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广东省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基于高光谱技术的红茶茶多酚可视化研究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作者: 昝佳睿 1 ; 刘翠玲 1 ; 凌彩金 2 ; 郜礼阳 2 ; 孙晓荣 1 ; 吴静珠 1 ; 张善哲 1 ; 李佳琮 1 ; 殷莺倩 1 ;

作者机构: 1.北京工商大学中国轻工业工业互联网与大数据重点实验室

2.广东省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广东省茶树种质资源创新利用重点实验室

关键词: 红茶;茶多酚;蒙特卡罗-高斯分布;最小二乘支持向量机;粒子群;可视化

期刊名称: 食品安全质量检测学报

ISSN: 2095-0381

年卷期: 2023 年 14 卷 005 期

页码: 37-44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摘要: 目的 利用高光谱技术实现对英红九号红茶茶多酚含量的快速无损、可视化检测.方法 采集128个红茶光谱数据并进行光谱预处理后,引入蒙特卡罗-高斯分布方法寻找异常样本.经两次异常样本剔除,各模型预测集决定系数r2均有0.2~0.4的大幅提升.为解决大样本模型训练时间长、数据冗余问题,采用连续投影算法进行波长筛选,共得到14个能反映红茶茶多酚含量的特征波长,并比较了最小二乘回归、支持向量机回归、BP神经网路、粒子群优化最小二乘支持向量机回归(particle swarm optimization least squares support vector regression,PSO-LSSVR)4种模型预测红茶茶多酚含量的精度.最后以最优模型建立茶多酚可视化模型.结果 合理剔除样本并以光谱特征为输入,结合PSO-LSSVR方法建立的模型效果最佳,其校正集决定系数为0.921,预测集决定系数为0.903,预测精度达到了90%以上,基本实现了茶多酚含量可视化检测.结论 可视化算法有效地反映了红茶茶多酚分布情况,适用于茶叶快速无损检测.

  • 相关文献

[1]基于内在品质参数的乌龙茶等级判别模型建立. 刘翠玲,秦冬,凌彩金,郜礼阳,周巧仪,孙晓荣,吴静珠,昝佳睿. 2023

[2]基于CiteSpace的国内实蝇科寄生蜂研究可视化分析. 翟欣,王露,王龙江,刘伟玲,潘志萍,章玉苹. 2018

[3]国内外红茶香气研究进展概述. 王秋霜,陈栋. 2011

[4]不同发酵茶体外α-葡萄糖苷酶和巨噬细胞泡沫化抑制活性初步研究. 程悦,吴文玉,苗爱清,徐索文,庞式,王铁桥,刘培庆,王冬梅. 2010

[5]半个世纪以来中国红茶生产和贸易的演变与发展策略思考. 陈栋,卓敏. 2009

[6]基于多元统计分析方法的广东罗坑红茶香气品质研究. 王秋霜,吴华玲,姜晓辉,操君喜,陈栋,方华春. 2016

[7]云大淡绿红碎茶香气化合物组成研究. 李家贤,何玉媚,黄华林,苗爱清. 2008

[8]红茶香气研究进展. 王秋霜,陈栋,吴华玲. 2011

[9]金萱品种夏暑茶类的生化成分分析及其抗氧化活性研究. 赖幸菲,孙世利,李裕南,庞式,李振声,潘顺顺. 2015

[10]英红6号红茶香气成分的研究. 李家贤,何玉媚,黄华林,卓敏,晏嫦妤,乔小燕. 2009

[11]萎凋方式对黄化英红九号红茶品质的影响. 黄华林,乔小燕,李波,张成娣,陈海强. 2018

[12]国内外红茶重金属及稀土元素的安全性评价. 王秋霜,陈栋,操君喜,吴华玲. 2017

[13]不同季节翠玉品种3大茶类生化成分及抗氧化活性研究. 潘顺顺,赖幸菲,孙伶俐,黎秋华,向丽敏,孙世利. 2017

[14]高香红茶品种英红6号的选育. 李家贤,黄华林,何玉媚. 2011

[15]不同萎凋方式和碰青工艺对红茶挥发性成分的影响. 乔小燕,操君喜,吴华玲,黄华林,李波,陈栋. 2017

[16]中国红茶2011年产销特点与2012年发展预测. 乔小燕,吴华玲,陈栋,王秋霜,李家贤,孙世利,黄华林,何玉媚. 2012

[17]花香型红茶红螺春加工新技术研究. 赖兆祥,苗爱清,孙世利,庞式,黄国资,吴家尧. 2010

[18]萎凋方式对黄化英红九号红茶品质的影响. 黄华林,乔小燕,李波,张成娣,陈海强. 2018

[19]红茶提取物体外清除自由基作用研究. 孙世利,苗爱清,凌彩金,潘顺顺,庞式,赖兆祥,曾文伟,赵超艺. 2010

[20]发酵时间对可可红茶品质的影响. 宋晓虹,李成仁,李家贤,黄华林,何玉媚,叶创兴. 2010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