导的水稻缺锌症状基本类似,1975年我们开始从缺锌角度研究水稻缩苗问题。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核桃种子脂肪测定方法

林业科技通讯 1980

摘要:脂肪是三价醇与脂肪酸结合的脂类,能溶于乙醚等有机溶剂中。利用乙醚为溶剂以脂肪抽取器抽取样品中的脂肪,然后将溶剂蒸发净,称残余物之重量,即可测得样品中的脂肪含量。一、仪器与试剂索氏脂肪抽取器,电恒温水浴,电烘箱,分析天平,瓷研缽,称量瓶,无水乙醚。二、测定方法1.样品的处理将均匀抽样取来的核桃种子剥去种皮,把种仁均混后再行取样,放入瓷研钵中充分研细。在研磨时为了避免脂肪被分离出和被研缽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森林害虫主要病原微生物简介

河北林业科技 1980

摘要:人类在和森林害虫作斗争的过程中,采取了各种手段,其中利用微生物杀虫剂防治森林害虫,已成为近几年来综合防治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并引起了国内外研究部门的高度重视。 昆虫病原微生物广泛的存在于自然界中,有一些病原微生物,不仅是致病的而且能引起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水稻缺锌症及锌肥效果的初步研究

土壤肥料 1979

摘要:渤海湾北部有辽阔的盐碱荒地。解放后,在毛主席革命路线指引下,先后兴建和扩建了数个大型国营农场。多年的生产实践证明,采用引水洗盐、种植水稻,是改良与利用相结合的一种很好方式。但在开垦后种植水稻的第一、二年里,水稻栽秧后,常发生“缩苗”现象,轻者减产,重则植株枯死失收,严重影响垦植面积的扩大和单位面积产量的提高。我们通过1975—1978年的实验证明,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一个适于小麦花药培养的合成培养基

遗传 1979

摘要:在通过花药培养产生花粉植株、建立花粉单倍体育种法的研究中,如何不断改进培养基、提高花粉植株的诱导频率,是一个十分重要的问题。1977—1978年我们对一个小麦花药合成培养基——麦基一号培养基做了一些改进试验,获得显著效果。现将试验情况和结果简要介绍如下。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间作套种的好桩稼——马铃薯

河北农业科技 1978

摘要:马铃薯是一种粮菜兼用作物,它适应性强,生长期短,产量高,耐贮运,因此它分布广.它还具有一定的耐荫能力,所以它适合与其它作物间作套种,在不与粮、棉、菜争地的情况下,可以多收一季薯.群众称它为"不占地的庄稼".在我省中南部地区种植马铃薯,一般都采用间套作方式,很少单作.不少地区都出现过粮薯,薯菜双丰收的高产典型.1974年,石家庄市郊区尖岭六队用马铃薯与玉米间作,一季亩产马铃薯4500斤,玉米700斤.同年大谈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万亩盐滩变苇田的技术措施

农业科技通讯 1972

摘要:我们农场位于垦区西南,南邻渤海,西邻盐场。全场土地共6万余亩,全是重盐土。在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中,我场广大职工高举毛泽东思想伟大红旗,自力更生,艰苦创业,苦战两年,在寸草不生的盐滩上栽种芦苇1万亩。至1971年,芦苇总面积已发展到2万亩,总产量达1,960余万斤,为国家增加收入73.4万元。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