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四川省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渥堆发酵过程中藏茶化学成分的变化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作者: 邓俊琳 1 ; 何扬航 2 ; 陈建 1 ; 刘刚 2 ; 夏陈 1 ;

作者机构: 1.四川省农业科学院农产品加工研究所

2.四川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

关键词: 藏茶;渥堆发酵;抗氧化;化学成分;茶褐素

期刊名称: 食品与机械

ISSN: 1003-5788

年卷期: 2023 年 009 期

页码: 26-31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目的:阐明藏茶渥堆过程主要化学成分的变化规律。方法:以不同发酵阶段藏茶样为原料,研究发酵过程中藏茶水提物中可溶性固形物、可溶性糖、总多酚、总黄酮含量及水提物体外抗氧化活性的变化,并应用超高效液相色谱仪检测水提物中茶碱、咖啡碱、没食子酸和8种儿茶素类单体的含量,应用酶联免疫法测定水提物中茶黄素、茶红素和茶褐素的含量。结果:藏茶发酵过程中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先降低后略有回升,可溶性糖、总多酚、总黄酮含量逐渐降低,抗氧化活性逐渐减弱,咖啡碱呈波动状态且变化较小,没食子酸与儿茶素含量先上升再略有下降,没食子儿茶素没食子酸酯与表儿茶素含量先升高后降低,没食子儿茶素、表没食子儿茶素、表儿茶素没食子酸酯和表没食子儿茶素没食子酸酯含量均呈持续下降的状态,其中表没食子儿茶素没食子酸酯在黑毛茶中含量为39.69 mg/g,在成品茶中降至1.36 mg/g;茶红素含量先增加后降低,茶黄素含量变化很小,茶褐素含量逐渐升高(黑毛茶中3.12 g/100 g,成品茶中7.46 g/100 g)。结论:藏茶渥堆发酵过程中,可溶性糖、总多酚、总黄酮等含量降低,抗氧化活性减弱,茶碱、咖啡碱、儿茶素类单体等活性成分含量的变化趋势不一致,茶褐色含量逐渐升高。

  • 相关文献

[1]基于Illumina Miseq高通量测序技术探究藏茶发酵过程中微生物菌群变化. 邓俊琳,何扬航,陈建,朱永清,向卓亚,张文会,阎莹莹,夏陈,刘刚,施刘刚. 2023

[2]芍药晒干过程中有效化学成分及其抗氧化能力变化. 王涛,余玲,张力,张利. 2017

[3]层孔菌属真菌抗氧化活性物质测定及抗氧化能力分析. 彭卫红,黄忠乾,谭伟,甘炳成. 2014

[4]核桃油加工技术. 董玲,陈开燕,梁强,程雪锋. 2017

[5]中药米曲中活性成分的提取及其免疫调节作用. 陈祖琴,吴正云,唐雪,朱宇. 2018

[6]毛木耳多糖的药理研究进展. 罗霞,江南,许晓燕,魏巍,余梦瑶,郑林用. 2011

[7]六妹羊肚菌多糖部分理化性质及抗氧化活性研究. 罗强,李强,陈诚,陈祖琴,黄文丽. 2017

[8]桑菊饮的抗氧化及保护线粒体作用. 李兴泰. 2012

[9]低温贮藏下塔罗科血橙抗氧化性能研究. 陈克玲,何建,关斌,李洪雯,王建辉,刘建军. 2015

[10]白肉灵芝水提物对H_2O_2诱导PC12细胞凋亡的保护作用. 陈诚,黄文丽,李强,刘宗敏,郑林用. 2016

[11]玉米须原花青素的提取及其抗肿瘤活性. 熊川,王玥,金鑫,张娟,张利,李萍,黎青,朱宇. 2020

[12]不同种植密度和氮肥用量对云烟203经济性状及化学成分的影响. 向金友,程智敏,曾睿,左娟. 2011

[13]蛹虫草药理作用及化学成分研究进展. 曹宁宁,殷浩,张剑飞,吴建梅,胡祚忠. 2011

[14]西藏林芝地区野生黑木耳的化学成分. 孙越,王强锋,赵丹丹,罗章,薛蓓,余闯闯,张彦龙. 2015

[15]生态条件对焦甜香型烟叶形成的影响. 向金友,程智敏,谢冰,黄胜,杨苹,唐明,杨懿德,杨洋,易蔓,饶在生. 2016

[16]镁肥对烤烟烟叶中主要化学成分和有机酸含量的影响. 刘海涛,王谢,庞良玉,杨军伟,郭仕平. 2017

[17]泸州老窖窖泥化学成分差异研究. 任道群,姚万春,廖建民,沈才洪,应鸿,许德富,刘向阳. 2005

[18]自育烤烟新品系宜烟08烘烤技术验证及示范. 程智敏,向金友,蔡毅,黄胜,唐明,杨懿德,杨洋,易曼. 2018

[19]羊肚菌营养袋制作原料的化学成分分析及配方优化. 苗人云,刘天海,罗建华,唐利民,黄忠乾,彭卫红,甘炳成,谭昊. 2020

[20]青藏高原药用植物甘松研究进展. 于素玲,叶霄,贾国夫,何正军,孙佩,张昌兵,赵文吉. 2021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