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河北省农林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筛选
科研产出
排序方式:

时间

  • 时间
  • 相关度
  • 被引量
资源类型: 中文期刊
10855条记录
太阳辐射与苹果树腐烂病早春发病的关系以及树干保护的防腐作用

植物病理学报 1981

摘要:苹果树腐烂病在早春有一次发病高峰,在此高峰期,主干、主枝上的原发病斑的分布具有明显的方位倾向。不同方位的树皮受日光照射后,皮温比气温高,其增温幅度愈大,增温持续时间愈长,则该方位上的发病点愈密集。因而认为腐烂病早春发病所表现的方位性与此期间树皮受日光照射后的增温有关。按风速1.1~3.8米/秒、低云量0 ~2级,12~14点阳光直射面树皮温度与气温间的关系可以直线回归式表之;t_b(皮温)=7.70 +1.93t_a(气温)。河北省二、三月份由阳光辐射引起树皮增温的条件经常存在。采用秋后涂白保护树体的常发病部位可以降低早春树皮增温、减轻病害,推荐桐油皂白涂剂。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乔砧鸭梨密植丰产的研究

园艺学报 1981

摘要:作者就1972~1979年对乔砧鸭梨密植丰产栽培技术的研究结果,论述了密植鸭梨10年生累计亩产56874.6斤,其中7~10年生连续4年亩产超过万斤,最高亩产15063.7斤的丰产技术。阐述了密植鸭梨丰产的单株及群体形态结构。提出了当前乔砧梨树密植的栽培方式及密度。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国光苹果树冠光照分布与果实产量、质量关系的研究

园艺学报 1981

摘要:稀植苹果园高产稳产树的冠形以扁圆形或有明显层间距的凸字形较好,叶面积系数以5~7为宜。 光分布与果实产量、质量有较为密切的关系。从产量看,果实主要分布在相对光强为2~55%的层间内。果实着色的程度、可溶性固形物与滴定酸的比值随相对光强的增加而增加。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放任生长核桃树的修剪

林业科技通讯 1981

摘要:涉县是河北省核桃的集中产地,但因多年来缺乏科学管理,平均株产仅16.8斤左右。为了改变这种状况,我们于1972年以来,对涉县偏店公社后寨大队的2,995株放任生长的结果核桃大树进行了调查,发现核桃低产的主要原因是大枝多,小枝少;老弱枝多,新壮枝少;无效枝多,有效枝少;树形紊乱,内膛通风透光不良。针对这些问题,开展了核桃树修剪技术的研究。经过7年来的修剪试验,使这个大队的核桃产量逐年增加:1972年产5.8万斤,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确定照射位置的一个简单而较准确的方法

核农学报 1980

摘要:随着原子能和平利用事业的逢勃发展,农用钴室在全国各省区相继建立,照射材料的范围也迅速扩大。由于照材料要求的照射量率各不相同,所以根据所要求的照射量率准确地确定照射位置就很必要了。对于点源照射位置的计算,可根据公式:P=KI/(R~2)式中:P 代表源距为 R 时的照射量率,I 代表放射源强度,K 是常数。但实际的放射源不是点源,所以引用这个公式容易引起误差。特别是在 R 较小,而放射源的线度又较大时,引进的误差也就更大。为了避免由此而引起误差,往往需要在照射前用仪表实地测量来确定照射位置。这就显得过于麻烦。我们通过做一条规一化的辐射场场强分布曲线,就可以很容易地计算出要求的照射位置。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认真做好小麦选种和良种繁育工作

河北农业科技 1980

摘要:一个优良品种在生产上的应用,不是永恒不变的。一个地区生产上选用的良种,如果不在推广的同时采取积极有效的保纯措施,很快就会混杂退化,由优变劣,良种的增产性能就会逐渐丧失,甚至完全失去增产作用。这种现象称为良种的混杂退化。所以做好选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新杀虫剂呋喃丹简介

河北农业科技 1980

摘要:呋喃丹通称卡巴呋喃(Carbofuran)是一种氨基甲酸酯类高效、广谱、内吸杀虫、杀螨、杀线虫剂。1967年美国 FMC 公司生产,商品名叫呋喃丹(Furadan)。纯品为白色、无味的结晶固体,熔点150—152℃,不易燃烧,无腐蚀性,但在碱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搞好棉花蕾期管理

河北农业科技 1980

摘要:棉花蕾期,气温逐渐增高,光照充足,营养生长和生殖生长同时进行,植株营养体迅速增大。这时,既长根、茎、枝、叶,又要现蕾。多年的科学试验和生产实践证明,要夺取高产,在这个阶段,只有保证做到营养生长既不能过旺,又不可太弱,实现茁壮稳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化学农药与微生物农药防治核桃缀叶螟试验

昆虫知识 1980

摘要:核桃缀叶螟Locastra muscosalis Walker是为害核桃、木橑等树叶的一种严重害虫。在河北、河南、陕西等省均有发生。 该虫主要以幼虫群集缠卷食害树叶,于8月下旬后(幼虫四龄后)分散为害,严重者树叶全部吃光。我们于1974—1976年做了一些化学农药和菌农药的药效试验,今将结果初步整理,仅供参考。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冬小麦杂种后代(F_1F_2)粒重遗传的初步分析

作物学报 1980

摘要:小麦单位面积产量是由穗数、穗重决定的。在保证一定穗数的基础上,增加穗粒数和增加粒重是提高单产两种不同的途径,所以育种工作者十分注意大粒型品种的选育。但如何选育大粒型品种,对后代又怎样选择,都有赖于了解小麦粒重性状的遗传规律。我们在选育新品种实践中研究了冬小麦不同粒重品种杂交早期世代(F_1,F_2)粒重的遗传,并作了初步分析。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