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 机构知识库!

链状亚历山大藻暴露下紫贻贝体内麻痹性贝毒蓄积转化规律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作者: 张海涛 1 ; 吴海燕 2 ; 郑关超 2 ; 郭萌萌 2 ; 冯志华 1 ; 谭志军 2 ;

作者机构: 1.江苏海洋大学江苏省海洋生物资源与环境重点实验室

2.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黄海水产研究所农业农村部水产品质量安全检测与评价重点实验室

关键词: 紫贻贝;链状亚历山大藻;麻痹性贝类毒素;蓄积代谢动力学;生物转化

期刊名称: 渔业科学进展

ISSN: 2095-9869

年卷期: 2023 年 001 期

页码: 181-190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本研究将紫贻贝(Mytilus galloprovincialis)暴露于一株麻痹性贝类毒素(paralytic shellfish toxins, PSTs)优势产毒藻——链状亚历山大藻(Alexandrium catenella, GY-H25株),模拟现场赤潮藻密度,探究了紫贻贝内脏团和可食组织中蓄积代谢及生物转化过程,并通过蓄积代谢动力学,重点比较了不同细胞密度GY-H25对紫贻贝体内毒素蓄积代谢和转化情况的影响。结果显示,GY-H25生长及产毒稳定,PSTs组分主要为N-磺酰胺甲酰基类毒素(C1和C2),单细胞最高产毒能力为2.96 pg STXeq/cell。暴露实验中,紫贻贝对PSTs有较强的蓄积作用,2种暴露浓度下PSTs含量变化趋势一致,实验结束时,2种暴露组紫贻贝内脏团中PSTs均超过欧盟国际限量标准(800μg STXeq/kg),但可食组织则均低于限量标准;比较发现,高浓度组紫贻贝内脏团最高蓄积浓度达到6 815.36μg STXeq/kg,且高浓度组暴露期间平均蓄积速率为17.89%,显著高于低浓度组13.06%的蓄积速率。另外,紫贻贝对PSTs表现出较强的生物转化能力,在对C1、C2和GTX5三者的转化研究中发现,快速代谢时期和平稳期C2→GTX5的转化为GTX5生成的主要途径,同时期C1的相关转化中C1→GTX5途径超过C2→C1,致使C1整体占比减少。综合评估紫贻贝中PSTs转化产物和毒性当量因子(toxic equivalency factor, TEF),发现紫贻贝对PSTs代谢转化进一步促使高毒性GTX5的生成和占比提升,总体终端毒性升高,这也可能是秦皇岛紫贻贝中PSTs风险严峻的主要原因之一。因此,本研究有助于科学评估紫贻贝中PSTs风险,为建立区域性风险监测技术提供科学基础。

  • 相关文献

[1]环境因子对链状亚历山大藻生长的影响. 邵盛男,缪宇平,周宏农,陈海峰. 2011

[2]东海产麻痹性贝毒链状亚历山大藻共附生菌群多样性研究. 唐莹莹,乔玉宝,蒋志伟,张静,张若男,田晓清,马丽艳,张晓玲,陆亚男,樊成奇,杨桥. 2018

[3]海水酸化胁迫对紫贻贝能量分配的影响. 王晓芹,Samuel P.S.Rastrick,吴亚林,房景辉,杜美荣,高亚平,蔺凡,姜娓娓,李凤雪,王军威,张义涛,方建光,蒋增杰. 2019

[4]紫贻贝对石油烃的生物富集动力学参数的测定. 薛秋红,孙耀,王修林,张军. 2001

[5]4种滤食性贝类滤水率的测定. 王吉桥,于晓明,郝玉冰,张蒲龙,杨涛,刘海金. 2006

[6]紫贻贝(Mytilus edulis)对4种重金属的生物富集动力学特性研究. 张少娜,孙耀,宋云利,于志刚. 2004

[7]长牡蛎和紫贻贝对浒苔微观繁殖体生物控制的可行性研究. 高亚平,方建光,房景辉,赵永超,吉红九,李文豪,王晓芹,李凤雪,蒋增杰. 2018

[8]全氟辛酸在紫贻贝体内的富集、分布与消除. 崔文杰,刘晓玉,孙晓杰,谭志军,李兆新,郭萌萌,翟毓秀. 2020

[9]海州湾不同养殖区紫贻贝的营养特征及其影响因素. 马占飞,薛素燕,李加琦,于文涵,张媛,张昌盛,王英朴,刘鲁雷,毛玉泽. 2023

[10]响应面法优化紫贻贝免疫活性肽的制备工艺. 于莹,宿小杰,周德庆,刘楠,孙永,王珊珊. 2021

[11]紫贻贝足丝蛋白与活性肽的开发应用研究进展. 于莹,王珊珊,刘楠,孙永,周德庆. 2021

[12]深圳海域麻痹性贝类毒素含量特征. 杨美兰,林燕棠,全桂英. 2000

[13]上海市售贝类产品中麻痹性贝类毒素污染状况调查及其评价. 钱蓓蕾,徐捷,王媛,沈晓盛,顾润润. 2012

[14]液相色谱-四极杆/线性离子阱复合质谱测定双壳贝类中麻痹性贝类毒素. 吴海燕,郭萌萌,邴晓菲,郑关超,彭吉星,谭志军,翟毓秀. 2017

[15]广东重要渔业水域牡蛎体中的麻痹性贝类毒素. 杨美兰,林钦,吕晓瑜,蔡文贵. 2005

[16]10种麻痹性贝类毒素的固相萃取及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测定法. 于慧娟,蔡友琼,黄宣运,冯兵,史永富. 2015

[17]广东沿海麻痹性贝类毒素的研究. 林燕棠,杨美兰,陈瑞雯,胡石金,金桂英. 1994

[18]麻痹性贝类毒素GTX1&4和GTX2&3标准样品的制备技术. 郭萌萌,彭吉星,吴海燕,郑关超,姚琳,翟毓秀,谭志军. 2019

[19]环境因子对微小亚历山大藻Amtk-9生长与产毒的综合影响. 缪宇平,袁骐,周宏农,陈海峰,邵盛男. 2009

[20]麻痹性贝类毒素在栉孔扇贝体内的代谢轮廓. 邴晓菲,吴海燕,王群,李清云,郭萌萌,国佼,翟毓秀,谭志军. 2017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