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甘肃省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气候变化对甘肃省粮食生产的影响研究进展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作者: 杨封科 1 ; 何宝林 2 ; 高世铭 3 ;

作者机构: 1.甘肃省农业科学院

2.农业部西北作物抗旱栽培与耕作重点开放实验室

3.甘肃省科学院

关键词: 气候变化;甘肃;粮食;方向

期刊名称: 应用生态学报

ISSN: 1001-9332

年卷期: 2015 年 26 卷 03 期

页码: 930-938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甘肃省气候自1986年起向整体暖干化、局部暖湿化转型突变.与1960年相比,转型后2010年平均气温升高了1.1℃,平均降水量减少了28 mm,干旱半干旱区南移约50 km.气候变暖使甘肃省主要作物生育期有效积温增加,生长期延长,熟性、布局和种植制度改变,宜种区和种植海拔增加,多熟制北移,夏粮面积缩小,秋粮面积增大.弱冬性、中晚熟品种逐步取代强冬性、中早熟品种,有利于提高光温利用率,增加产量.暖湿型气候增加了绿洲灌区作物的气候生产力,暖干型气候降低了雨养农业区的气候产量,水分和肥力条件是决定因素.以提高有限降水利用率和利用效率、改善和提升土壤质量及肥力为核心,选育强抗逆、弱冬性、中晚熟、高水分利用效率的作物新品种,建立适温、适水的种植结构和种植制度,是甘肃省应对气候变化进行粮食生产的主要发展方向.

  • 相关文献

[1]甘肃马铃薯种植布局对区域气候变化的响应. 王鹤龄,王润元,张强,吕晓东,牛俊义,赵鸿. 2012

[2]甘肃省农产品质量与安全现状及绿色发展方向. 白滨,李瑞琴,于安芬,张少明. 2019

[3]不同生态区糜子保苗密度对产量的影响. 张磊,何继红,董孔军,任瑞玉,杨天育. 2012

[4]甘肃农作物种子质量追溯系统建立初探. 秦春林,李国芳. 2011

[5]甘肃省粮食生产的现状及发展对策. 张开乾. 2006

[6]甘肃旱地冬小麦主栽品种的主要品质指标及其相关性分析. 黄萍,罗俊杰. 2009

[7]藜麦在甘肃的研发现状及前景. 黄杰,杨发荣. 2015

[8]甘肃饲用高粱旱作栽培技术. 郝生燕,刘陇生,贺春贵,王国栋,顾娴,何振富,邹凤轩. 2018

[9]关于构建甘肃农业科技创新体系的思考与建议. 陈炳东,樊廷录. 2006

[10]2001~2010年甘肃省农业信息化发展水平评价及分析. 朱昭萍,王生林,董博. 2016

[11]甘肃玉米育种存在的问题及解决途径. 王晓娟. 2013

[12]甘肃省杏生产现状与发展建议. 王玉安,杨向明. 2008

[13]甘肃不同产地淫羊藿有效成分含量与土壤养分相关性分析. 董博,王克鹏,郭天文,张东伟,董青松,张朝巍,张国宏. 2015

[14]2017年甘肃马铃薯市场形势与2018年趋势分析. 李建武. 2018

[15]玉米穗腐病样品中木贼镰孢菌的分离鉴定及生物学特性. 金社林,郭成,魏宏玉,郭满库,何苏琴. 2014

[16]关于甘肃小杂粮产业化开发的思考. 赵有彪. 2007

[17]甘肃省高效节能日光温室区划初报. 邱仲华,康永颉. 1997

[18]甘肃省马铃薯产业发展研究. 吴正强,岳云,赵小文,陈炳东,葛玉冰. 2008

[19]甘肃省主栽马铃薯品种遗传多样性的AFLP与SSR分子标记分析. 李建武,李灏德,国宏,李高峰,马胜,张荣,贾小霞,齐恩芳. 2016

[20]甘肃苹果产业发展优势及提质增效对策. 乔德华,魏胜文,王恒炜,梁志宏,白贺兰. 2016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