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河南省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3种粒型油莎豆种质特性分析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作者: 李春鑫 1 ; 王会伟 1 ; 王艳 1 ; 刘玉兰 2 ; 陈道玉 3 ; 杨铁钢 1 ;

作者机构: 1.河南省农业科学院经济作物科学研究所

2.河南工业大学粮油食品学院

3.息县农业科学研究所

关键词: 油莎豆;有丝分裂;染色体数;DAPI;端粒探针

期刊名称: 西北植物学报

ISSN: 1000-4025

年卷期: 2022 年 42 卷 005 期

页码: 776-782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油莎豆是中国一种新兴的油-粮兼用型经济作物,该研究以'豫油莎3号,(中长粒)、'豫油莎2号,(中圆粒)和'YYS-4'(大粒)3类代表性粒型种质为材料,对其单株状态下的主要形态学和品质性状进行测定;并利用4',6-二脒基-2-苯基吲哚(4',6-diamidino-2-phenylindole,DAPI)染色和端粒探针荧光原位杂交两种方法对油莎豆进行染色体数分析.结果表明:(1)3个油莎豆材料的产量三要素(分蘖、单粒重、单株粒数)间的差异极显著.其中,YYS-4单粒重(1.98 g)最大,分别是'豫油莎2号,(0.61 g)和'豫油莎3号,(0.37 g)的3.3倍和5.4倍;'豫油莎3号'的单株粒数(245)最多,分别是'豫油莎2号'和'YYS-4'的1.3倍和1.6倍;'豫油莎3号'分蘖数最多(29),分别是'豫油莎2号'和,YYS-4'的2.1倍和1.5倍.(2)3个油莎豆材料的品质指标差异显著,其中'豫油莎2号'的油分含量(32.00%)最高,'豫油莎3号'的可溶性糖含量(21.30%)最高,'YYS-4'的淀粉和蛋白质含量均最高.(3)'豫油莎2号'在3个材料中的叶片净光合效率(18.17 μmol·m-2·s-1)最高,且蒸腾速率相对较低,水分利用率最高.(4)3个材料的染色体数相同,均为156条,DAPI染色和端粒探针荧光原位杂交的结果完全吻合.

  • 相关文献

[1]油莎豆耐盐性评估及盐胁迫下幼苗根系转录组学分析. 王会伟,张向歌,李春鑫,许欣然,胡海燕,朱雅婧,王艳,张新友. 2023

[2]油莎豆基因组大小、倍性和系统发育分析. 王会伟,朱世新,张新友,王艳,杨铁钢,张向歌,王树峰,李春鑫. 2023

[3]油莎豆茎豆萌发过程中内源激素含量的变化. 张向歌,宋万献,朱雅婧,于美琴,宋雯栩,王树峰,李居政,王会伟. 2023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